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中可被選擇性改變偏好 學者:有利精神疾病治療研究
▲北京大學研究出,價值決策能在睡眠中被影響。(圖/unsplash)
北京大學的中國藥物依賴研究所與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合作,於日前研究發現,在人類睡眠途中,可以藉由「選擇性調控」而被改變個人偏好,影響醒來後的價值決策行爲。
根據《北京青年報》報導,中國藥物依賴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時傑課題組與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朱露莎課題組合作,完成「午睡中改變簡單經濟學決策中的主觀偏好」研究,並在近日於學術期刊《eLife》發表。
該研究指出,透過行爲學、神經電生理及計算建模等研究方法,發現在淺睡眠期無干擾地輕聲播放某些零食名稱,可以選擇性地改變人們對這些零食的偏好,使得他們醒來後願意多付近一成的價錢購買這些零食。
▲北京大學研究出,價值決策能在睡眠中被影響。(圖/unsplash)
時傑教授表示,研究首次證明選擇性調控睡眠中的記憶處理過程,可以改變價值決策行爲。他指出,價值決策是一種常見的經濟學決策類型,在日常生活中,大到購買股票、基金,小到吃蘋果還是橘子,都屬於價值決策的範疇,而價值決策通常被用來研究價值獎賞,即事物的價值產生的獎賞效應在大腦中的表徵和處理。
時傑表示,該研究在臨牀醫學領域出現一種「新的干預可能」,即爲了幫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改善健康狀況,可透過在睡眠中進行輕微的、無干擾的刺激,來改善菸酒成癮者與暴飲暴食者的情況,爲在睡眠這種無意識狀態下應用心理學範式治療精神疾病奠定了理論基礎。
不過,這一改變僅能發生在睡眠狀態下,如果對清醒的個體播放同樣的聲音,偏好並不會發生變化。透過腦電監測技術,研究者發現睡眠狀態下播放零食名稱所誘發的「低頻腦電震盪活動」,可以有效地預測清醒後偏好改變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