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需要更多煎熬弟
序
2011年10月6日清晨,仍在睡夢中的我被一通來自公司的電話吵醒,電話那頭傳來一位超級蘋果迷的同事聲音:「賈伯斯過世了!」雖然剛起牀就聽到男人的聲音令我相當不悅,但今天一定會是忙碌的一天,可沒有時間鬧脾氣。
果然,早上6點不到,所有相關路線的記者、召集人、採訪主任通通坐在會議室裡,討論如何處理這則重大消息,除了他的死訊、背景、貢獻外,我們還有什麼議題可以發揮?
在半個小時左右的腦力激盪後,財經線的我被分配到了一個看似偉大、但往往討論流於空洞的題目「爲什麼臺灣沒有賈伯斯?」
當然,長官吩咐的任務,身爲記者的我就必須「使命必達」,於是就這個題目,我訪問了一堆臺灣上市櫃公司的老闆、管理大師、文化教育者,亂槍打鳥、幾乎所有能問的人都問了,其中有些人侃侃而談、有些人卻不願多說。
「爲什麼臺灣沒有賈伯斯?」就好像「爲什麼我爸不是李嘉誠?」一樣,要說很大可以說很大、要說很小也可以說很小,所以有些受訪者兩句話就打發我,並不是很意外。
而在這麼多的受訪者中,有位流行時尚專欄作家的回答讓我印象最深刻,他跟我說:「你去看看《決戰時裝伸展臺》,就會知道爲什麼。」
爲什麼臺灣沒有賈伯斯?
一個是比賽制作時裝的美國實境秀,另一個是掌控全世界市值最高公司的科技鉅子,兩者之間有何關聯?
一開始我只當他在「共肖會」,沒當一回事;但後來想想,我當時的女朋友好像很喜歡這個節目,於是我就「借花獻佛」假裝溫柔體貼,趁放假時找她去租了全套最新一季比賽的DVD,兩人就這樣躺在沙發上看了一下午。
看着看着,我還真看出了一些端倪出來。
在這個比賽中,如果成績最差的兩名,一個是選擇保守、作品平凡無奇但沒有明顯缺點;一個是大膽創新、搞怪失敗作品爛到爆炸。
被淘汰的人往往是保守的人。
而且這個現象,不是單獨出現在這個節目裡面,後來我還看了《誰是接班人》、《超級名模生死鬥》、《美國廚神》、《美國偶像》一堆類似的比賽。當然,每種不同的競技在審覈標準上都會有些微差距,但基本上來說,你可以發現大部份美國人都有一個相同的信念。
「鼓勵創新,獎勵冒險」
人家常說「眼見爲真」,真是有點道理。因爲這不是什麼管理學的書籍、不是紙上談兵,它就只是一個秀而已,一個實實在在的秀。裡面的參賽者、評審也都不是什麼商業奇才、競爭力大師,而就是因爲這樣,更讓我對美國人血液中的冒險精神折服。
爲什麼臺灣沒有賈伯斯?我想答案已經很清楚,因爲我們不會喜歡一個離經叛道、大學唸到一半的傢伙,如果他生在臺灣,恐怕只會得到鄉民無盡的嘲弄與嘴砲,主流價值的撻伐與打壓。
臺灣爲什麼成了冒險者的墳墓?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種,其中一種認爲,臺灣奉行儒家精神,強調集體意識與社會和諧,所以排斥「跟我不一樣」的人、事、物,擔心一切可能造成風險的因子。
但我認爲,這個說法只能說明部份的狀況,不然爲什麼同屬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南韓,都沒有像臺灣這麼極端的特性呢?
事實上,我們成功的太快,纔是問題所在。
英國花了2百年時間創造的經濟成就,美國花了1百年就追上,日本則用了50年,但臺灣更快,我們只用20年就達到了目標,所以才被稱爲「經濟奇蹟」。
然而,快速成長的副作用,就是我們在精神、文化層面,還來不及做好準備,資本主義帶來的龐大利益就將我們連根拔起,整個社會都迷失在效率、報酬率等讓人沉醉的數字之中。
臺灣的問題不是儒家文化,臺灣的問題是大部份的人都被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洗腦,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別的聲音。
2012年7月,《浮華世界》雜誌刊載了一篇「微軟的失落十年」報導,特約記者安其沃(Kurt Eichenwald)實地採訪與研究,爲何曾經不可一世的產業龍頭,在這10年間,接連被Google、蘋果等對手超越,爲何過去5年所有的投資通通失敗、虧損金額高達3100億臺幣。
他的結論是,這家企業的冒險精神,被數字綁架而掉入了效率的陷阱中,「在微軟,人們不敢犯錯。」
害怕犯錯、拒絕冒險,臺灣也正走在這條相同的失敗之路上。
臺灣需要更多煎熬弟
我們不能否認,在上一個世紀,功利主義爲臺灣帶來龐大的經濟利益,創造了舉世聞名的代工產業。效益、投資報酬率、成本控制,數字管理就是我們成功的不二法門,讓臺灣企業在全世界開疆闢土。
但當事事皆以獲取最大利益爲出發點的文化,糾纏着社會每一個層面時,這就變成了一種難以擺脫的宿命。
在學校,你會聽到老師和你說:「這邊不會考,不要念。」在填志願時,你會聽到父母和你說:「這個以後很難找頭路,不要選。」在工作時,你會聽到老闆和你說:「請師傅比從大陸進口貴5塊,不要請。」在選舉時,你會聽到政客和你說:「這沒有選票,沒人會做。」
自小接受功利主義式的教育,長大就變成了凡事唯利是圖、數字第一的代工人材、代工老闆、代工政客,不斷惡性循環,臺灣就此深陷泥沼中無法脫身。
美國趨勢觀察家彼克(Daniel Pink)在2006年出版的《A Whole New Mind》中提到,未來是「理念時代」(Conceptual Age),不論是企業或個人,都必須擁有創意、整合、設計與同理心才能勝出。在理念時代,知識分析不再具有力量,理念和創新將驅動下一輪的成長。
隨着人力、原物料成本不斷升高,過去那些只靠數字管理的公司,正一家一家的消失,而臺灣的競爭力也不斷跟着流逝。
時代正在改變!我們也必須改變!
這就是爲什麼,爲什麼臺灣需要更多煎熬弟。臺灣需要更多勇於表現自己、特立獨行、挑戰傳統、打破界限、願意冒險的年輕人來承擔這個國家的未來,來面對下一個世代的挑戰。
而政府、社會、學校、家庭乃至於每一個鄉民,都應該多鼓勵這些人。或許在他們逐夢的過程中,我們沒有辦法參與或給予太多幫助,但至少我們可以停止無意義的謾罵和嘲笑。
要知道,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每一篇文章,都有可能扼殺一個夢想,不管這個夢是大、是小、是簡單還是困難;而每個夢想的背後,或許就有臺灣的賈伯斯、下一個林書豪、陳士駿(YouTube創辦人)。請不要讓他們害怕逐夢、讓他們覺得追求理想是件蠢事。
如果我們只會批評、嘴砲、發酸文、等着看好戲,那請勿一天到晚抱怨每個人都要念大學、每個人都是22K。當一個國家的年青人通通把考上公職、準備退休養老當成夢想時…。
這樣的國家是悲哀的。
冒險原本就該允許犯錯
很多人因爲煎熬弟的歌聲和言行舉止去攻訐他, 但我們要搞清楚,如果你歌聲超美、長相超帥、EQ超高、多才多藝、文武雙全,你說自己想成爲歌星、偶像、藝人,這樣不叫冒險。
沒有資源、不確定是否會成功、充滿挑戰與困難仍願意嘗試,這才叫冒險。「轉大人」的過程原本就該是跌跌撞撞的。今天大部份批評者仍是以「功利主義」在看待煎熬弟,這纔是問題所在。
或許有些人會因我拿煎熬弟和林書豪、陳士駿相提並論而生氣。但假設我們把時間拉回到他們成功之前,如果他們生在臺灣,會怎麼樣?
「長得又不高、跑不快、跳不高還受傷,憑什麼打NBA?做夢比較快。」「黃種人打籃球?賣鬧。」「好嫩、精精、根本ㄎㄎ。」
我可以想像到上百種類似對煎熬弟的批評加諸在他們身上,所以問題不在煎熬弟、不在林書豪和陳士駿。
問題其實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我們透過批評逐夢的人來填補心中的缺口,看其他人失敗落難的故事來自我安慰「看吧!好險我當初沒有學他!」。但這些批評者中,有多少人願意面對現實,其實我們只是一羣不敢踏出去的懦夫,安穩的躲在電腦熒幕背後打嘴砲、上BBS、下載謎片。
這能怪我們嗎?不能,因爲我們也是在這份「社會凝視」中成長的臺灣人,我們自然會對創新、冒險、逐夢等想法感到恐懼、擔心被嘲笑,這是我們的宿命,所以當我們有機會嘲弄別人時,自然不會放過。
但我們應該要改變了,也必須要改變了。
政府的角色
而除了輿論壓力外,很多人會拿挑戰失敗的代價爲由,動不動就什麼「當年紅葉少棒小英雄現在在賣便當」,給自己一個晚上睡得安穩的藉口。
爲什麼人民會害怕逐夢,擔心失敗後會傾家蕩產?這就是政府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談到創新、國家競爭力,北歐5國一直都是世界各國爭相模仿、學習的典範。爲什麼他們人比臺灣少,生活水平、幸福指數等各項排名都比臺灣高?
《天下雜誌》在2007年做了一系列有關波羅的海周圍國家的報導,名爲「小國智勝」。在訪問中,談到這個問題,芬蘭勞工經濟研究所所長基恩德是這樣回答的。
「好的社會福利讓人願意冒險;冒險,才能促進競爭力。」芬蘭產業結構能從以比較利益爲主的重工業,轉型爲競爭優勢爲基礎的科技業,關鍵就在社會福利制度,在芬蘭「冒險,不會讓你餓肚子。」
芬蘭人不但勇於冒險,還很樂於擁抱失敗!甚至有人發明了所謂的「嘗試失敗節」,邀請大家一起分享失敗經驗。
「我們需要勇於冒險、夢想改變世界的熱情創造者,他們會勇敢嘗試、失敗、再嘗試,並創造明天成功的故事 - 未來的工作機會也會隨之而來。在這一切成爲可能之前,我們需要態度與社會氛團的改變,支持勇於冒險的人。」(原文網址,譯者:北歐四季)
馬總統近日談話中,特別有提到,臺灣不能只依賴效率、代工模式成長,我們需要創新、品牌。但說遠比做容易,眼見稅制改革已經被打趴在地上了,12年國教是否能成爲扭轉檯灣命運的「樞紐」?用教育把我們從一條走到「太超過」的路拉回來。
我誠心盼望。
創新,就要接受誤解
有一個人,從創業開始到現在,整整被罵了17年,但他卻從未改變過初衷,依然堅持着自己的理念。
他就是被稱爲「賈伯斯後第一人」的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rey Bezos),談到創新,他是這麼說的「創新,就要接受長期誤解(willing to be misunderstood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身爲茫茫衆生的我,能做的真的不多,但我願意爲煎熬弟加油,爲臺灣所有勇於嘗試、表現自我的年輕人喝采。
走自己的路,或許很孤獨,必須付出很多代價,成功卻不一定會眷顧你,但我相信,有一天回想這一切時,都會是值得的。
最後,僅以我最喜歡的樂團Pink Floyd的名曲《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結尾,感謝各位耐心的閱讀。
臺灣不需要牆上的另一塊磚頭,臺灣需要更多煎熬弟。
●作者鍾禎祥,臺北,曾任記者,現爲《ETtoday新聞雲》編輯。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