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0歲就換膝!血友病患反覆關節出血 急需預防性治療
臺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彭慶添(左起)、臺灣血友病協會理事長周瑞欽、三軍總醫院血友病中心主任陳宇欽共同呼籲,針對出血問題嚴重的中度血友病患者,應採取預防性治療。
臺灣約有1200人罹患血友病,人數雖不多,但並非所有患者都獲得妥善治療。40多歲王先生是中度血友病患者,由於體內凝血因子濃度不足,關節容易出血,長期反覆發生導致慢性發炎,最後關節磨損嚴重,才40多歲就得做關節置換手術。
臺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顧問醫師彭慶添說明,血友病是一種隱性遺傳疾病,患者以男性居多,因爲先天缺乏凝血因子,稍有碰撞就血流不止,尤其膝蓋、腳踝、手肘等關節容易反覆出血,血液堆積在滑囊而形成「標靶關節」。
王先生是中度血友病患者,關節長期慢性發炎、多次大出血,左肘和左膝已成爲標靶關節,尤其左膝關節一年內自發性出血高達32次,儘管使用玻尿酸、類固醇、放射滑膜治療後病況穩定,但2年後又發生嚴重出血,左膝腫痛到無法行走,緊急施打凝血因子,並從關節腔抽出26cc的血水才趨緩;因爲出血次數頻繁,經醫師評估後接受全膝關節置換手術。
「出血就像是森林大火,一旦燒起來,可能要多打好幾針才能撲滅。」三軍總醫院血友病中心主任陳宇欽說明,血友病患者一旦發生出血,建議2小時內要施打凝血因子,降低對關節的傷害程度;如果沒有充分治療,關節內反覆出血可能引發關節病變,不僅疼痛會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導致關節畸形、失能。
凝血因子是血友病患者的治療利器。目前國內健保僅限重度血友病患者用於「預防性治療」,定期施打凝血因子,以降低發生出血的頻率;但有部分中度血友病患者頻繁出血,健保僅給付「需求性治療」,也就是患者自覺出血、疼痛才用藥。
陳宇欽指出,根據世界血友病聯盟(WFH)最新版血友病準則,強烈建議將「出血表現型」嚴重的中度患者,納入適用預防性治療的範圍。
臺灣血友病協會理事長周瑞欽指出,目前健保給付條件以單一數值爲標準,但不一定能反映出患者的實際需求,希望有更多的彈性,讓病人有機會享受跟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品質。
彭慶添說,傳統凝血因子藥物需要每2天打1次,每年要打上百針,對患者是很大的心理負擔,現在已有長效凝血因子,可減少注射次數,讓血友病患者仍容易遵從醫囑,落實預防性治療。
每位患者的治療目標不盡相同,有人希望「零出血」,有人想挑戰極限運動,因此血友病治療已逐漸走向個人化。陳宇欽指出,過去僅以「患者體重」來計算需要多少凝血因子,現在則是依據個人代謝量、日常活動量和關節病變程度,更精準地計算用量,是比較理想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