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中國汽車圈的“醬缸文化”!
·汽車十三行ID:wzhauto2023·
2024年,一本書在中國停止發行,書名叫做《醜陋的中國人》!記得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在大一。對於書中描述的一些思想沒有記住多少,但柏楊在書中提及的“醬缸文化”,對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記憶深刻。
小的時候,母親總會蒸一鍋窩頭似的東西。在我的記憶裡,那是最漫不經心的食材,豆子稀裡糊塗的洗一洗,黃色與白色的雜麪攪和在一起,隨心所欲的捏成團狀,上鍋蒸後散發的那種莫名的味道,揭開鍋蓋後,直接扔進一個笸籮裡。再拿出來的時候,這些窩頭長滿了白色或綠色的毛,伴着酸臭味,母親喚我和她一起用水搓洗乾淨,然後放在另一盆水裡泡軟後掰碎,放在一個盛滿水的敞口缸裡,加上量大的驚人的鹽、大料,然後用一塊透明網罩住缸口,再用一塊透明玻璃蓋上。我永遠記得那個場景,水面上浮着泡沫,碎窩頭上隱隱約約可見的綠色和白色斑點。一個月缸內泛黃,三個月濃稠發黑,時不時鄰居還會來欣賞這缸莫名其妙的食材,用勺子攪動後誇讚曬得好,甚至有人說盡好話,就是爲了擓一瓢回家炒菜或打滷。
十幾年過去了,成家、立業、生子……對於柏楊和那本書,我早已經拋之腦後,但這幾天,歐盟反補貼調查細節裡被中國輿論不分青紅皁白聯繫到一起編造出的私下談判者,寶馬經銷商資金斷鏈引發整個輿論對傳統外資車企退潮的彈冠相慶,小米在紐北刷圈製造的“民族工業揚眉吐氣”的盛世,以及賈躍亭這個“欠皮”的回國二次戲碼……讓我突然想起了柏楊和那本《醜陋的中國人》,也讓我想起了那本書裡描繪的“醬缸文化”。
柏楊對醬缸文化如此評價,中國人在不流通和密閉的醬缸裡醬得太久,我們的思想和判斷以及視野都受醬缸的污染,跳不出醬缸的範圍。年代久遠下來,使我們多數人喪失了分辨是非的能力,缺乏道德的勇氣,一切事情只憑情緒和直覺反應,而再不能思考。一切行爲價值,都以醬缸裡的道德標準和政治標準爲標準。因此,沒有是非曲直,沒有對錯黑白。在這樣的環境裡,對事物的認識,很少去進一步地瞭解分析。我們像極了生活在醬缸裡物體,儘管地大物博,但都希望別人依着自己,在越來越狹窄的心理空間上尋找兩個極端,被強勢降服後的過度自卑,以及強勢降服別人後的過度自信。你如果不是我的主人,我便是你的主人。這種情形影響到個人心態的封閉,死不認錯,慢慢也就沒有了對錯。
歐盟對中國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一次全球汽車與經濟秩序的博弈。歐盟怕什麼?怕的不是現在,是未來!是對西方制定的工業秩序受到新興經濟體挑戰後的防禦。中國人該怎麼理解這件事?向上需要博弈,這本是第一認知。有意思的是,一句有個別企業單獨與歐盟接觸,喚醒了中國人的獵奇和內鬥精神,人們憋足了氣力要找到那個“漢奸”,是小鵬汽車?是上汽集團?還是吉利汽車?不管有沒有證據,先認定你有罪,再用一切方式證明你就是有罪!尤其是歐盟反補貼調查細節裡公佈的三家價格談判的企業,讓興奮的中國汽車輿論開始亢奮,就是他們!就是他們!就是他們!全然忘卻單獨實行關稅個別對待的特斯拉。因爲那不適合流量時代這個醬缸的菌羣胃口,產生不了我們想要的“化學反應”。即使企業出來闢謠,人們仍然不信,因爲輿論天然認爲你有錯,輿論認爲流量沒錯。
寶馬經銷商資金斷裂閉店,一次中國汽車經銷商行業洗牌和生存變革的開始。2020年-2023年,中國汽車經銷商閉店規模高達8000家,2024年上半年汽車經銷商閉店規模高達2000家。汽車消費的價格波動、經銷商自身擴張過快、汽車渠道資金承壓的流程與模式……這些是我們汽車行業尤其是汽車輿論最應該關注的事情,不要讓經銷商重蹈地產商的覆轍,要讓大家看到經銷商波動對區域經濟和產業鏈條的風險。遺憾的是,無論大平臺還是自媒體,大家只做對自己零風險的事。什麼沒有風險?對寶馬下手沒有風險,說經銷商和區域經濟的風險有風險。於是,人們紛紛磨刀霍霍向寶馬,全然忘了一個產業或經濟體的信心、開放建立起來有多麼不易;全然忘了當初引進來時追上飛機的艱辛,才換來今天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與成熟產業鏈有多麼不易;全然忘了情緒對立對一個產業秩序的破壞有多麼深遠……醬缸文化裡的“自我膨脹”以及“重主觀輕客觀”的精神,在短視頻時代演繹着情緒對立,阿Q的精神勝利法,讓人們在演繹寶馬中國衰亡中的流量漩渦中不能自拔,全然忘了危機其實包圍了我們自己,而不只是寶馬。
小米SU7 Ultra 量產車預售前的原型車紐北刷圈之旅,跨界造車者進入到汽車行業不錯的方法論。對成功的中國人來說,幹什麼事都要降維打擊。進入一個新的行業原本標準的做法是什麼?補課、學習、成長,最後走向成功。但對中國人來說,太慢了。一百多年前至今,中國的西風東漸都是不拿工具,不在實驗室中做工的。西方的知識、技術在實踐中獲得不斷的修正和突破,中國喜歡用論理解決問題,儒家的輕手工重手段,根深蒂固的植根在中國精英階層的心裡。於是,小米用一輛原型車跑出紐北四門最速,用營銷渲染出自己的技術高度,用故事突出自己進入一個行業的影響力,用自己的優勢做“窩裡”的生意。好嗎?不錯!但能代表汽車產業什麼技術嗎?不能!中國人的思考與洞察力太強了,精於算術,發明了火藥、羅盤和弓箭,卻沒有辦法形成科技生產力,都在脫離實際論術。敢說一句質疑的話?千百年的醬缸文化發酵出來的“虛禮”,用打擊民族工業的帽子扣死你,全然不管什麼是民族工業的事實,用“你做了什麼”、“你有什麼資格說不好”的虛“禮”形成輿論權威和壟斷,把基於事實的“理”踩在地上。主觀永遠戰勝客觀,對包括我在內的中國人,都陷在醬缸裡不能自拔。
欠皮,臨汾人對失信人的方言。有意思的是,中國汽車最大的“欠皮”賈躍亭就是臨汾人,並且還在編織回國的故事。賈躍亭和許家印原本圍繞一場造車謊言的利益之爭,被還能公開說話的賈躍亭演繹成不爲200億元人民幣折腰的夢想家。事實上,賈躍亭套了許家印大幾個億美元后,仍不願交出自己回到中國的唯一籌碼,兩個“欠皮”才撕破了臉。無論FF還是現在新的PPT裡描繪的“FX”,對賈躍亭來說都是工具和手段,目的就是一次次的在資本市場“要飯”。不屈不撓的賈躍亭神話另一面,或許是“令”人遐想的某種力量。對老賈來說,承認自己對汽車商業的把控力薄弱和對利益的貪婪兩個缺點是不可能的。儘管賈躍亭時不時表現出一種“閉門思過”的態度,但閉門思過有時候或許是在閉門思考別人的過。對利益者來說,汽車當然是夢想,因爲它是一切利益的來源。至於對錯?成功是判斷對錯的一切前提。
不會再看到《醜陋的中國人》了,因爲他不符合現實。就像人們批判柏楊的崇洋媚外一樣,一副道德的枷鎖,禁錮住一切事實的判斷。隨着汽車產業社會化,隨着投資、出口和消費三駕經濟馬車其中的“投資和出口”失靈,更多的野蠻人會進入汽車行業,競爭將更加無序,秩序也將被瘋狂重建,但別再用某個個體的成功建立在羣體的哀鴻遍野上,雖然歷史會渲染與銘記成功者,但每個個體會在開放中不斷自省與辨證。就像十幾年後現在的我,想起來這本書,並對照自己所處行業的現狀,醬缸文化永遠在發酵中,逐漸去糟粕取精華。隨筆而已,不負責任,因爲我乃醬缸者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