時論廣場》芬蘭化經驗爲什麼重要(周陽山)

(左)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與(右)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圖/路透)

俄烏戰爭震撼了歐美各國,也讓世人驚覺:堅持推動「北約東擴」的結果,竟然會造成這樣嚴重的後果。儘管烏俄雙方的和談已經展開,但除非烏克蘭人運用智慧,選擇真正對己有利的和解方案,否則很可能陷入長期的征戰之中,血流成河,形成嚴重的人道災難。

在尋求和解與對話的各種方案中,經常被提及的選項之一是「芬蘭化」(Finlandization)政策,這個曾經被西方社會賦與貶義的名辭是指「維持小國的中立和自主,既不依賴國際軍事聯盟的廕庇,也不輕易觸怒近鄰與強權,以期維持自身的獨立、和平與發展」。

憑藉此一政策,芬蘭人從1920年代以迄冷戰結束的70年間,在列強之間縱橫捭闔,維持巧妙的平衡,成爲溝通東、西兩大強權的重要橋樑,並且維持自身的獨立、繁榮與民主。這一成功經驗,與芬蘭民衆心目中「最偉大的芬蘭人」馬達漢(Carl Gustaf Emil Mannerheim,1867-1951)一生的傳奇,密切相關。

馬達漢是芬蘭少數民族-瑞典裔的貴族,他精通德、法、俄及瑞典語,原本不諳芬語(屬芬-烏語系),成年之後才逐漸學會。1887年秋天,20歲的他離開當時仍歸沙俄統治的芬蘭大公國,進入聖彼得堡騎兵學校,畢業後成爲俄國騎兵團軍官。

1892年5月,馬達漢與已故的莫斯科警察總監之女結婚,繼承了大筆遺產,開始與俄羅斯上層社會交往。1894年尼古拉二世繼任沙皇,馬達漢被選爲貼身近衛。1901年他被拔擢爲御馬副官,享受上校級別的待遇,爲皇家出國選購馬匹。他遊歷了英、德、法、比及奧匈帝國,體驗到與芬蘭人截然不同的俄羅斯貴族生活。

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淪爲戰場,俄軍節節敗退。兩年後,馬達漢以中校身分參戰,率騎兵進攻日軍佔領的營口港,但因給養困難終歸失敗。第二年春,他率領一支由東北地區土匪組成的縱隊,成功突圍,並晉升上校。

1906年3月,馬達漢受命爲俄國參謀總部擔任情搜任務,遠赴中國西北地區執行特務工作。他受命在新疆、甘肅、陝西、河南和山西等省蒐集情報,勘察地理,掌握民情,並搞清楚俄羅斯部隊能否一路進軍到蘭州,實現染指中國西北的野心。馬達漢自聖彼得堡啓程,東渡裡海,越中亞進入新疆,前後歷時兩年之久。

經過14000公里的長途跋涉後,他終於抵達北京,在俄國使館裡寫下《奉陛下諭旨穿越中國突厥斯坦和北部諸省到達北京之旅的初步調查報告》。回到俄羅斯後,他被尼古拉二世召見,1910年晉升爲少將。他撰寫的報告刊載於1909年的參謀總部軍事刊物上。但由於後來俄羅斯帝國瓦解,這份調查報告一直到1988年才重新出版,展現在世人眼前。

1914年,一戰爆發,馬達漢擔任騎兵旅長,對抗奧匈帝國。第二年,他出任騎兵師長。1917年,二月革命爆發,羅曼諾夫王朝垮臺,他被社會民主黨主導的臨時政府拔擢爲中將,成爲俄國境內最高階的芬蘭軍人。但是由於他長期效忠沙皇,不受新政府信任,乃決定退役回到芬蘭,自此告別了「俄羅斯前半生」;這一年,他50歲。

1918年1月4日,十月革命之後掌權的俄共中央承認芬蘭獨立。1月14日,芬蘭議會通過決議組建國家軍隊,馬達漢受命將各地自衛隊和農民組織起來,並接收俄軍留下的武器。l月27日,他被任命爲政府軍總司令,晉升爲上將。但此時的芬蘭卻已分裂成右派的「白衛軍」以及左翼的「紅衛隊」兩大陣營,馬達漢是白衛軍領導人。

1月28日,芬蘭社會民主黨革命委員會宣佈武裝起義,在赫爾辛基的參政院被推翻,內戰旋即爆發!白衛軍控制芬蘭北部及卡瑞利亞(Karelia)地區,與掌握首都及南部工業區的紅衛隊激烈交戰。由於在俄國的紅軍忙於本國內戰,無力他顧,紅衛隊逐漸敗退。

1918年4月3日,在右派掌握的芬蘭議會請求下,德國派出駐紮波羅的海部隊1萬4000人,支援政府軍,收復首都赫爾辛基,紅衛隊宣佈投降,逃入俄羅斯。內戰造成超過8000紅軍戰死,另外還有2、3萬人死於饑饉和疾病。

內戰結束後,芬蘭政府指示馬達漢將陸軍交由德方進行改造,芬蘭變成了德國的保護國,這違背馬達漢一向堅持的獨立自主原則,旋即辭職。半年後,1918年10月9日,德國宣佈投降,在芬蘭的影響力漸衰。

早先在1918年8月,芬蘭國會的親德勢力推舉德國黑森親王卡爾(系德皇威廉二世的妹婿)擔任芬蘭國王,是爲「卡爾一世」;但由於德國戰敗,卡爾宣佈放棄王位,短暫的君主政體僅維持兩個月便告終結;芬蘭共和國旋即成立。馬達漢受命擔任攝政大臣,他解散了國會,定1919年3月舉行總統大選,積極尋求內戰後的民族團結與政治和解。

1919年7月25日,參與起草芬蘭憲法的法學家斯托爾貝里在大選中獲勝,他擊敗馬達漢當選首任總統。由於對政黨政治和政客失望,馬達漢退出政治活動,出任紅十字會主席,另外還設立兒童福利會。

但是,退出政壇的馬達漢仍然享有很高的民間聲望。1933年他被政府授與「元帥」榮銜。1939年夏天,戰爭的陰影再現,他在分隔芬蘭東南部與蘇聯列寧格勒之間的卡瑞利亞地峽(Karelian Isthmus,總面積約1萬5千平方公里)設置了著名的「馬達漢防線」,許多人志願投入防禦工事的建設,以防範蘇聯的入侵。

1939年8月23日,史達林和希特勒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即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蘇聯爲了爭取空間與時間,延緩與德國的軍事對決,決定在德國併吞波蘭的同時,佔據波蘭和蘇聯的接壤地區,以阻絕德軍的進攻。

在這樣的處境下,芬蘭與波羅的海三國淪爲蘇、德兩大強權交易下的犧牲品;德國承認芬蘭歸屬蘇聯。蘇聯向芬蘭提出兩項要求,一是將卡瑞利亞地峽的芬-蘇國界北遷到離列寧格勒更遠的地方;另一則是在赫爾辛基附近海岸建立蘇聯的海軍基地。

馬達漢對俄羅斯的戰略思維瞭如指掌,他深刻體悟到蘇聯的地緣政治與安全考量,乃敦促芬蘭政府作出必要的讓步,但政治人物拒不接受!他們害怕一旦讓步,蘇聯可能食髓知味,甚至會併吞全芬蘭。這也正是當今烏克蘭人面對俄羅斯威嚇時的嚴峻考驗。

1939年11月30日,蘇聯藉口芬蘭炮彈打入俄境,造成士兵死亡,乃發動攻勢,芬蘭終於直面蘇聯入侵!這場「冬季戰爭」(Winter War)在一夕之間爆發,造成芬蘭方面逾7萬人死傷。

但在馬達漢沉着篤定的指揮下,實力懸殊的芬軍竟然重創強大的蘇軍。他們僅憑9個師共12萬人的兵力,面對蘇軍50萬人的進攻。芬蘭人在雪地裡穿著白色軍服,腳踏滑雪板,利用熟悉的地形地貌,將蘇軍分段逐一殲滅;併成功運用簡易的汽油彈(稱之「莫洛托夫雞尾酒」),阻滯了敵方的坦克攻勢。這也正是目前烏克蘭人想要仿倣的作法。而其結果是,蘇軍死傷高達35萬人,是芬蘭犧牲者的5倍。

芬蘭人原先期待在抵擋蘇聯第一波攻勢後,會得到西方國家支持,但卻失望至極!無論是英、美、法或近鄰瑞典、挪威,都是口惠而實不至,這樣孤絕的處境和當今烏克蘭面臨的危機如出一轍。最後,芬蘭軍隊終於不支,在蘇軍強行進攻下「馬達漢防線」潰敗,芬蘭人不得不在1940年3月向蘇聯求和!

但是蘇聯提出的談判新條件卻更爲嚴苛。它要拿下整個卡瑞利亞省,並且取得赫爾辛基南邊的漢科港(Hanco)做爲海軍基地。芬蘭不得不同意割讓11%的領土,共約3萬8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30%的資產,讓予蘇聯。這才結束了艱辛的冬季戰爭。

緊接着,有41萬5000的卡瑞利亞居民被迫離開故鄉,西遷芬蘭本土,從此擠進了芬蘭同胞的家裡,窩居長達數年之久;一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後,才住進自己的房子。

1940年3月,蘇聯併吞波海三國,德國佔領挪威和丹麥,並擊敗法國。由於經歷了冬季戰爭的無情摧殘,此時的芬蘭不得不臣服於德國。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終於爆發,但芬蘭事先並不知情;3天之後,6月25日蘇軍戰機轟炸芬蘭,芬軍當晚對蘇聯宣戰!這是另一場「繼續戰爭」(Continuation War),前後延續3年2個月之久。其結果比前一場「冬季戰爭」更爲嚴重,一共造成6萬芬蘭人死亡,近16萬人受傷!

芬蘭軍隊動員47萬5000人,在芬-蘇邊境南部駐防,而邊境北部長達500公里的邊界、上,則是由德軍4個師佈陣。1941年9月,芬軍奪回卡瑞利亞地峽和東卡瑞利亞,但在距離列寧格勒僅30公里的戰線上停了下來,他們在這裡駐防兩年半之久。這是因爲芬軍的作戰目標是要收復先前在「冬季戰爭」中失去的領土。

但是,芬蘭政府拒絕納粹的予取予求,也不願拘捕境內的猶太人;同時他們也未配合德軍要求,從北方圍攻列寧格勒。馬達漢儘可能地避免與西方國家翻臉,並希望能及早退出二次大戰。由於他的敏銳和智慧,芬蘭最後終於逃過一劫,避免了被東、西方大國併吞的噩運。史達林在二戰結束後接見來訪的芬蘭代表團曾坦言:「要不是因爲馬達漢的關係,芬蘭早就被我們拿下來了」!

1942年6月4日,在馬達漢75歲生日那一天,芬蘭政府授予他「芬蘭元帥」榮銜,以表彰他的重大貢獻。也就在這一天,希特勒突然無預警地到芬蘭進行訪問,並當面向他祝壽。

6月27日,應德方要求,馬達漢回訪柏林。德方要求芬蘭參與德軍行動,進攻白海地區。爲恐此一行動將招致美國對芬蘭宣戰,馬達漢採取了拖延戰術。不久後,東線戰場出現重大轉折,1943年2月初,史達林格勒保、戰結束;2月3日,馬達漢與芬軍高層開始制定脫離戰爭的計劃。

1943年11月,同盟國外長會議在莫斯科舉行,要求德國及其衛星國必須無條件投降,緊接着,1943年11月28日的德黑蘭會議中,史達林將芬蘭排除在無條件投降國之列,但卻要求必須恢復1940年的蘇-芬邊界,解散芬蘭軍隊,以及承擔戰爭的賠款。

1944年6月9日,蘇軍在卡瑞利亞地峽發動攻勢!6月29日,卡省的首府維堡淪陷。馬達漢不得不轉向駐守芬蘭北部拉卜蘭(Lapland)的德軍求助,希特勒同意此一要求,但責令芬蘭必須簽訂兩國協議。6月22日,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來到赫爾辛基,要求呂蒂總統簽署「決不與蘇聯媾和」的協議。芬蘭政府決議,由呂蒂總統以個人名義簽署,而非正式的國家協議。接下來,德軍果真提供了支援,讓芬軍在維堡的後方穩住了陣腳。

8月初,芬軍大舉發動反擊,蘇軍陷入包圍圈,被迫放棄重裝備,並表態願意與芬蘭和談。眼見機不可失,芬蘭轉而又與蘇聯和解。

1944年7月31日,原先曾向德國保證決不會「單獨與敵人議和」的呂蒂總統宣佈辭職以示負責,而先前對德國所作的承諾不再有效。這一「藉辭職而釋壓」的行動,展現了小國領袖的彈性與機智。

接下來,8月4日國會任命馬達漢繼任總統,以補足呂蒂未竟的任期。9月5日,芬軍與蘇軍宣佈停火,並按照蘇聯的要求將德軍趕出芬蘭。9月19日,蘇芬雙方簽訂《莫斯科停戰協定》,結束了這場在「親蘇」與「親德」之間多次轉折、驚心動魄的「繼續戰爭」。

1946年3月11日,馬達漢功德圓滿,辭卸總統一職,從此告老還鄉,後來在瑞士辭世。由於他堅定自持兼具睿智,靈活運用、隨勢而轉,讓芬蘭在蘇聯、德國與美國之間縱橫捭闔,展現了非凡的領導力。芬蘭人基於對自身權益的精細考量,彈性運用大國間的矛盾,不但維持了國家的獨立、自主,而且逢凶化吉,轉危爲安,的確難能可貴。

在馬達漢卸任後,後繼的帕錫基威與柯克能這兩位總統連續執政長達36年(1946-1956;1956~1982),有鑑於過去兩次戰爭的慘痛教訓,他們積極致力於與蘇聯維持友好互信關係,同時也推進與西方的長期合作,並堅持中立國地位,拒不加入北約。這也正是當前烏克蘭人面對的考驗。

「芬蘭化」的成功經驗反映出芬蘭人「以小事大」的智慧與毅力,但能否爲其他小國接納、學習與模仿,及早走出戰爭的陰霾?卻在未定之天!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