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盤點2025年外國航天大事件:大火箭、大望遠鏡到來
1月2日消息,2024年,我們見證了許多令人興奮的天文與航天事件:日食奇觀橫跨北美,兩臺無人探測器成功着陸月球,史上最強火箭助推器被名爲“筷子”的機械臂精準抓取,探索木星衛星木衛二的任務已正式啓程,此外,“平民”宇航員首次完成了大膽的太空行走。
那麼,2025年我們可以期待什麼?
1.貝索斯的太空計劃亮相
近年來,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通過SpaceX主導了航天飛行領域。然而,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外星探索計劃可能很快對馬斯克形成挑戰。
貝索斯創立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開發了一款名爲“新格倫號”(New Glenn)的強大火箭,預計將在2025年首次發射。這款火箭的設計理念與SpaceX的獵鷹9號類似,追求完全可重複使用,以大幅降低發射成本。新格倫號有望承擔多種任務,例如爲美國軍方發射國家安全衛星,以及爲NASA發射火星軌道飛行器和月球着陸器等航天器。
此外,“新格倫號”也將助力亞馬遜的“柯伊伯計劃”(Project Kuiper)。貝索斯目前擔任亞馬遜執行主席,“柯伊伯計劃”旨在建立龐大的衛星星座,從太空傳輸互聯網信號,與SpaceX的“星鏈”(Starlink)直接競爭。爲了實現這一目標,亞馬遜不僅計劃利用藍色起源的火箭發射衛星,還計劃與其他發射服務提供商合作,包括聯合發射聯盟(ULA)、法國的阿麗亞娜太空公司,甚至SpaceX。
2. 魯賓天文臺最早7月上線
在智利中部的一座山峰上,科學家們正緊鑼密鼓地建設維拉·魯賓(Vera C. Rubin)天文臺。預計這座天文臺最早將在2025年7月4日拍攝首張夜空照片。
魯賓天文臺的前身是大型綜合巡天望遠鏡(LSST),爲紀念2016年逝世的傑出天文學家維拉·魯賓(Vera Rubin)博士而在2020年更名。魯賓博士的研究讓科學界確認了暗物質的存在,這種神秘物質構成了宇宙質量的大部分,但其本質至今仍未解明。
這座天文臺配備了世界上最大的數碼相機,將繪製南方天空的動態圖像。這些圖像將幫助科學家研究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奧秘,暗能量是一種推動宇宙持續膨脹的未知力量。此外,數據還將揭示銀河系的誕生歷史,並對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和彗星進行分類,尤其是那些可能威脅地球的天體。
3.特朗普迴歸與月球計劃的調整
在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首任總統任期內,美國太空政策重新聚焦月球探測,這一方向在拜登總統的領導下得以延續。然而,隨着特朗普於1月20日重新入主白宮,美國現有的太空計劃可能會面臨重大調整。特朗普政府可能取消NASA耗時十多年開發的高成本火箭項目,或者更加激進地轉向火星探索,將人類送上火星。這也正是馬斯克的主要目標,他目前正爲當選總統提供建議。
儘管存在這些潛在的不確定性,2025年初,一系列機器人登月任務已在規劃中。前兩個任務分別由美國的Firefly Aerospace公司和日本的Ispace公司執行,計劃於1月中旬搭乘同一枚SpaceX火箭發射。Firefly的任務將是其“藍色幽靈”(Blue Ghost)着陸器的首秀,攜帶NASA資助的貨物;Ispace則將在2023年首次任務失敗後再次嘗試完成登月任務。
此外,Intuitive Machines公司計劃在第一季度末再派出一個機器人着陸器前往月球。去年2月,該公司的“奧德修斯”(Odysseus)着陸器已成功着陸,儘管略有傾斜。今年,他們的第二臺着陸器“雅典娜”(Athena)將搭載包括一臺尋找冰樣本的鑽頭在內的NASA資助設備。此外,雅典娜號將與NASA的“月球開拓者號”(Lunar Trailblazer)共乘SpaceX火箭升空,後者旨在研究月球上的水資源。
4.爲旅行者1號和2號守夜
旅行者1號和2號,這兩艘於1977年發射的雙子飛船,已成爲幾代人心中宇宙探索的象徵。在探索外太陽系並首次進入星際空間後,它們如今開始展現老化的跡象。
旅行者2號曾近距離飛越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帶回了豐富的行星數據。而旅行者1號則爲人類留下了“暗淡藍點”(Pale Blue Dot)這一珍貴影像——一張展示地球在浩瀚宇宙中如同一粒微塵的照片,啓發了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撰寫同名書籍。
近年來,這兩艘飛船與NASA的通信斷斷續續。2020年,旅行者2號因維護而長時間失聯,2023年又意外失去聯繫數週,所幸最終恢復。旅行者1號今年也經歷了通信中斷,令任務團隊擔憂不已。爲了延續任務壽命,NASA已關閉部分儀器以節省電力。
儘管面臨諸多困難,NASA仍未放棄這兩位“老兵”。當它們最終在恆星間的廣闊太空中長眠時,那將是對它們無畏探索精神的最崇高致敬。
5.印度的太空野心
印度太空計劃已取得非凡成就,不僅成功將機器人送上月球,還將一艘宇宙飛船送入火星軌道。儘管當前的優先事項聚焦於更接近地球的探索任務,這並不意味着印度缺乏在太空領域的雄心壯志。
印度正全力推進其載人航天計劃。今年春天,印度宇航員舒巴汗舒·舒克拉(Shubhanshu Shukla)計劃攜手Axiom Space公司,執行一項商業任務,在國際空間站停留長達14天。
舒克拉與其他印度宇航員的目標是成爲首批使用國產火箭進入近地軌道的印度人。去年12月,印度宣佈,其載人航天計劃的軌道飛行器“Gaganyaan”已完成準備工作,即將進行一次無人測試發射。如果測試順利,印度有望最早於2026年實現載人航天發射。
6.新的里程碑與航天器
去年11月,SpaceX星艦(Starship)第五次試飛震撼全球。這次任務展示了其超重型助推器在“筷子”式機械臂輔助下精準捕獲的壯觀場景。根據SpaceX的計劃,他們將在未來的任務中重複這一技術壯舉,甚至可能首次嘗試在星艦完成繞地球軌道飛行後,通過機械臂捕捉返回的太空艙。這些準備工作旨在滿足與NASA簽訂的合同,爲載人登月任務奠定基礎。據SpaceX透露,星艦計劃在2025年完成25次發射任務。
與此同時,2025年還可能見證多種新型火箭與航天器的首飛。
新西蘭火箭實驗室公司(Rocket Lab)正開發一款名爲Neutron的可重複使用火箭,這款火箭備受矚目,首次飛行可能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發射場進行。此前,該公司已通過其小型Electron火箭多次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奠定了穩固的技術基礎。
另一項引人矚目的任務是Sierra Space公司製造的太空飛機“追夢者”(Dream Chaser)。這款航天器原計劃於2024年完成首次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的任務,但因延期未能實現。Sierra Space公司現計劃在2025年彌補這一空白,首次完成其飛行目標。(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