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相較經濟下滑 陸更需警惕荷蘭病

旺報社評

受到疫情、整改及恆大債務風暴衝擊,大陸經濟成長力道明顯減弱。工業生產連6月下滑,年增率從2月35.1%劇減至8月的5.3%,代表內需動能的消費與投資,同樣也掉至2.5%及8.9%,分別創下今年新低。代表未來景氣動向的製造業PMI,官方和民間指數雙雙降低,8月民間製造業PMI更滑落至景氣榮枯線50以下,不只創下兩年多來的新低,也是景氣連續擴張近1年半來,首度出現衰退局面。

出口產業無節制擴產

種種跡象顯示,歷經一段報復式反彈週期後,大陸短期經濟成長陷入停滯瓶頸。不過,弔詭的是,儘管內需動能衰退,代表外部需求的出口表現卻十分亮眼。根據中國海關統計,1~8月大陸出口總額高達2.1兆美元,持續寫下新頁,且年增率33.7%,完全不遜色於過去兩位數高成長年代。

更不用說,如果從單1月表現來看,當大多數經濟指標都呈現下滑狀態時,8月出口年增率竟然不降反升,上揚至25.6%。不僅較7月大增6.3%,也遠優於市場預期的17.1%。整體創造出的貿易順差,平均每月多達464.9億美元,規模直逼中美貿易戰前的歷史高峰水準。對仍無法擺脫疫情陰霾的大陸來說,這樣的表現,實屬不易。

相對亮麗的出口雖爲持續下滑的經濟,提供部分支撐力量,也充分展現中國供應鏈的韌性,但大陸正處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階段,外熱內冷並非好事。原因不難理解,自中美貿易戰開打後,大陸推動經濟朝內需市場發展,動作愈來愈大,力道也愈來愈強。包括內循環經濟、供應鏈自主化、科技自立自強等口號與策略,都是在這個時期陸續被提出,也被定調爲十四五規畫與2035遠景目標的重要戰略方針。

在啃硬骨頭的當下,出口又成爲經濟成長的要角,勢必吸引資源大量投入。如此一來,除打亂經濟結構調整的步調外,也會再度造成無效率的資源配置,讓本該淘汰的夕陽產業苟延殘喘,這應非北京所樂見。近日大陸部分省分無預警要求企業實施限電限產措施,除檯面上節能減碳理由之外,也與出口產業無節制擴產,導致用電需求大增有關。

這波大陸出口超乎市場預期,主要是由於東南亞幾個製造業生產重鎮,如越南、印尼及印度等,深受疫情反覆所苦,加上歐美需求強勁,使得勞力密集型產品訂單,大舉迴流中國,連帶也刺激大陸出口。這次限電限產措施兩大重災區廣東及江蘇,就是出口產業的大本營。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20年廣東及江蘇出口總額分別高達4.4兆與2.7兆人民幣,位列大陸第一及第二大出口省分,兩者合計佔全大陸出口比重4成以上。

經濟主力反成拖累

龐大的出口商機,一方面讓民間企業難以割捨過去成功的獲利模式,也讓地方政府無法貫徹經濟結構調整的決心。尤其是當經濟面臨逆風時,短期與長期目標之間的權衡與拿捏,自然也變得更加困難。另一方面,因疫情衍生而來的轉單效應,讓社會(或國家)資源重新集中到低附加價值的出口產業上,引發類似荷蘭病的疑慮,勢必更爲不利未來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

荷蘭1960年代在北海發現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出口價值極高,荷蘭政府全力挖掘與開採,因而獲得龐大貿易順差,卻因資源過度集中於天然氣產業,加上順差帶動貨幣升值,出口製造業受到嚴重傷害,經濟也跟着衰退。這種因某一特定產業興起,吸引資源投入,最終導致其他產業甚至整體經濟衰落的矛盾現象,被泛稱爲荷蘭病。

大陸經濟出現荷蘭病症,出口型勞力密集產業在中美貿易戰供應鏈重組壓力下,原本正面臨淘汰或轉型的最終選擇,疫情卻打亂了節奏,反而讓這些產業活了回來,甚至成爲支撐大陸經濟成長的主力部隊。短期看似有利經濟,長期卻可能拖累產業結構調整步調,不利整體經濟長期成長動能的累積。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短期經濟成長與長期結構調整的取捨,答案應該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