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採收忙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遼寧葫蘆島災後重建大棚第一茬黃瓜上市
蔬菜大棚採收忙
田 嘉 王 巖 劉立華
《人民日報》(
2025年01月17日
第 07 版)
春節將近,在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葛家滿族鄉,一輛輛載滿新鮮黃瓜的小貨車直奔縣城的批發市場。隨着災後重建大棚第一茬黃瓜的上市,“黃瓜之鄉”又恢復了昔日的熱鬧景象。
“今天又進賬3000多塊錢!”早上7時,二道房子村村民任愛英拉着自家新鮮採摘的300多公斤黃瓜來到綏中縣榮利農貿蔬菜批發市場。她對收購價格做了一番比較,將黃瓜全部賣給一位客戶後,又喜滋滋地開車回到大棚繼續採收黃瓜。
走進她家大棚,滿眼翠綠,黃瓜的清香撲鼻而來,根根黃瓜掛滿了瓜架。
“這得感謝政府出車出人,把受災倒塌的大棚清理乾淨,還幫我們建起新棚,這才讓我們趕上了元旦和春節的黃金銷售季。”任愛英說,在去年8月的洪澇災害中,家裡的兩座大棚都被沖垮了。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去年9月初着手重建大棚,完工後趕緊栽上了新瓜苗。到目前,兩座大棚黃瓜的銷售收入已達3萬多元。
相比以往的竹竿框架,新建的大棚都換成了鋼架結構,棚體高度也增加了。“大棚比之前高了一米多,現在摘黃瓜不用彎腰,就算下雪也不用擔心被壓垮了。而且新大棚採光更好,產量也提升了。”任愛英說,這批苗產出的黃瓜一直能收到今年5月,兩座大棚預計產量能達到2.5萬公斤,銷售收入有望突破15萬元。
設施農業是葛家滿族鄉的支柱產業。在去年的洪澇災害中,全鄉1000餘棟大棚不同程度遭到毀壞。爲讓設施農業大棚儘快恢復,市、縣兩級政府部門協調機械車輛及人工,爲每個大棚戶清理棚內雜物並協助重建大棚。不到兩個半月,全鄉1079棟受災大棚修復重建完成,其中重建大棚338棟。如今,修復重建後的蔬菜大棚陸續迎來災後的第一茬採收。
據介紹,在去年8月的洪澇災害中,葫蘆島市共有1.2萬多棟大棚浸水損毀,如今修復重建復產率達到了97%以上。春節前,受災農戶大棚中種植的黃瓜、蘑菇等各種蔬菜陸續上市銷售。這些水靈靈的蔬菜在批發市場“集結”後,通過便捷的物流通道,當天就銷往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