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擁擠”端午檔冷清收場:大片缺席 院線經理直呼“排片難”

邊廂,上海國際電影拉開帷幕,各項展映活動如火如荼;那邊廂,超16部影片扎堆上線的“史上最擁擠”端午檔,卻難改低迷態勢,冷清收場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20時,今年端午檔累計票房爲4.48億元。對比來看,除去受疫情影響無數據統計的2020年,這一成績已是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影片很多,但可選擇性很小。”一位不願具名的北京地區院線經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關鍵在於影片質量一般,沒有黑馬出現。檔期內影片扎堆上線,其實讓影迷很受傷。”

“很多影片之所以傾向於選擇檔期,還是希望檔期的觀衆潮能貢獻更多的票房。”濟南百麗宮影城經理董文欣向記者表示,但這次端午檔用事實證明,不是檔期帶動電影,而是電影帶動檔期。

大片缺席

觀衆直言“沒興趣

“影片的確是不少,但想看的一部都沒有。”談到今年端午檔,資深影迷段薇化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主要是沒興趣,沒有能吸引我的大片。”

對於3天假期,端午檔配置的片單顯得有些“超標”。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端午檔在映影片超過16部,遠超往年。其中,僅在6月11日(端午假期前一天),就有包括《比得兔2:逃跑計劃》《陽光姐妹淘》《你好世界》等在內的10部影片扎堆上線。從題材來看,涵蓋喜劇動畫、懸疑、愛情、驚悚、動作等多個類型;從背後出品發行公司來看,華誼兄弟、中國電影、壞猴子影業、北京文化光線傳媒等均在列。

但影片的集中上線,卻並未帶動票房顯著增長。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20時,端午檔總票房爲4.48億元。對比來看,在有數據統計的2014年-2019年,國內端午檔總票房分別爲4.39億元、6.05億元、8.46億元、7.6億元、9.12億元、7.85億元。

“一夜回到七年前。”在董文欣看來,今年端午檔的影片質量還可以,但沒有頭部商業大片,缺少話題性和關注度。“以往的端午檔都有好萊塢大片支撐,但今年沒有,我們自身的大片製造能力不足。”

綜合來看,截至6月14日20時,排在端午檔票房前三位的是《超越》《比得兔2:逃跑計劃》《熱帶往事》,累計票房分別爲8565.79萬元、6975.30萬元、5093.19萬元。截至當日20時記者截稿,今年端午檔暫未出現票房過億元的影片。

而往前回溯,據記者統計,2019年端午檔票房過億元的影片有4部,票房合計佔比超85%,其中《X戰警:黑鳳凰》的檔期內票房超2億元;2018年,《侏羅紀世界2》憑藉超7億元的票房成績位居端午檔首位,僅一部影片就貢獻了檔期內近80%的票房;2017年,則有《加勒比海盜5》《摔跤吧!爸爸》等影片帶動端午檔大盤,票房合計佔比約82%,前者檔期內票房逼近5億元。

“雖然今年端午檔從影片數量上打破了歷史紀錄,但數量不等於票房,過多的影片扎堆上線,反而會分散觀衆的注意力。”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私下向記者表示,片海戰術不可取,電影行業“二八定律”明顯,檔期大盤表現如何,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頭部影片的帶動。

影片扎堆

檔期緣何受偏愛

事實上,今年以來,除了春節檔這樣的熱門檔期外,情人節檔、清明檔、五一檔、六一檔等也都受到片方青睞。

“我感覺很多影片就是想蹭一下檔期的熱度,覺得每逢假期觀衆增多,票房就會有保障,風險就低。”段薇向記者表示。

“今年前幾個檔期都比以往火爆,這也給大家一種錯覺,覺得只要往檔期扎堆就能有好的票房表現。”悅東文化創始人師燁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今年端午檔的情況來着,“檔期等於票房”的邏輯不是必然成立的,影片還是要有質量來做支撐才行。

“影片扎堆是今年的一個普遍現象,在檔期集中上映,有種捆綁銷售的既視感。”前述北京地區院線經理向記者表示,“甚至這也造成非檔期日子裡的片荒。”

以端午假期前一週的市場表現來看,多個工作日單日票房在4000萬元以下,排在單日票房榜首的還是上映近20天的《速度與激情9》。“今年去影院次數明顯下降,主要是感覺‘無片可看’。”段薇向記者直言,“特別是在平常週末,想去看電影的時候卻發現沒有可選擇的影片。”

唯檔期論顯然不是一種良性的發展狀態。“在扎堆上映的情況下,某些有潛力的影片反而會失去表現的機會。”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很多影片寧願去檔期裡當炮灰,也不想在常規時間上映,這也給影院帶來很大壓力。”

排片排得我都抓狂了。”對於今年端午檔的排片,董文欣頗有些無奈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上述分析人士解釋說,從院線角度來講,影片上映前,需要根據影片的質量和口碑,進行合理排片,以實現票房最大化,一般來講,往往只有頭部的兩三部影片可以獲得更大比例的排片。“但就今年端午檔排片來說,實在是太難了,主要是影片過於密集,而且沒有明顯的頭部種子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