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行研發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 精準度達0.01公分
▲全球首例自動導航機器人腦引流手術。(圖/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透過研發與醫療團隊多年的努力下,鈦隼生物科技的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NaoTrac,通過衛福部覈准進行臨牀人體試驗。29日上午,由鈦隼生物科技執行長陳階曉與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帶領研發及醫療團隊,共同進行「腦部手術導航機器人NaoTrac啓動儀式」。由鈦隼生物科技研發的「自動導航式」機器人,結合花蓮慈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團隊的經驗,創建出有別於達文西機器人等「遙控式」的機器人。鈦隼生物科技執行長陳階曉表示,NaoTrac手術導航機器人是由醫師規劃手術路徑,並在醫師監控與操作下,依規劃進行器械的置入。2018年11月7日,由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醫療團隊與鈦隼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全球首例腦部導航機器人手術,協助醫師精準地將腦室因感染而積水的患者,一次到位將腦室引流管植入。這次的FIH (First in Human)手術不但是爲全球智慧醫療樹立重要的里程碑。更證明臺灣的醫療及醫材研發水準,有能力開發「手術用導航機器人」這類型全世界最新進的醫材。
▲發表會上啓動儀式。機器人手術將成爲現代醫師手術的方式之一。身爲一個醫師的陳階曉執行長表示,外科醫師的訓練過程很長,而精細的外科手術,不論是醫療技術與手術時間都會對醫師的體力造成負擔,所以,結合機器視覺定位系統、AI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的NaoTrac手術導航機器人,就像是醫師的助手,協助醫師將手術標準化,提升精準度,降低學習曲線。
▲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左),鈦隼生物科技執行長陳階暁。 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表示,利用NaoTrac手術導航機器人進行引流手術,除了可以縮短麻醉時間,透過機器視覺定位系統,也有別於傳統腦引流手術中病人需要利用頭架固定,減少一道工序也少了釘頭架的損傷,最重要的就是將精準度提升到0.01~0.2公分。林欣榮院長說,未來的細胞療法、細胞移植、晶片植入…等精準手術與新藥開發等領域,其實都有共同的重點之一就是「精準度」,不光是腦引流手術或腫瘤切片,還會有更多合作開發及進步的空間。以往這種先進的,全球首創的高階醫材研發,都以矽谷或是以色列領先。而NaoTrac手術導航機器人,是由十五位臺灣土生土長的本土工程師,加上臺灣臨牀醫療人員的經驗共同開發,由臺灣的公司主導開發最先進的技術,由臺灣的醫療團隊完成全球首例自動導航手術機器人手術,證明臺灣在醫療與醫材領域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