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平》改路名的正義何在

甫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有可能將全臺上百條中正路與數十間各級學校更名,引發社會譁然。即便行政院發言人已宣稱不會將路名的改名作爲推動重點,但該條例中明訂「清除威權象徵」,尤其中正紀念堂的改名,幾已箭在弦上。

更名的問題不在於技術層次,真正的大問題在於民主程序爲何?猶記多年前北市府將介壽路改名爲凱達格蘭大道,後來又加註「反貪腐廣場」;或如臺北市復興北路231巷,爲感念鄭南先生追求言論自由,加掛「自由巷」的方式表彰其貢獻。但問題來了,所謂「緬懷先賢」,這個先賢誰來認定?其改名的合宜程序又爲何?

5年前,臺北市有一新闢道路命名就以網路投票作依據,前兩名分別爲「市民大道八段」與「桂花香榭大道」,後交由北市府最後定奪。新設道路已如此辦理,那衝突性更高的路名、校名變更難道不需要經過更嚴格的民主程序嗎?

路名使用久了,自然會有它的歷史美感住民情感,臺北市鄭州居民,明明知道「鄭州」是大陸地名,但因多年習慣而反對將路名改畫爲市民大道部分路段。另外,像徐州路、臨沂街,配合當地景觀,讓人有綠色道路、親水、放慢步調意象,而與大陸徐州、臨沂這些城市並沒有多大的關連。

民國56年以前的臺北市,其路名是將原大陸海棠葉的地圖投射在「小臺北市」轄區內,反映當時政府反共復國思維。另外,諸如華山藝文特區的華山(樺山資紀)、馬場町(練兵場),這些地名源於日治時期宣揚軍國主義遺緒,如果真要作歷史追究,這部分是不是也有一併檢討的必要?追究得更遠一點,全世界約有10個地方被葡萄牙人命名爲「福爾摩沙」,而爲展現臺灣的獨立與自主,我們是不是也該檢討這個深具殖名性格的臺灣稱呼。

就如同陳致中所說:「我讀介壽國中3年,也沒受『威權遺毒』。」政府應當以包容的心態看待所謂的「威權象徵」。臺灣過往的主政者都是我們的「歷史曾經」,如果每次政黨輪替都要來一次「清除威權象徵」,國家永無寧日民進黨打着正義的標語進行橫斷式的改革,其實更不正義。(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