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預定利率將動態調整?專家:利於緩解險企利差損壓力
中新經緯1月10日電 (李自曼)10日,中新經緯從業內獲悉,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向業內下發了《關於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提出,要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引導保險公司強化資產負債聯動,科學審慎定價。
業內人士指出,建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動態調整機制是緩解壽險公司利差損壓力、防範經營風險的需要。
動態調整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
《通知》指出,各公司要加強趨勢性分析和前瞻性研判,動態調整本公司普通型人身保險、分紅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最高值和萬能型人身保險最低保證利率最高值(以下統稱預定利率最高值)。
具體要求包括四方面:一是預定利率最高值取0.25%的整倍數;二是當本公司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連續2個季度比預定利率研究值高25個基點及以上時,要及時下調新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並在2個月內平穩做好新老產品切換工作。當本公司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連續2個季度比預定利率研究值低25個基點及以上時,可以適當上調新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調整後的預定利率最高值原則上不得超過預定利率研究值;三是在調整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的同時,要按照一定的差值,合理調整分紅型人身保險和萬能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最高值;四是當市場利率、公司經營等情況在短期內出現重大變化時,要及時啓動相應決策機制,研究調整各類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
《通知》還指出,各公司要加強久期和利率風險管理,暢通資產端投資收益率向負債端定價的傳導機制,提前做好新產品開發備案、渠道合作、人員培訓等應對準備。各公司要加強產品精算假設的回溯分析。持續監測存量分紅險、萬能險賬戶資產負債匹配情況,對於預定利率或最低保證利率較高的存量業務,要依法合規主動採取應對措施,有效管理資產負債錯配風險,提升可持續經營水平。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農村保險研究所副所長李文中對中新經緯表示,近年來,受到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和貨幣政策等方面的綜合影響,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壽險公司面臨着一定的利差損壓力。建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動態調整機制是緩解壽險公司利差損壓力、防範經營風險的需要。
李文中表示,預定利率動態調整機制建立後,保險公司不能簡單地通過高預定利率來吸引客戶,未來更需要加強收益浮動型保險產品的開發設計與推廣,以更好地適應市場利率波動,滿足客戶在不同利率環境下的理財需求,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保險公司需要加強資產負債管理,根據預定利率研究值的變化及時調整資產配置策略,在保持較高投資收益的同時加強資產負債的久期匹配管理,確保資產的現金流能夠覆蓋負債的給付需求。
“對於消費者來說,需要更多地承擔市場利率變動所帶來的風險,需要加強金融保險基礎知識學習,提升自己選購金融保險產品的能力和利率風險管理能力。”李文中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告訴中新經緯,在經濟環境與市場利率變化的情況下,預定利率也要進行動態調整。預定利率動態調整可以穩定行業預期,讓保險公司在釐定費率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和規範性,也利於讓消費者對預定利率調整不那麼敏感,根據保險需求購買保險,理性消費。
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金融系教師楊澤雲對中新經緯表示,預定利率的動態調整,使得人身險保險產品的負債成本隨之調整,既降低了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錯配風險,也優化了消費者對保險產品的收益預期,進而更加關注保險產品的保險保障功能,迴歸保險本質。
保險行業協會每季度發佈預定利率研究值
此外,《通知》指出,保險行業協會定期召開相關會議,每季度發佈預定利率研究值。
具體來看,《通知》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定期組織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召開會議,結合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等市場利率變化和行業資產負債管理情況,研究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有關事項,每季度發佈預定利率研究值。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10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組織召開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專家諮詢委員會例會,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資本市場情況和市場利率趨勢等進行了分析研究。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組織的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專家諮詢委員會指出,當前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爲2.34%。
李文中表示,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需要定期公佈預定利率研究值供各家保險公司進行人身產品定價參考,提升了人身產品定價的透明度,營造一個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促進中國保險業的高質量發展。
同日,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人壽、工銀安盛人壽發佈公告稱,根據公司經營發展、資產負債管理等情況,結合市場利率變化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預定利率研究值,公司維持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2.5%、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2.0%、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最高值1.5%不變。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李自曼:lizima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薛宇飛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