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2025年基金公司投資策略出爐:A股“結構牛”,偏愛“消費+科技”

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記者 龐華瑋 廣州報道

2024年進入尾聲,充滿挑戰與機遇的2025年即將來臨。

2025年A股會不會走出牛市行情,如何捕捉2025年的資產配置良機,哪些板塊蘊藏着投資潛力?

2024年歲末,一批公募基金公司給出了自己的預判。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首批10家基金公司2025年A股投資策略,分析各家機構對A股行情、風格和板塊的預判。

總體來看,基金公司2025年A股投資策略有一些與2024年不同的特點:首先是對大勢判斷上,基金公司普遍對A股市場持較樂觀態度,認爲大趨勢是震盪向上;其次在投資方向上普遍看好“消費+科技”,關注“順週期+高成長行業”。

在2025年A股投資策略中,基金公司及相關人士普遍認爲,儘管短期內存在不確定性,但明年A股市場蘊含着不少結構性機會,特別是在科技和消費領域。

本次記者觀察的2025年A股投資策略報告涉及10家基金公司(以下排名不分先後):中歐基金、景順長城基金、永贏基金、融通基金、平安基金、天弘基金、長城基金、創金合信基金、銀河基金、海富通基金。

A股“結構牛”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10家基金公司對2025年A股大勢向上的分歧不大,基本上都保持了比較樂觀的看法。

站在2024年年底,基金公司認爲,明年的股票市場值得期待。

創金合信基金非常重視權益市場,其2025年看好的國內大類資產排序是:權益>商品>債券>現金。

創金合信基金建議權益投資方向是:大盤價值(配置)+科技成長(交易),認爲國內權益的勝率和賠率在提升,因此給出“A股維持超配”的建議。

中歐基金指出資金面上有望改善,2025年預期ETF淨流入或超過6000億元,保險資金亦有約4000億元的資金流入,外資配置A股比例雖低,但隨着中國經濟預期改善,未來有望持續迴流。

但2025年權益市場有機會也有風險。中歐基金認爲,2025年的風險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國內政策不及預期、股價階段性大漲之後的回落。雖然人民幣貶值增強了非美市場的競爭力,價格也反映了悲觀預期,且特朗普政策可能階段性超預期,但美股或海外社會的波動仍是潛在的風險因素之一。

展望2025年,長城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楊建華表示,“當前國內宏觀政策轉向基調已經明確,隨着貨幣和財政政策持續發力,內需有望進一步提振,預計經濟基本面和盈利有望繼續改善,A股市場或迎來新一輪價值重塑機會。”

“短期市場向下風險不大,當前股市積極可爲。”海富通基金基金經理周雪軍說。

周雪軍主要基於四大理由:一是政策積極呵護市場,包括政治局會議定調提振資本市場,央行新設工具支持資金入市等;二是微觀資金面邊際改善,寬基ETF大量入市,險資也穩定流入,大盤高股息將支撐股市;三是市場風險偏好回升,估值過度錯殺的局面難再現;四是各類政策刺激下,市場預期後續經濟基本面有望止跌回穩。

景順長城基金基金經理李怡文指出,儘管市場對海外需求的負面衝擊有所擔憂,但適當的政策有能力進行對衝。“站在目前階段,我們對股票市場持較積極看法。一方面,9.24行情之後,股市雖有所反彈,但滬深300指數目前的PE接近13倍,仍處於歷史中位數水平;另一方面,無風險利率的持續下降,有助於提升股票市場的估值,疊加經濟還處在相對低位區域,因此從估值角度看,股票市場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展望後市,融通基金基金經理劉安坤判斷,後市或將震盪走強,春季躁動行情值得期待,對於未來一年的市場相對樂觀,持續兩年之久的資產荒邏輯將逐步發生轉變,此時不妨多一些結構牛市思維。

平安基金權益投資總監神愛前的一個重要觀點是“權益市場向盈利驅動傾斜”。他認爲,權益市場自2021年至2024年9月的下跌週期可能已經結束,宏觀經濟的企穩回升和政策的積極呵護爲權益市場提供了穩定的外部環境,有利於風險偏好的回升。流動性寬鬆和社會“資產荒”現象可能使得權益市場上漲形成正循環,吸引外部資金入市。從M1、M2同比均有明顯的邊際改善也可看出,資金活化也明顯提速。

“預計經濟數據的改善將帶動盈利週期上行,權益市場驅動力也將從估值驅動向盈利驅動傾斜。”神愛前說。

看好“消費+科技”

從已公開2025年投資策略的10家基金公司的觀點來看,大家普遍認爲,儘管短期內存在不確定性,但從長遠來看,A股市場蘊含着不少結構性機會,特別是在科技和消費等領域。

中歐基金指出,“對於2025年的投資機會,我們看好消費和科技兩個方向,更傾向於大衆消費,如餐飲、旅遊及乳製品、服裝等商品消費;科技行業中則關注新能源汽車及鋰電池、AI應用和硬件、機器人等領域。這些行業不僅符合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方向,而且具備較強的成長潛力和技術壁壘。”

鵬華基金權益投資三部總經理閆思倩表示,明年一季度,隨着政策和經濟基本面恢復逐步落地,市場仍將有較好表現,順週期與消費都有機會。而科技成長中,她看好AI、自主可控,機器人等相關方向。

永贏基金表示,2025年A股總體關注三大方向:一是成長科技,頻繁上演主題性機會。關注電子、通信、計算機、國防軍工。二是經濟修復之通脹改善。關注CPI端汽車、家電,PPI端有色、建材、化工。三是經濟修復之地產鏈。關注地產及下游裝飾、家電、家居。

神愛前認爲,順週期核心資產、核心消費、人工智能、國產科技創新、自主可控和新能源等領域將受益於政策和產業驅動,都具備投資機會。而消費可能是未來重要的發力方向,特別是電子消費和服務消費領域。

銀河基金研究部總監王絲語表示,對2025年看好兩大方向:一是符合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產業方向,AI硬件與應用端的產業發展趨勢,以及具備較強競爭優勢的優秀製造業和自主可控方向;二是受益於內需改善的相關順週期行業。

融通基金基金經理劉安坤2025年看好三個方向:內需方向,包括地產消費品、新興消費等;科技方向,核心策略是圍繞人工智能領域,秉持抓大放小的理念;以及出海企業。

其中,科技最受青睞,10家基金公司或相關人士都提及看好2025年科技成長方向,甚至超過另一大熱門方向——消費。

楊建華表示,基於內外宏觀因素的變化,明年的一大重要投資主線在於科技,尤其要關注自主可控的新進展方向。

楊建華認爲,投資機遇與時代的進程息息相關,因此投資也要有時代感。長遠來看,人工智能、半導體、新能源等代表科技創新、高端智造趨勢的領域,同時也是國家經濟發展和政策導向重點發力、重點投入的方向,將持續受到市場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盛行的“啞鈴策略”仍然有機構提及。

周雪軍表示,短期配置傾向於啞鈴策略,超配低估值高股息與科技成長。他傾向於逐步加大關注與經濟順週期修復相關的泛消費、週期製造等方向,同時在科技方向將根據細分產業趨勢的變化來做調整。

景順長城首席資產配置官、養老及資產配置部總經理王勇表示,科技板塊是景氣度最先見到拐點的方向,建議重點關注AI應用和硬件創新以及自主可控等相關領域。同時,還可以關注消費、醫藥、新能源、光伏等行業困境反轉帶來的投資機會。此外,高股息、高紅利資產的長期配置價值較爲確定,仍然適合作爲穩健組合的底倉或者階段性持有的一類優質資產。

把握投資節奏

2025年如何把握A股投資節奏?

創金合信基金給出了2025年A股行情節奏判斷是:一季度仍是政策預期階段,科技成長仍將活躍;二季度開始政策落地逐步體現在盈利上,市場風格相對均衡。

創金合信基金建議,在行業端配置具備分子端稀缺性的行業,包括上游資源、交通運輸、 公用事業;同時配置交易受益分母寬鬆的行業,包括TMT、金融等。

具體來看,創金合信基金規劃的2025年投資策略爲:大盤價值(配置)+科技成長(交易),主題選擇“紅利低波+質量+AH國企+科技成長”,行業選擇是“資源(銅油煤)+交運+公用事業+芯片+金融”。

而天弘基金基金經理黃子函強調,其2025年A股投資策略的核心觀點是“格局要大,步子要穩”。

“明年是政策和基本面兩個維度互相角逐的一個時間段。”黃子函認爲,在這個階段,A股市場的波動會明顯放大,建議投資者進行有預期收益區間的波段交易加以應對。

黃子函建議投資者關注那些可能恢復高增長的行業,並在認知範圍內獲得收益。她認爲,從2024-2025年進行的過程中,A股的主要矛盾會從對政策的理解,資金面格局,逐步轉移到基本面上,而基本面和政策面在明年有可能會進行頻繁地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