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丨《藍色水星球》: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挑戰的行動指南

王毅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也是文明之基。人類文明與水的關係密不可分,依水而居,自古是人類生存的執念。人類因水而興,也因水而治。從尼羅河畔的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到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再到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水始終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既孕育了人類的古老文明,又承載着古文明消亡和人類治水經驗的積累,不斷塑造着人水關係的歷史演變。

隨着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我們對水資源的利用和依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特別是近現代人口大規模增長,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推進,我們對水資源的開發程度和利用規模不斷上升,使得涉水問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緊迫性。在全球範圍內,水資源短缺、水污染蔓延、水生態失衡、水災害肆虐等挑戰十分嚴峻,已成爲制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當前,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常態化,正在推動我們的涉水家園發生着深刻變化。這些問題不僅對地球生態系統造成了許多不可逆的損害,也影響着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如何在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的前提下發展經濟,如何在保護與發展的矛盾中尋求平衡,成爲我們必須面對的古老而又嶄新的挑戰。

面對這些難題,我們需要在更高水平上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這意味着要超越傳統的發展模式,從線性思維轉向可持續的系統思維。作爲全球著名的理論家和思考者,傑里米·裡夫金先生的新著《藍色水星球》,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旁徵博引的知識畫面、深刻的洞察力與振聾發聵的未來預判,不僅提出了對人類文明與自然關係的重新思考,併力圖將理念引領與尋找實踐案例完美結合,是理論與現實交互作用的又一部傑作。

在這本書中,裡夫金先生提出了一系列創新理念,例如從資本主義向“水本主義”的範式轉型,強調適應性與韌性的價值取向,促進藍色地球家園的和諧共生。這些理念要轉化爲行動,首先必須在社會各界形成廣泛的思想共鳴。這要求我們跨越學科、文化和國界的藩籬,通過教育、媒體、政策對話等途徑,普及和深化對水圈再野化、生態資本、生物圈政治與生物區治理等概念的認知,讓政策制定者、企業、公衆以及科技工作者都能夠理解和思考這些新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只有當大多數人對問題的嚴重性有共同的認識,對解決路徑有共同的期待,變革的動能才能匯聚成強大的合力。

理論的價值還在於指導實踐。該書中提及的許多新趨勢,諸如氣候變化對水利基礎設施的衝擊、“瞬時社會”的出現、水圈再野化的洞察、水本主義的興起等,就給我們提供了變革的動力。該書從海綿城市、生態窪地與雨水公園、綠色屋頂、分佈式水資源管理、太陽能海水淡化、“慢水”運動等方面給出了一些成功的實踐案例,從而驗證轉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這些案例不僅證明了理念的實踐性,也促進了知識和技術的傳播,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實踐提供了參考和借鑑。更重要的是,它們可以激發全球範圍內更多的創新和集體行動,形成正向反饋循環,推動全球向更可持續和系統韌性的方向轉型和發展。

實際上,裡夫金先生提出的許多治水理念與中國的傳統治水智慧和現代生態文明思想形成了深度共鳴,共同呼喚人類迴歸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裡夫金先生倡導的對水的重新認識,轉向“水本主義”範式的思想,與中華文明中“天人合一”的道德哲學理念不謀而合。他提出的“生物區治理”、重新評估“水—能源—糧食”關係鏈、強調生態資本的重要性,實際上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流域綜合管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等理念異曲同工,同樣是推進系統治理,共同爲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和全球水治理提供新的綜合行動框架。

儘管裡夫金先生提及的普遍意義上的人類治水轉型十分重要,但治水並不存在統一的模式。裡夫金先生在書中提出的“水利文明”的崩潰也是值得商榷的。中國人口衆多、佈局稠密、水患頻發。在傳統社會,治水與治國始終緊密相連,治水關係到民族生存和國家興亡。管子有云:善爲國者,必先除水旱之害。因此,中國的傳統社會又被稱爲“水利社會”,更確切的表達應該是“治水社會”。中國經歷了數千年的治水歷史,不僅塑造了傳統農耕社會的治水政治結構,使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而歷久彌新,而且,從大禹治水傳說中“疏而不堵”的治水思想,到都江堰、鄭國渠等水利設施“因勢利導”的利用方式,歷經數千年,至今仍然造福子孫。這些無不顯示出中華民族的治水智慧與歷史文化的傳承。

《藍色水星球》不僅是一部關於水資源管理的著作,爲全球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指明方向,也是一本指導我們如何在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面前採取行動、重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係的行動指南。希望每個讀到本書的人,都可以從中汲取養分、受到啓發、引起反思,並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本文作者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