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青年說(三十一)|共建“一帶一路”精神紐帶

來源:海外網

05:59

在歷史的長河中,絲綢之路猶如一條細流,穿越了千山萬水,滋養了東西方文明的沃土。而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再次喚醒了這條古老商道的生命力。作爲共建“一帶一路”的社會根基,民心相通是這條新絲路上一條溫柔而堅韌的紐帶。

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教育交流合作廣泛深入。中國發布《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推進教育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一系列教育合作項目得以推進實施。

在雲南省普洱市,普洱學院正在其二級學院東盟學院開設面向東南亞留學生的中文課程。一批批學生們來到普洱學院進行文化交流。“我們按照國家‘一帶一路’構建的方案,圍繞教育的對外開放,特別是在圍繞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好‘國門大學’,走出自己的特色,爲共建‘一帶一路’做出我們普洱學院的貢獻。”普洱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馬文會說。

在天津,一個名爲“魯班工坊”的職業教育國際合作品牌正在走向世界,並落地20多個國家,爲當地培養職業技能人才,共享中國職業教育經驗和先進技術。“2016年我們第一次接觸魯班工坊,做我們國家一些裝備和職業教育的國際化。教師、學生可以通過這樣一個平臺增加一些國際交流機會。”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工業機器人技術教研室主任袁海亮說。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近年來,中外學校、學生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織就了一張細密的人文交流之網。

“在中國讀書感覺非常好,因爲老師們都在很認真地教我們,而且經驗、資歷都很豐富,所以我覺得來中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來自土庫曼斯坦的留學生江樂達說。目前,他正就讀於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如果我的朋友想來中國留學,我一定會支持他們。”

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的社情民意基礎,人文交流則是民心相通可依賴的橋樑紐帶,在傳播各國文化、展示國家形象、建設國家軟實力等方面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家大劇院劇目製作部舞臺監督、排演組組長李根實就曾和同事們奔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爲國外的觀衆獻上國家大劇院的精彩劇目:“這是我們首次嘗試在國外和當地的樂團合作演出我們自己的劇目。”李根實說。“文藝工作有一種天然的跨語言、跨文化的屬性。有的時候我們雖然語言不通,但通過文藝作品,我們表達了人類共同的追求,也就是嚮往一個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未來。”

民心相通,如同細雨潤物無聲,悄然間在“一帶一路”的沿線灑下了理解與尊重的種子,綻放出友誼與合作的花朵。它們見證了不同文化間的和諧共生,也預示着一個更加包容、互信的世界正在緩緩展開。在這條由心相連的道路上,每一份真誠的交流,都是對人類文明多樣性的頌歌,也是對和平發展未來的美好期許。(文 張子旭)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