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開口,刷屏半個朋友圈

“迷人的笑臉吸引視線,慵懶地靠在陌生的肩……”

《披荊斬棘的哥哥》舞臺上,徐良以一首《壞女孩》引發回憶殺,直接將自己送上了小組舞臺第二。

當天片段刷屏的程度,讓不少觀衆以爲回到了去年王心凌《愛你》的舞臺。

在助力區中,徐良的樂力值,比其他幾位哥哥的加起來的總數還多。

圖源:節目助力區

明明屬於90後青春記憶的徐良,十幾年後依舊擁有着如此強大的號召力。

而那個循環播放《素顏》《後會無期》《客官不可以》的青春,也隨着“迷人的笑臉吸引視線……”的再次唱響而映入眼簾。

如今的樂壇異彩紛呈,嘻哈、搖滾、樂隊……這些曾經的小衆音樂搖身一變成爲了z世代競相追逐的音樂潮流。

每一種風格都是如此熱烈,以至於各家都聚集在自己喜歡的風格里交流。

要追尋集體記憶中的音樂狂歡,只能把時間往前倒了。

在MP3還是中學生主流聽歌方式的時代,歌曲的分享和推薦,只能在課間休息的十分鐘裡,通過耳機與耳機之間的交換隱秘進行。

一首歌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傳遞整個班級,以及能否傳遞到整個班級,反應了這首歌在班級裡的受歡迎度,越受歡迎的歌曲,所需要的傳遞時間越短。

傳遞速度最快的,除了周杰倫、蔡依林這類當時主流的華語歌手,還有本兮、徐良、汪蘇瀧、許嵩等在當時被成爲非主流的網絡歌手。

圖源:QQ音樂

若是誰在課間十分鐘偷偷用教室裡的電腦放了一首汪蘇瀧的《因爲了解》,從此蹲點找文具店老闆下載汪蘇瀧的新歌,就成爲班裡音樂發燒友們新的目標。

許嵩、汪蘇瀧、徐良、本兮、後弦……他們組成了一個彷彿是主流華語樂壇鏡像世界般的非主流網絡歌手樂壇。

主流樂壇中常見的“樂迷之間的拉踩、站隊、八卦自家歌手隱私……”在這裡一樣不少,班裡爭吵“汪蘇瀧和徐良誰更帥”和“《壞女孩》和《後會無期》誰更好聽”的聲音在課間此起彼伏。

只是通過網絡出道的汪蘇瀧、徐良、許嵩們並不像主流歌手那樣活躍於各大衛視欄目及商業代言廣告,樂迷們只能在貼吧和論壇中捕捉到一絲真假難辨的信息,這自然增添了網絡歌手們的神秘感,卻也讓他們顯得更加遊離。

事實上,許嵩、汪蘇瀧、徐良並不是第一批網絡歌手,他們意外引領了新的風潮,背後除了歌手本人的音樂實力,也有行業變革的“推波助瀾”。

本兮、許嵩、徐良等網絡歌手扎堆出現的時期,正是音樂流媒體搶奪實體音樂唱片播放器話語權的關鍵時刻。

當時,音樂流媒體逐漸取代實體的唱片、CD成爲人們聽歌渠道,這一轉變讓音樂網站獲得了大量的關注。

與此同時,各類音樂製作軟件的出現大大降低了專輯製作的成本,還未簽約公司的音樂人能有機會自己製作專輯發行音樂。

網絡技術的發展降低了音樂製作的門檻,讓網絡歌手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發行音樂;

而音樂流媒體對實體唱片的取代又爲在網絡渠道發行的音樂帶來了大批聽衆。

與其說許嵩、汪蘇瀧、徐良引領了網絡歌手的新時代,倒不如說是新的音樂行業變革造就了許嵩、汪蘇瀧、徐良這批新風潮的引領者。

圖源:QQ音樂

但浪潮終會褪去。

音樂流媒體在播放器爭奪戰中勝出後,隨着用戶一起涌入互聯網的還有周杰倫、李宇春等主流華語歌手。

他們發行數字專輯、上線數字音樂,擁抱行業變革,其在實體唱片時期積累的樂迷也伴隨着音樂流媒體的發展而轉移到了互聯網。

音樂行業在互聯網的“佔領”,讓本就遊離在主流之外的網絡歌手顯得更加邊緣。

此外,越來越多音樂人加入到網絡歌手的陣營,可供樂迷選擇的音樂類型更加豐富多樣。每種風格的音樂類型都能找到自己的忠實聽衆,那麼相應地,單個音樂類型想要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就越來越難了。

相比“網絡歌手三巨頭不火了”,更準確的說法或許是“網絡歌手不需要三巨頭了”,這是音樂分衆化時代下不可避免的趨勢。

許嵩、汪蘇瀧、徐良逐漸褪色爲了角落裡一個青春的符號,更多是在95後追憶校園時光的場景中被提及。

這似乎應證了網絡歌手三巨頭已經過氣的事實,畢竟能夠稱之爲懷念的,只能是屬於過去的事物。

2016年網絡歌手本兮因故離世,本兮歌曲的評論區變成了樂迷們的悼念現場。

《怎麼辦我愛你》《情花》等歌曲被樂迷們翻出來回味,這場悼念本兮的活動很快延伸爲了樂迷對曾經的網絡歌手三巨頭時代以及自己逝去青春的悼念。

這場關於網絡歌曲的復古熱潮,雖然讓網絡歌手三巨頭又重新回到了樂迷的關注視野,卻也再次證實了,他們的時代,已經屬於過去了。

網絡歌手三巨頭的大火,除了音樂行業變革,也要音樂人本身實力過硬。

音樂行業對網絡音樂的收編雖然減弱了網絡歌手們的聲量,卻並不會將他們淹沒。畢竟,有實力的音樂人,總會在行業找到自己的路。

用《玫瑰花的葬禮》打出知名度的許嵩,其實讀的是醫科大學。

並非科班出生的他靠着對音樂的熱愛及從小學習鋼琴打下的音樂基礎,自學編曲及音樂製作,創作發行了《自定義》《尋霧啓示》《蘇格拉沒有底》等多張音樂專輯。

他的音樂安靜沉穩,有着一股娓娓道來之感,《素顏》《有何不可》至今仍活躍在B站用戶二創的背景音樂裡。

雖然在社交媒體上活躍度不高,但許嵩演唱會往往是一票難求,如今已是海蝶音樂總監的許嵩除了偶爾上上綜藝,更多的重心依舊是放在音樂創作上。

相對一貫低調的許嵩,大家對汪蘇瀧的的瞭解就多得多了。

2016年《微微一笑很傾城》帶火插曲《有點甜》之後,汪蘇瀧又再次回到了大衆視野。

之後參加了《我是唱作人》《天賜的聲音》等多檔音樂綜藝,靠着創作實力圈粉無數。

音樂之外,汪蘇瀧在戶外旅行綜藝中不自知的東北話和幽默真誠的性格特質,也讓他收穫了一批路人粉。

圖源:汪蘇瀧在春晚後臺與蘇有朋、王錚亮合影

如果不是《披荊斬棘的哥哥》,或許大家還不知道看似存在感不高的徐良,早已憑藉着自己的音樂才華,在音樂製作上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業了。

因爲綜藝效果反響平平而退居幕後的徐良,開了一家音樂製作公司。

或許是憑藉網絡歌曲出圈的徐良或許更善於把握熱歌的規律,《從前說》《來遲》《不如》《就忘了吧》這些大熱的抖音神曲皆出自徐良團隊。

大家以爲消失的偶像,其實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陪伴在身邊。

制霸了90後整個青春時代的網絡歌手三巨頭,彼此獨立卻又共同構成了90後的青春回憶。

在他們不斷尋求突破的十幾年中,歌迷們也逐漸長大,各自經歷人生的起伏與變化。

有的成家立業,肩負起全新的角色責任;有的在追夢路上跌跌撞撞,尚未找到人生的方向;還有的歷經千帆,早已看不清少年時的模樣。

當大家距離青春越來越遠,回頭卻發現承載那段時光記憶的人,還如當年一般,站在舞臺上繼續歌唱,守護着一代人的青春。

童年偶像的意義,彷彿在這一刻終於有了具象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