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報:兩融餘額5年後重回高峰 券商爭相"砸錢"

(原標題:11月30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新證券法實施將滿九個月 投資者保護新格局日漸清晰)

證券日報

新證券法實施將滿九個月投資者保護新格局日漸清晰

作爲資本市場的根本法,新證券法突出強調了投資者權益保護,特別是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這一主線,並在第六章新設“投資者保護”專章。在新證券法落地實施將滿九個月之際,投資者保護呈現更加清晰的格局。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往由於法律制度不夠完善,證券投資者利用訴訟手段維護自身權益往往面臨訴訟流程複雜、訴訟週期長、訴訟成本較高等諸多困難,導致投資者開展證券訴訟的效果不佳。新證券法第九十五條第三款關於代表人訴訟的規定,被普遍認爲是新證券法的最大亮點之一。

銀行理財子公司加速“入場存量產品遷移尚需時間

近日,浙商銀行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全資設立浙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但相關事項尚待監管機構批覆。浙銀理財若獲批成立,將成爲國內第9家獲批籌建的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獲批籌建或開業。在理財子公司跑步入場的同時,母行存量理財產品也在有序遷移,但在產品遷移過程中尚存在一些問題。

魯商發展發佈健康3.0迭代品牌深耕大健康產業戰略升級

近兩年進軍大健康領域,完成系統佈局的魯商發展,在今年明確其千億元戰略發展目標後,於日前全新發布公司“健康3.0”品牌。11月27日,《證券日報》記者在青島舉行的魯商發展健康3.0品牌發佈會上採訪瞭解到,公司以大健康爲主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更加清晰。

魯商集團首席戰略官、魯商發展黨委書記、董事長趙衍峰表示,魯商發展將着力深耕生態健康、生物醫藥兩大產業板塊持續構建城市更新生態鏈、健康管理服務鏈、生物醫藥產業鏈三大業務鏈條,在健康住宅、生物醫藥、健康養老、城市更新、文化旅遊、物業資管商管運營、智慧科技等領域展現新作爲。

證券時報

兩融餘額5年後重回高峰券商爭相“砸錢”搶客

截至11月28日,滬深兩市兩融餘額規模已連續34個交易日保持在1.5萬億關口之上。這是時隔五年後,兩融餘額首次回升至2015年7月左右的高位水平。

“今年兩融業務做得挺好的呀,畢竟牛市行情嘛!”某上市券商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最近兩年各家券商都在積極推進再融資,其中相當大一部分資金都用在了兩融業務的提前佈局上。疊加下半年轉融券業務發展迅速,融券餘額規模較年初增長約7倍,券源供不應求的情況得到了較大改觀。

P2P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存量轉型路在何方

“沒有了,這個行業GAMEOVER。”P2P(網貸中介)平臺從2012年、2013年的全線擴張,到2015年後三年的瘋狂擴張,2017年底借貸餘額峰值突破萬億元,再到2018年至今的行業整頓和整體出清歸零,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是行業興衰的見證人之一。在11月27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王詩強坦言,“是時候,P2P在歷史舞臺謝幕了。”

從1到零的過程中,更多省份同步加快轄內網貸平臺的清退,以信也科技(拍拍貸)、嘉銀金科(你我貸)、360數科等爲代表的多家在美上市金融科技平臺均相繼披露P2P業務清零。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平臺通過輸出技術,轉型助貸業務。100%資金來自合作銀行、信託等持牌金融機構的平臺方越來越多,持牌機構資產業務也逐漸貢獻了其大部分營收

推動行業技術創新共建資本市場數字化新生態

11月27日,深交所組織舉辦主題爲“科技引領·共譜數字化新篇章”的2020年技術大會,這是深交所連續第四年舉辦全行業技術大會。本次大會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加快數字化發展”要求,堅決履行好支持行業科技創新責任,共同推動構建資本市場數字化新生態的重要舉措,致力於進一步促進行業技術交流合作,提升行業風險防範化解能力,推動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以視頻方式致辭。證監會系統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及來自證券、基金、銀行、期貨、保險公司和高科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負責人、專家學者等參會。

【中國證券報】

A股跨年行情預期升溫機構繼續看好順週期

儘管震盪行情不止,但由於多個熱點板塊接棒,截至11月27日收盤,滬綜指11月以來漲幅已達5.7%,爲年內月度漲幅次高,之前券商預測的“跨年行情”似有啓動之勢。

在最新策略報告中,多家券商明確指出,A股正處於基本面不斷改善驅動、持續數月的輪動慢漲期,繼續看好當前至明年一季度的跨年行情。配置上,多家券商將順週期板塊作爲後市佈局主線,可選消費、金融等板塊亦值得關注。

把握基金投顧業務突破財富管理轉型

我們正處在一個財富管理市場的大時代中。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居民財富持續積累,對實物資產的購買與配置轉向對金融資產的需求,居民家庭資產配置正在迎來拐點。在時代背景和市場需求的呼籲下,證券公司也對財富管理業務轉型進行不斷的思考和探索。作爲行業的重要參與者,證券公司財富管理機構有責任積極發揮自身優勢能力,在科技賦能的支持下,發力產品端和客戶端,通過提供更加優質、專業、細緻精準的服務,滿足客戶差異化的財富管理需求。

而市場上投資者對於投資體驗的反饋卻出現了一定反差。以權益類公募基金產品爲例,約39%的投資者在過去一年內陷入不同程度虧損,但同期95%公募基金取得了正收益,這兩種表現的背離導致投資者對後續繼續追加投資的猶豫和減少(約70%)。造成該現狀的原因是多樣的,作爲財富管理服務機構,我們也同樣在進行反思。

政策市場齊發力新能源商用車駛上快車道

汽車產業“新四化”趨勢及新能源商用車市場蓬勃發展等因素影響,各大車企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不斷加大布局力度,搶抓市場機遇。

近日,吉利與宜賓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高端輕型新能源商用車生產基地項目。這是雙方在整車製造領域的全新合作,將有力推動宜賓加速打造西部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

【上海證券報】

重要子公司停產未及時披露海利生物遭監管關注

上交所11月27日發函宣佈對海利生物及公司時任高管予以監管關注,事涉公司未及時披露重要子公司停產這一重要事項。

經監管查明,海利生物今年9月25日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金海生物於今年1月開始根據《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產企業設置規劃》的要求進行相關改造。根據設置規劃要求,金海生物應於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改造。爲確保改造工程按期完成,金海生物於今年4月起全面停產進行改造,隨後在9月22日,金海生物通過當地主管部門覈查全面恢復生產。

保險業新軍崛起中小公司保費增速趕超老牌險企

伴隨着保險業的復甦,市場競爭漸漸展露新格局。今年前三季度行業細分數據顯示,無論是人身險還是財險,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頭部公司保費同比增速均不及中小公司。

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獲得的一份前三季度行業細分數據顯示,人身險公司中,中小公司前三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爲10759.94億元,同比增長10.52%,高於“老七家”6.38個百分點。“老七家”即人身險市場排名前七的公司,包括國壽股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人壽、太平人壽、泰康人壽和人保壽險。

投資性價比處歷史高位如何借道基金把握港股機會?

截至11月27日,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超過5300億元,金額爲滬港通、深港通開通以來歷年之最。與此同時,多隻公募基金也在今年三季度加大了對港股的投資力度。業內人士認爲,目前港股投資性價比處於歷史高位,並且,隨着中概股陸續赴港股上市以及新經濟板塊在港股市場佔比逐漸提升,港股投資價值將日益顯著。

平安證券在一份研報中稱,雖然港股市場目前總體處於劣勢,但近年來港股積極擁抱新興產業,吸引了一批優質新興產業公司赴港上市。尤其對於中概股來說,港交所以其寬鬆的資金管制和友好的政策環境成爲中概股上市的首要選擇,中概股加速回流大概率成爲趨勢,而部分大市值新興產業公司或將通過二次上市的方式率先加入赴港上市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