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樂團「灌水」入中國 二線裝一流「滿地都史特勞斯」

外國音樂會特別受到歡迎,亂象也隨之產生。(圖/視覺中國,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近年也流行起聆聽古典音樂會,隨着音樂界國際交流頻繁,越來越多的外國名團跟着進入了中國演出市場光是3月份,北京就有20場音樂會是由外國樂團演出。但隨着外國樂團的演出增加,不少二、三線樂團,甚至業餘樂團透過包裝,僞裝成國際名團,利用不少人迷信外國樂團的心態,欺騙觀衆買票入場

根據《人民網》報導,歐美國家不少二、三線的樂團因爲在本國缺乏市場,寧願來到聽衆數正不斷提升的中國市場發展,並緊緊抓住中國聽衆追求高檔次、高聲望演出的心理,與演出承辦中介一起,用假冒名團、混淆名稱、誇大宣傳等多種手段進行虛假包裝,以期擡高票價,獲得更多利潤。

此類樂團包裝自身的方法之一是將樂團名稱、歷史世界名團、知名音樂家、音樂聖地等掛鉤。不久之前,奧地利一個不知名的「交響維也納管弦樂團」,就打着「維也納交響樂團」的旗號,害很多不明就裡的聽衆上當。還有在德國演出票價最高20歐元的「萊比錫室內樂團」,跑到中國後改名爲「德國萊比錫國家愛樂樂團」,票價馬上漲了數倍;相關報導顯示,歐美一些大學、音樂學院學生假期組成的臨時樂隊甚至也能通過「百年曆史」「王室」「史特勞斯」「愛樂」等字眼矇騙部分中國觀衆。

偷換概念也是普通樂團改頭換面的重要手段,部分來華演出的普通樂團有兩個名字,在本國用註冊本名,到中國「翻譯」成「高檔名稱」。例如,「西柏林廣播交響樂團」被「翻譯」爲「德國柏林廣播交響樂團」,被追責時,一句「中文翻譯問題」將問題一筆帶過。常見的還有用「皇室」代替「皇家」,用「國家」代替「國立」等。

業內人士指出,對於外國來華樂團的監管存在漏洞。外國註冊成立樂團門檻低,大學生、業餘愛好者成立或加入樂團並不少見。而且爲了宣傳需要,二、三線樂團甚至業餘團體常常模仿世界名團取名,動輒「柏林」「維也納」「史特勞斯」「愛樂」。有的樂團甚至直接「套用」世界名團名稱,只不過改換語種註冊,翻譯成中文後與名團名稱沒有差別。

另外,也有部分來華樂團的確有名家列席,但樂團其餘成員是臨時拼湊的情況。對於上述種種樂團,其本身名稱、註冊信息、參演人員有據可查,但進入市場後經過一輪輪宣傳,很容易誤導消費者,讓大家將二、三流樂團誤認爲世界名團。

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除了有文化監管部門相關專業知識不夠、覈實不嚴的問題,也和聽衆盲目崇拜歐美音樂的心理有關。北京市演出公司董事長、北京演出行業協會會長張海君指出,音樂會多年以來都是西方古典音樂爲主,民族音樂會屈指可數。對於西方古典音樂,聽衆當然更願意選擇歐美樂團的表演。在這種情形下,對於本土樂團而言,存在着兩難的狀況:在民族音樂上,內容創作乏力;在西方音樂上,難以與歐美樂團的認可度抗衡,「民族音樂會的缺位是外國『水團』流行不絕的重要原因。一定程度上,外國『水團』是看準了中國音樂會市場的需求缺口,『乘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