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門給臺灣的警訊

去年9月南太平洋島國論壇諾魯召開,大陸代表團在入境手續與對話會議過程受到了挫折,論壇之後島國高峰會發表聯合宣言,提出「應該平等態度對待中國臺灣」。這個訊息傳回臺灣,被認爲是臺灣國際地位又進一步鞏固。但是外國媒體學人,卻從「諾魯與中國衝突」爲背景認爲,「大多數成員國和中國提出交涉並表示將抵制會議情況下,諾魯不得不同意中國代表團持外交護照與會」,所以島國論壇表面上是大陸與諾魯的外交衝突,但實質是大陸在南太影響力漸增的表現。

大陸影響力漸增

2019年進入「索羅門大選年」,「中國與臺灣」邦交國的抉擇,一直是該國揮之不去的政治話題,5月選舉過後,便傳出索羅門轉向中國建交政策的政治討論。爲此澳總理莫里森親自至索羅門羣島首都霍尼亞拉訪問,關切政策轉向的變化。此舉被大陸稱之澳洲在協助臺灣邦交國的穩定,但這樣的判斷過於表象

美國西肯塔基大學助理教授瑞戌在洛伊官網指出,面對中國對該區域,不斷透過「政治與經濟槓桿擴大影響力,臺灣與美、澳利益可以匯合。一方面美澳國家仍期望掌握傳統的「後花園」,或是澳洲所稱「戰略前緣」的穩定。另方面臺灣則「透過金援換取主權承認」,因此,澳州可以在不違反「一箇中國政策下」,透過對相關島國的援助與政策影響,間接協助維繫臺灣邦交國的存在,以緩和中國在南太平洋的擴張。

從這個角度來看,反而是美、澳國家爲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在臺灣現有的「金援外交」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提供援助予以加乘,這次莫里森到索羅門訪問,提出2.5億澳元援助索羅門的發展,事實上,也就是在臺灣金援基礎上,進一步投入累加效果

南太平洋島國,國小、島多、洋大的特性,經濟發展的永續性不足,需要大量外援,索羅門是聯合國所宣稱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情況更是如此。索羅門選舉後,除了澳洲外,紐西蘭也派出官員訪問,但對於索羅門的轉向政策,並沒有產生直接壓力效果,該國仍宣佈100天內決定是否政策轉向與中國建交。

不論未來結果如何?索羅門的態度說明了3點,一是大陸在該地區影響力的增強。這也是瑞戌所說,相對大陸資源的投入,長期而言,美、澳、臺對區域的投入,力量還是顯得不足。

其次,南太島國自主性意識擡頭。這也是美、澳與中國經貿往來,經濟成長效應,對島國產生的示範效果。島國論壇秘書長泰勒在今年2月發表演說提出:「是時候討論該如何與北京共同合作,以進入和接觸他們的市場、科技、金融以及基礎建設。」其背後的條件,便是接納「一箇中國原則」,這是臺灣必須警覺的部分。

解放軍訪問雪梨

最後值得觀察的是,澳洲自由黨勝選之後對中國政策的表現。6月3日解放軍3艘軍艦至雪梨港口訪問,這是一個訊號。因爲,解放軍海軍訪問澳大利亞絕非順道,中國在澳洲有3個港口具有投資行爲,沒有進入達爾文港,選擇觀光勝地雪梨,也是兼具考慮美澳關係。更重要的還有兩項觀察,一是大選後莫里森依然掌政,其態度爲何有這麼大的轉變;二是澳洲對中國的安全政策,對於南太島國具有示範效果,未來南太平洋安全戰略情勢或有變化,西方國家欲以「金援外交」方式取得島國的依賴已非易事,這對臺灣而言也將是一項警訊

作者中華鄭和學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