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爲什麼重要? 世界經濟沒它無法運作

前臺大校長、經濟學家孫震。(本報資料照片)

孫震新書《等閒識得東風面:當亞當.史密斯遇見孔子》(天下文化)

二○○五年五月十六日,亞洲版《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封面報導主題:「臺灣爲什麼重要?」(Why Taiwan Matters?)副標題是「世界經濟沒它無法運作,這就是與中國維持和平所以重要的原因」。這篇報導開頭並說:「想要找到全球經濟的隱藏中心嗎?開車走一趟臺灣的中山高速公路。由此可以到達那些連接美國的廣大市場和數位化研發中心,與中國的巨大製造中心的(臺灣)公司。」這裡所指的就是臺灣新竹的科學工業園區。這篇報導並列舉了臺灣七項科技產品巿佔率排名世界第一,三項產品排名世界第二。

臺灣科技產業發展的成功有三個重要的條件。第一,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一九七三年,經濟部孫運璇部長經過立法,將經濟部所屬的三個研究機構:聯合工業研究所、礦業研究所和金屬工業研究所,從經濟部分出,組成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解除政府機關用人和薪酬的限制,使其得有較大的自由,晉用人才,從事應用科技的研發,協助提升臺灣產業的技術水準。聯合工業研究所後改爲化學工業研究所,礦業研究所改爲能源與資源研究所,金屬工業研究所改爲機械工業研究所。

一九七四年,爲配合積體電路開發,成立電子工業發展中心。第一階段積體電路研製成功,從事量產後,電子中心升格電子工業研究所。後來爲配合國家科技發展,成立材料工業研究所;電子所也擴大爲三所,另增電腦與通信研究所與光電研究所。

第二,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科學工業園區是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徐賢修提出的概念,徐賢修鑑於當時美國科技產業的發展,蔚成新興產業的主流,而這些新興的產業多集中於科技教學研發有成的大學附近,如加州矽谷、麻州波士頓和北卡羅來納的三角地區,又感於臺灣經濟發展終需走上科技產業的道路,所以向政府建議設立科學園區,以便利科技產業的發展。

科學工業園區於一九八○年在新竹成立,爲廠商提供租金低廉的土地、完善的公共設施與各項服務、研發計劃的獎勵與補助,以及單一「政府窗口」,以排除複雜而效率低的官僚系統對投資與經營可能構成的障礙。新竹科學園區鄰近工研院與以理工著稱的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可以提供研發和人才方面的支持。衆多科技廠商在園區中形成羣聚效果,得享「外部經濟」的利益,使競爭力提升。園區並有雙語學校便利國外歸來員工子弟就學。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在政府的用心經營之下,堪稱世界上最具績效的科學園區。

第三,科技顧問與全國科技會議。一九七八年六月李國鼎請辭財政部長獲准,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十二月行政院成立「應用科技研發小組」,由李國鼎擔任召集人,負責協調有關部會科技發展,支援國防、民生與經濟建設;後並籌辦全國科技會議。

一國的科技研發與科技產業發展需要人才。我在這裡特別想說一下,第二次全國科技會議研訂之「加強培育及延攬高級人才方案」,對臺灣高等教育與科技發展的重大貢獻。臺灣的教育發展配合經濟發展,循序漸進。早期重視國民教育的普及,以培養明理守紀的公民與勤勉好學的人力。一九六八年將國民教育從六年延長爲九年,以提高人力素質,並減輕小學升中學的壓力。一九七一年重視職業教育,將一般高中和高級職業中學學生人數的比例從六比四轉變爲三比七,以增加基層技術人力的供應,並減低中學升大學的壓力。至於高等教育的數量與科系,則參考經濟發展對不同教育水準與不同專業的需要決定。一九八三年「加強培育及延攬高級人才方案」頒佈後,開始加速大學科技領域特別是研究所階段的發展,以供應科技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

自從一九五○年代以來,臺灣有所謂「人才外流」(brain drain)的問題。大學畢業出國深造的人數,隨着國內高等教育擴充,不斷增加。一九五○年代每年約兩、三百人,一九六○年代增加到兩、三千人,一九七○年代和一九八○年代增加到五、六千人,甚至七千餘人,很多滯留國外不歸。

在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人民有選擇工作與居住環境的自由,當我們把自己的學生培育到世界水準,他們就會在國際舞臺上做選擇。政府應做的是在國內創造環境,讓他們願意早日歸來,發揮自己的理想,貢獻於自己的國家。科技產業發展爲臺灣創造了這樣的環境,使「人才外流」轉爲「人力資本回流」(human capital inflow),大幅增加臺灣的「人力資本存量」(human capital stock)。(三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