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資產交易萬億風口即將開啓 哪條賽道最受益?
(原標題:重磅!萬億風口即將開啓,哪條賽道最受益?1500億巨頭剛剛入局,廣州更是推出億元重獎,超級行情要來?)
一個全新的市場就要開啓!
6月22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發佈《關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相關事項的公告》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負責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集中統一交易。碳排放配額(CEA)交易應當通過交易系統進行,可以採取協議轉讓、單向競價或者其他符合規定的方式,協議轉讓包括掛牌協議交易和大宗協議交易。
據悉,2021年發電行業可能將率先啓動上線交易,“十四五”期間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也將陸續納入全國碳市場。據易碳家此前報道,到“十四五”末,一個交易額有望超千億的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將建成。而一些分析人士認爲,未來逐步由現貨交易向期貨交易過渡,碳期貨市場規模在600-4000億/年。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中國碳資產交易市場空間將達萬億規模。有專家甚至認爲,市場規模將達到2-3萬億。
那麼,這個市場的開啓,將利好哪些板塊呢?分析人士認爲,由於鋰電受到資源約束,隨着氫能技術的發展,這條賽道可能會獲益良多。從最近的一些動作來看,市值近1500億的光伏巨頭陽光電源入局氫能源;廣州黃埔區日前重磅推出“氫能10條”2.0版本,加大氫能關鍵領域投資落戶扶持力度,同一企業投資落戶最高獎勵1億元。
那麼,這個風口是否要來了?
超萬億大市場即將開啓
6月22日,市場一度傳出,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將在6月25日開啓。但隨後又有媒體從權威人士處覈實獲悉,全國碳市場將於6月25日啓動交易爲不實消息,具體時間待定。不過,從隨後的動作來看,無論是不是25日開啓,時間應該是近了。
6月22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發佈《關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相關事項的公告》稱,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負責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集中統一交易。碳排放配額(CEA)交易應當通過交易系統進行,可以採取協議轉讓、單向競價或者其他符合規定的方式,協議轉讓包括掛牌協議交易和大宗協議交易。
掛牌協議交易的單筆買賣最大申報數量應當小於1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大宗協議交易單筆買賣最小申報數量應當不小於1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碳排放權交易採取掛牌協議方式的,交易時段爲每週一至週五上午9:30-11:30和下午13:00至15:00;採取大宗協議方式的,交易時段爲每週一至週五下午13:00至15:00。
上海環交所同時規定,掛牌協議交易的成交價格限制在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10%之間,大宗協議交易的成交價格則限制在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30%之間。
據易碳家此前報道,到“十四五”末,一個交易額有望超千億的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將建成。而一些分析人士認爲,未來逐步由現貨交易向期貨交易過渡,碳期貨市場規模在600-4000億/年。
據《2021-2026年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長期來看,我國碳交易規模將超萬億。中國政府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輪締約方會議(COP20)上表示,2016-2020年中國將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100億噸以下,並且承諾排放量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頂峰,約爲每年150億噸。如果我國碳市場覆蓋行業範圍繼續擴展並且納入更多企業,按照EU-ETS第三階段覆蓋率目標60%來計算,我國未來發放配額總量可達60-90億噸,以400%的預計換手率計算,配額的交易量將攀升至240-360億噸。爲提升企業減排動力,配額發放將日趨收緊,另外換手率大幅提升必然推動配額價格上漲,按照100元/噸的碳價計算,現貨市場交易額將位於2萬億至3萬億之間。
誰最受益?
從目前業內的反饋來看,由於鋰電同樣面臨資源約束,因此氫能和光伏可能最爲受益。而從市場的情況來看,氫能的炒作幅度要比光伏差不少。此外,涉及到氫能的利好事件近期在持續累積當中。
6月8-10日,第六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FCVC)如約而至,相較去年,此次大會不再侷限於燃料電池在交運領域的應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氫冶金等環節成爲業內新一輪的關注熱點。
國金證券認爲,雙碳目標背景下,氫能作爲新興戰略性清潔能源是工業體系、能源結構轉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隨着“以獎代補”政策及各地氫能、燃料電池示範推廣項目的落地,行業已經基本實現從0到1的突破,氫能產業化進程展現加速推進。
據21世紀經濟報道,陽光電源近日也宣告成立了一家氫能子公司。6月18日,合肥陽光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下稱合肥陽光氫能)。根據啓信寶提供的信息,該公司註冊資金爲1億元,法定代表人爲程程,經營範圍包括在線能源監測技術研發、在線能源計量技術研發、新興能源技術研發、智能控制系統集成、大數據服務等。在今年5月份的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陽光電源曾回覆稱,“公司將力爭成爲全球領先的綠氫系統解決方案及服務供應商。” 而今年早些時候,另一光伏巨頭隆基股份已經入局氫能,且自今年4月份起,隆基股份先後簽約了多個氫能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政府也在發力。據媒體報道,廣州黃埔日前重磅推出“氫能10條”2.0版本,在原有政策基礎上延續氫能全產業鏈扶持,並在投資落戶扶持、租金補貼、加氫站建設運營補貼等關鍵環節上進行修訂。其中包括嚴格落實國家要求的氫氣銷售價格,示範期氫氣價格35元/kg以下,加氫站建設最高每站補助250萬元;加大氫能關鍵領域投資落戶扶持力度,同一企業投資落戶最高獎勵1億元,生產用房每年最高補貼100萬元;設立50億元氫能產業基金推動核心技術攻關,對獲得國家、省、市扶持的項目,分別給予最高500萬、300萬、100萬配套,以一系列真金白銀更大力度推動氫能產業發展。
碳中和的必經之路?
專家認爲,未來十年將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時期。目前,全球每年脫碳速度約12%。根據《巴黎協定》設定的1.5℃溫控和淨零排放目標,截至2030年前,需要提高五倍脫碳速度,方可實現。打造低碳氫經濟可以加速能源行業轉型,在整個節能減排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作用。
事實上,2020年《關於開展燃料電池示範應用的通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等全國性燃料電池支持政策相繼出臺,明確了國家對於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支持態度,支持政策的特點包括以獎代補、地方主導、分區推廣與全產業鏈支持。主要目標包括提高氫燃料制儲運經濟型、加快推進產業化進程。隨着全國性政策的落地,地方性政策也相繼開始出臺,包括:山東省計劃2025年生產燃料電池發動機50000臺,燃料電池汽車20000輛;上海市計劃2025年建成並運行70座加氫站,應用推廣超10000輛燃料電池汽車;河南省計劃2025建成80個加氫站,推廣燃料電池汽車5000輛等。中金公司認爲,各地政策目標主要聚焦於建設加氫站以及推廣燃料電池車,爲燃料電池技術的落地提供較大空間。
據中金公司測算,2060年氫氣總需求有望達到4439萬噸,其中2060年電力儲能對於氫能的年需求量有望達到613萬噸,交通領域對氫氣總需求有望達到3031萬噸,鋼鐵行業氫氣需求量有望達796萬噸。
此外,他們還認爲,對應車用儲氫瓶、閥體市場規模有望在2060年達到148億元/210億元。制氫方面,他們預計2060年電解裝置超2萬億元市場;儲運設備方面,他們預計高壓儲氫瓶將迎來快速發展的十年,中國儲氫瓶市場有望迎來高速增長期,併成長爲全球最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