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科大學生打造「織布書」 橫掃國內外設計大獎
臺科大建築所學生蔡偉羣,將織布機簡化縮小後,與書本相互結合,打造織布書「咻臺灣原的編織術」。(臺科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臺科大建築所學生蔡偉羣的作品「咻臺灣原的編織術」,獲得2020臺北設計獎金獎、ico-D特別獎、評審團推薦獎共三項大獎,也獲得美國傳達藝術年度設計獎肯定。(臺科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臺科大學生蔡偉羣拜訪排灣族蔣梅貞工藝師(如圖),學習織布。(臺科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用書來織布!臺科大建築所學生蔡偉羣,將傳統織布機簡化縮小後放進書中,打造織布書「咻臺灣原的編織術」,可以透過書中巧妙的機關設計體驗織布,完成獨一無二的小型織布創作。「咻臺灣原的編織術」不僅包辦2020臺北設計獎的金獎、ico-D特別獎、評審團推薦獎三個獎項獲52萬元獎金,也獲得金點概念設計獎及美國傳達藝術年度設計獎(Communication Arts) Winner獎項,在國內外設計獎項大放異彩。
「臺北設計獎」由臺北市政府辦理,鼓勵設計師透過設計解決社會大衆及社會必須面對的問題,今年共有來自72個國家及地區,超過5000件作品參賽角逐,國際設計師作品比例近7成,是國內設計領域的重要競賽。
「金點概念設計獎」爲臺灣設計研究院所主辦,評選傑出的創新設計作品,是臺灣重要的國際設計競賽之一。「美國傳達藝術年度設計及廣告獎(Communication Arts)」則是全球設計界年度頂尖比賽之一,每年皆吸引世界各地優秀的設計師參賽。
得獎作品「咻臺灣原的編織術(XIU-This book can be weaving)」由臺科大建築所學生蔡偉羣設計,他將織布機的8項工具,布箱、分經棒、系經棒、線蹤棒、打緯刀、梭子、卷布夾、腰帶,全部縮小簡化放進書本,書中除了記載織布文化、原住民圖騰的意涵,讀者也可以利用書中的特殊機關,自己動手體驗織布,甚至編織圖騰,讓書本不只傳遞文字知識,而是可以實際操作的小型織布機。
蔡偉羣表示,創作構想源自於去年初他到霧社當地小學擔任志工時,看到原住民小朋友學習織布,讓他開始省思爲什麼一般人沒有機會接觸織布。爲了傳承珍貴的織布文化,蔡偉羣歷經長達一年的研究,自己翻書、看影片,也向屏東古樓部落的蔣梅貞老師學習,瞭解織布的原理與工法,融會貫通後設計出「咻臺灣原的編織術」,透過書就能織布,省去織布機的昂貴成本,降低學習門檻。
蔡偉羣說,織布很奧妙,只有看書很難真正學會,必須實際動手織過一次纔會懂,於是他想到可以把織布機和書結合,簡化並濃縮織布的過程,讓讀者看完這本書後,不僅可以學到書中知識,也可以真正的體驗織布。而且對許多人來說,「用書織布」非常新奇,希望透過作品提升大衆對織布的興趣,願意接觸並瞭解這項文化,將文化傳承下去。
蔡偉羣說,剛開始做織布研究時,因爲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中男生是不織布的,所以當他向部落裡的老師請教技術時,很多人都覺得怪怪的,不太想教他,後來老師可能是被他的誠意打動了,他纔有機會學到傳統的織布技術。蔡偉羣說,拿到競賽獎金後,想要把織布書推廣給更多小朋友,讓他們有機會體驗織布,未來也計劃找織布職人合作,或進行募資計劃,推廣織布文化。
臺科大校長廖慶榮表示,臺科大學生以原住民織布文化爲題材進行創作,從全世界優秀創作中脫穎而出,一舉奪下今年國內外許多設計獎項,讓更多外國人看見原住民美麗的織布文化和獨特的織布技術,將臺灣珍貴的文化保存下來,在國際舞臺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