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160種蜻蜓 「鉤鋏晏蜓」新發現
▲具有明顯琥珀色翅膀的雌鉤鋏晏蜓特寫。(圖/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提供)
臺灣蜻蜓再添新種「鉤鋏晏蜓」,今年2月份發表於國際知名分類學期刊《Zootaxa》,這是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葉文琪先生與臺北市立動物園陳賜隆博士共同發表的新種蜻蜓,也使臺灣的蜻蜓數目累積到第160種。
林試所森林保護組葉文琪說,蜻蜓與豆娘都是水邊常見的昆蟲,因其體型較大、亮麗的外表以及活潑的行爲,使牠們成爲野外觀察時的注目焦點。蜻蜓與豆娘的成蟲雖然有發達的雙翅,以捕食空中飛行的其他昆蟲爲生,但是幼年期卻是在水中度過,俗稱爲水蠆。因牠們的生活與水息息相關,一旦環境受到干擾,牠們的羣聚組成與數量也會跟着發生變動,所以是湖泊與溪流等淡水棲地的指標性角色。
臺灣蜻蜓目昆蟲大多爲生活於溪流活水環境,只有一小羣晏蜓科棍腹晏蜓屬的蜻蜓,偏向棲息于山區沼澤與溼地,彼此間在海拔分佈上雖然有隔離現象,但相鄰種類的分佈範圍會互相重疊,且常在同一個棲息地活動。之前已知該屬的3個種類:日清晏蜓、刃鋏晏蜓及源埡晏蜓均爲臺灣本島所特有,這類蜻蜓有一個特別的生態習性,就是牠們的水蠆雖然平時也是在水中生活,但是爲了覓食或轉換棲地,卻常會爬離水面在地面上活動,可以說是半陸棲性的水生昆蟲。
棍腹晏蜓屬蜻蜓由於棲地適應較特別,且大多隻在春季或夏季短暫出現在山區森林地帶,所以是少見的稀有物種。由林業試驗所與動物園及多位公民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於2009年在意想不到的北部淺山地區,發現本屬的特有新物種。本新種拉丁學名是以採集者蜻蜓達人江進利先生命名,中名則是根據雄蟲腹部攫握器形如鐮刀彎曲的刀身,而取名爲鉤鋏晏蜓。
鉤鋏晏蜓的棲息環境是陰暗的小溪或山溝,與其他同屬成員完全不同(上圖/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提供)。光線昏暗視線不良的棲息環境以及具有保護性的黑黃體色,是鉤鋏晏蜓難以被發現的主要原因。幸運的是,本種雌蟲的翅膀具有明顯的琥珀色翅斑,飛行時甚爲顯眼,也是牠們當初能夠被發現的主要契機。但是,因爲雄蟲的習性特殊,難以採集,使得分類鑑定工作一直延宕至2013年才得以完成。
鉤鋏晏蜓發表後,新的發現紀錄不斷從各地傳來,同時也確定了早先對於牠們僅分佈淺山地區的臆測。然而人爲的開發,破壞了淺山地區的天然棲地,原本生存其間的珍貴物種,多已局部消失或完全滅絕。而幸運殘存的物種,如去年發表的纖紅蜻蜓及甫發表的鉤鋏晏蜓,更顯得彌足珍貴,也都有賴生態意識擡頭的大衆,共同來守護牠們的未來。
林業試驗所所長黃裕星表示,即使科技預算有限,林試所仍將支持推動基礎研究調查的工作,也喜見臺灣能持續有本土性分類學上的新發現,期勉未來該所研究人員積極結合國內外更多專業領域的人才,爲臺灣林業發展與保育貢獻一份心力。
*鉤鋏晏蜓小檔案:主要特徵爲雌蟲翅膀明顯深褐色,雄蟲尾端的攫握器形似鐮刀。成蟲發生季節短,僅出現於每年的3~5月。成蟲全長介於5.4~6.0公分,體色黑黃相間。主要分佈臺灣西半部丘陵地帶及低海拔山區,喜歡於森林地帶的廕庇小溪或山溝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