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取代地產?

核心觀點:

1. 物有輕重,事分緩急。地產新政後,翹首以盼的“金九銀十”並未如期而至。時值歲末,地產趨弱依然,保交樓風險未消。地產政策是否有所“失靈”?地產持續缺位之下,又有誰能取代其成爲支撐整體經濟的主要動能?

2. 近期二手房掛牌量激增,似與房價加速下行相互交織反饋。國際來看,當市場出現預期自我實現的負向循環而“失靈”時,政策的“有形之手”變得尤爲重要。相較歷史,我國當前地產政策發力或仍顯審慎,而未必失靈。

3. 借鑑日本諸國經驗,在人口加速老齡化等潛在增速下行期,維持地產的相對平穩對於經濟轉型至關重要。無論是基建等舊動能,還是高端製造等新動能,短期似都難以取代老百姓“衣食住行”中對“住”的美好生活嚮往。

4. 展望未來,僅靠銷售回款來彌補保交樓的資金缺口,仍顯捉襟見肘。而保交樓的進展,反過來又影響購房信心。如此循環,唯有藉助市場之外的力量才能終結。明年地產或有少許改善,保障房建設等將貢獻部分投資。

正文:

地產新政後,翹首以盼的“金九銀十”並未如期而至。時值歲末,地產趨弱依然,保交樓風險未消。地產政策是否有所“失靈”?地產持續缺位之下,又有誰能取代其成爲支撐整體經濟的主要動能?

一、政策失靈,還是力度不足?

近期二手房掛牌量激增,似與房價加速下行相互交織反饋,均達疫情以來最快水平。國際來看,當市場出現預期自我實現的負向循環而“失靈”時,政策的“有形之手”變得尤爲重要。

圖1. 二手房掛牌與房價的交互反應

來源:WIND,諸葛找房,貝殼,筆者測算

注:房價爲70城一二手房價;掛牌量爲京、滬、深等14城數據。

相較歷史,我國當前地產政策發力或仍顯審慎,而未必失靈。例如,儘管一線城市已推出“認房不認貸”及個別城市(深圳)下調首付比,但面對超出過往的房價跌幅,放鬆力度偏弱。這或也對應着未來的政策空間。

圖2. 相比過往類似時期,目前政策較爲審慎

來源:WIND,筆者測算

二、穩定地產,還是取而代之?

海外來看,地產和經濟週期高度正相關。尤其在地產下行期,經濟難見逆勢擡升。借鑑日本等教訓,在人口加速老齡化等潛在增速下行階段,維持地產相對平穩對於轉型至關重要。無論是基建舊動能,還是高端製造新動能,都難取代“衣食住行”中對“住”的美好生活嚮往。

圖3. 相較日本,我國地產的調整速度更快

來源:WIND,筆者測算

初步估算,截至年底,房企“保交樓”資金缺口或約4萬億。僅靠銷售回款來彌補保交樓的資金缺口,仍捉襟見肘。而保交樓的進展,反過來又影響購房信心。如此循環,唯有藉助市場之外的力量才能終結。房企風險未充分緩釋前,地產整體難有明顯回升。

圖4. “保交樓”存缺口,地產何時穩?

來源:WIND,筆者測算

近期“三個不低於”政策彰顯信號意義,後續力度是關鍵。預計明年地產銷售額、投資增速或分別由今年的-5%、-9%左右,微弱改善至-4%、-7%左右。這意味着,明年經濟若要實現4.5%-5%的增速,或需基建增速由今年8%擡升至8.7%-12.7%。保障房等三大工程將貢獻部分投資。

三、基本結論

一是物有輕重,事分緩急。近期二手房掛牌量激增,與房價加速下行相交織。當市場出現預期自我實現的負向循環而“失靈”時,政策“有形之手”變得尤爲重要。相較歷史,我國當前地產政策發力或仍顯審慎,而未必失靈。

二是借鑑日本諸國經驗,在人口加速老齡化等潛在增速下行期,維持地產的相對平穩對於經濟轉型至關重要。無論是基建等舊動能,還是高端製造等新動能,短期似都難以取代老百姓“衣食住行”中對“住”的美好生活嚮往。

三是展望未來,僅靠銷售回款來彌補保交樓的資金缺口,仍顯捉襟見肘。而保交樓的進展,反過來又影響購房信心。如此循環,唯有藉助市場之外的力量才能終結。明年地產或有少許改善,保障房建設等將貢獻部分投資。

【作者】

伍戈: 博士,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曾長期供職央行貨幣政策部門,並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擔任經濟學家。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獲得者,獲浦山政策研究獎、劉詩白經濟學獎,“遠見杯”經濟預測冠軍。著有貨幣經濟“四部曲”。

曹海巍、俞濤、高童:長江證券研究員。

張欣宇、魏羿暉、柳茗涵:實習研究員。

【近期研究】

1.2023年11月22日

2.2023年11月16日

3. 2023年11月5日

4.2023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