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其自然?逾35歲生小孩很拚! 人工助孕最高補助10萬元

年齡是影響生育力及母嬰健康的重要關鍵,國健署呼籲,想生要趁早,民衆應把握理想生育年齡及早規劃。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少子化嚴重,2023年全臺只有13.5萬新生兒,創歷史新低。晚婚、晚生是現代人的趨勢,不過,生育受到年齡限制,年紀愈大愈難受孕,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40歲女性自然懷孕率已降至5%以下,即使是進行人工生殖,活產率於受術妻年齡42歲以上也僅剩7.6%。他提醒,過了生理時鐘年限,「做人」很難。

研究顯示,女性的卵巢功能及卵子品質會隨着年齡增長逐漸下降,導致卵子不易受精,或胚胎染色體出現異常情況。尤其過了35歲,卵子功能、質量明顯大不如前,不僅影響自然受孕的機會,連人工受孕的成功率也會下滑。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副組長蔡維誼說,年齡是影響生育力及母嬰健康的重要關鍵,35歲以上的孕婦,流產、早產風險增加,且孕期罹患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機率也隨之上升。另外,胎兒亦有較高比例出現先天缺陷、低出生體重的情況。

蔡維誼提醒,想生要趁早,民衆應把握理想生育年齡及早規畫,避免高齡懷孕對母嬰的威脅。一般不孕夫妻若有試管嬰兒療程需要,助孕有補助,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實現生育期待及減輕經濟負擔。國健署自110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試管嬰兒補助,3年來,幫助1萬8千多對夫妻成功產下2萬多名寶寶,包含第二胎亦是試管嬰兒。

依據我國出生通報統計,111年有超過三成新生兒、共計48,809名來自35歲以上產婦。女性30歲後,自然懷孕率約爲20%;到40歲時,則降至5%以下,即使有人工生殖技術協助,成功率也隨着年齡而下降。

國健署針對完成胚胎植入療程的治療人次統計分析,受術妻年齡在35歳以下活產率爲44.6%,但42歲以上則降爲7.6%。另外,「110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人工生殖治療個案的不孕原因,可能是先天、後天或外在環境所致,其中,卵巢因素所佔比例34.1%爲最高,兩種(含)以上因素32.2%佔第二位,男性因性腺刺激素缺乏、睾丸功能衰退、輸送精子管道阻塞及性功能障礙等原因,也有8.3%,居第三位。

國健署提醒,若夫妻有規律性生活且未避孕,經過一年以上仍未懷孕者,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的評估與診斷。勿執著於食補調理、偏方、受孕姿勢或宗教信仰等,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不孕夫妻有試管嬰兒療程需要,可善用政府助孕資源,可至全國101家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申請試管嬰兒補助,首次申請最高可領補助金10萬元,中低及低收入戶最高可領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