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劇的風該怎麼追?安慶黃山官宣佈局微短劇產業

安慶市致力於打造微短劇生態友好之城,黃山市把微短劇產業作爲高端服務業的重點攻堅方向之一……安慶、黃山兩市先後“官宣”佈局微短劇產業。

那麼,當下的微短劇產業是處在風口還是已日暮途窮,未來的走勢如何?微短劇能否帶火一座城、一個村,破圈能力到底多強?對標“短劇之都”西安,安慶、黃山兩市還欠缺些什麼?圍繞上述問題,日前,本報記者採訪了微短劇從業者、學術專家以及相關業務管理部門負責人。

入局微短劇賽道——

是恰逢其時還是吸入“尾氣”?

2024年11月29日,安慶市舉行微短劇生態友好之城首發短劇開機儀式,現場還舉辦了“星河計劃”短劇明星訓練營啓動儀式。儀式上,安慶市提出將全力打造微短劇產業鏈,不斷推出傳播主流價值、引領行業發展的微短劇佳作。

2024年11月20日,黃山市召開影視(網絡微短劇)產業發展座談會,並提出積極搶佔影視發展新賽道,全力推動影視產業全產業鏈發展。在座談會召開前後,多部微短劇在黃山市開機:11月2日,《妙手神醫》等三部微短劇在歙縣開機;11月16日,《茶香暖時光》等四部微短劇在祁門縣開機;11月26日,《少年歌行·雪落山莊》《夫人請動心》兩部微短劇在徽州區開機……

道莫盛於趨時,時之逝也,勢亦變蔫。此時,安慶、黃山兩市佈局微短劇產業,是站在了產業發展的“風口”,還是步該產業的“後塵”、吸“尾氣”呢?

2020年8月,國家廣電總局在備案系統新增“網絡微短劇”板塊,微短劇成爲繼網絡影視劇、網絡電影、網絡動畫片後第四種官方認可的網絡影視作品形態,2020年也因此被稱爲“網絡微短劇元年”。2021年至2023年,微短劇呈爆發式增長,備案數量、用戶規模、平臺佈局均快速發展。

看微短劇的人,比點外賣的人還多。中國網絡視聽協會發布的《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顯示,截至2024年6月,我國微短劇用戶規模已達5.76億人,佔整體網民的52.4%。據預估,2024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將達504.4億元,同比增長34.90%。預計到2027年,我國微短劇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但是,對微短劇的未來並非全是叫好之聲,唱衰的觀點也同時存在。2024年6月,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關於微短劇備案最新工作提示》,要求微短劇需按投資額分類分層審覈,未經備案的作品不得上網傳播。2024年10月、11月,國家廣電總局又先後下發加強對“惡婆婆”“霸總”微短劇管理的提示。新規出臺後,有觀點認爲微短劇產業只是曇花一現、好景不再。

對此,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姚建華認爲,隨着微短劇體量的持續提升以及政策引導的常態化,微短劇將告別“野蠻生長”與“低俗化”之路,走向規範化、精品化方向。轉型會給微短劇行業帶來一定陣痛,但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微短劇兼具意識形態與文化產品的雙重屬性,‘微’的只應是體量,而非價值;‘短’的只應是時長,而非品質。拿出匠心,扛起責任,相信微短劇能走出一片新天地。”姚建華說。

“當初熬夜看小說,現在熬夜看短劇。目前來看,微短劇市場也不乏口碑不錯、令人難忘的優秀之作。”作爲從業者,執導《雪鷹領主》等多部影視作品的青年導演童輝認爲,剛剛新興起步的微短劇確實暴露出類型化、同質化等問題,但相關部門在加強規範的同時,也陸續推出扶持政策,鼓勵微短劇與時代同向、與人民同心、與創新同行,微短劇產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發揮“支點”作用——

微短劇能否撬動千行百業?

2023年3月,古裝仙俠劇《長月燼明》播出後,取景地之一的蚌埠市直接受益,連續數日佔據微博熱搜榜,成爲網紅旅遊打卡點,“兩山一湖”夜市經濟集聚區遊客接待量日均一度突破12萬人次。

近年來,一部劇帶火一座城的事例並不少見。《狂飆》帶火取景地廣東省江門市,《繁花》帶火上海市的黃河路,《去有風的地方》助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遊客接待量同比增長67.39%……

爲推動實體取景地跟隨微短劇的熱播“出圈”,2024年1月,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關於開展“跟着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的通知》,並列出了8個創作方向,其中包括鄉村振興、歷史文化名城、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2024年12月5日,“跟着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第五批推薦劇目發佈,黃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央視頻融媒體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夢筆不能停》成功入選。此前,黃山市拍攝的《我朦朧的夏季啊》《鐵拳無敵楊芊芊》已成功入選第四批推薦劇目。

近期,黃山市的微短劇好消息可謂接連不斷。2024年12月9日,在2024中國旅遊集團化發展論壇上,《微短劇:黃山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名片、新動力》入選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地方範例。

一個個獎項的背後,是黃山市在“微短劇+文旅”方面積極大膽的探索實踐。2023年6月,位於黟縣洪星鄉紅光村方坑村民組的“方坑嶺強鄉富村影視基地一期”建成並投入運營。截至目前,已有《兩山戀》《狙擊精英之納米危機》等22個劇組前來取景拍攝,其中《兩山戀》還在首屆國際短劇藝術節上榮獲最佳華語短劇獎。伴隨着一個個劇組的到來,方坑村也悄然發生了諸多改變。2024年1月至11月,前來取景的劇組共聘請臨時演員、劇務等3200餘人次,惠及周邊羣衆400餘人,並掀起回鄉務工熱潮。基地內的37處“微景點”讓取景地、打卡地相輔相成,實現了線上與線下同頻共振、影視與景區互促雙贏。2024年1月至11月,累計接待遊客2.3萬人次,助力村集體增收22.5萬餘元。“周邊許多閒置的民房現在都派上了用場,供劇組辦公、演員居住等。”紅光村黨支部書記金玉琴說。

從方坑村的探索與實踐來看,受益的並非僅有“微短劇+文旅”,還有“微短劇+鄉村”“微短劇+農產品”等。

而在安慶市,微短劇則成爲撬動閒置資產的“支點”。坐落在安慶市宜秀區大橋街道的一家傢俱城閒置多年,2024年11月,宜秀區開始將該閒置傢俱城打造成集拍攝、製作等爲一體的微短劇工坊。在6000餘平方米的工坊內,計劃佈置20個不同的拍攝場景。今年3月建成後,每年可供拍攝微短劇50部以上。

據悉,未來安慶市還將努力打響“微短劇+戲曲”這一品牌。“青年演員要培養戲曲和微短劇兩種表演能力,提高駕馭舞臺和視頻兩種表演方式的藝術水平,以戲曲促短劇產業發展,以短劇產業繁榮反哺戲曲創作。”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安慶市文聯主席韓再芬提出。

對於微短劇的破圈能力,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微短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範志忠認爲,在文旅、鄉村、品牌等領域,“微短劇+”已展示出超強的融合、助推作用。“思想破冰,天寬海闊。將優質微短劇與地方文化、現代消費市場以及新興產業結合,可以吸引觀衆、傳遞信息,並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的雙贏。”範志忠說。

對標“短劇之都”——

探尋交集共性與短板差距

伴隨着微短劇的火熱,千年古都西安悄悄新增了一個名字“短劇之都”。據“西安發佈”報道,2023年全國微短劇60%以上出自陝西,西安團隊承製的微短劇佔到整個微短劇市場爆款量的80%。伴隨着微短劇的火爆,西安的豪車、直升機租賃市場跟着火了,當地羣衆演員的收入也隨之水漲船高。

微短劇市場爲何在西安火爆?西安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周榮認爲,西安是國家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城市,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文化產業的先發優勢。

與西安對比,不難看出,佈局微短劇產業的安慶、黃山兩市同樣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安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黃梅戲傳承發展基地,擁有200多家文藝院團、2000多名戲曲表演者、5萬多名文藝創作者以及58處國家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而黃山市則有56家61處A級以上景區、310處中國傳統村落、4700多處古民居、千餘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八千處歷史文化遺存、百萬件文書文獻,整座城市就是一座沒有屋頂的博物館,可爲微短劇拍攝提供豐富的視覺素材。

爲助力微短劇產業發展,2024年9月,西安市在制定出臺《西安市促進文化旅遊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中提出,微短劇平臺分賬收入達到300萬元、600萬元、1000萬元以上的,分別給予第一齣品方每部作品5萬元、10萬元、15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入選國家廣電總局優秀微短劇的,給予每部作品20萬元一次性獎勵等。

2024年,安慶、黃山兩市也出臺了微短劇相關獎補政策。其中,安慶市下達專項資金509萬元,用於設立微短劇創投專項引導資金,並將以市文旅集團爲投資主體,採用市場化的操作方法,通過全額或者份額投資的方式參與微短劇創作、拍攝,實現快速“種草”和放大引流效應。2024年9月,黃山市制定出臺《黃山市影視(網絡微短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黃山市影視(網絡微短劇)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清單(之一)》,計劃用3年時間投資1億元以上,在拍攝基地建設、服務平臺搭建、企業入駐補助、優秀作品獎補以及金融信貸等方面給予支持。

“雖然我們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都出臺了相關獎補政策。但與西安相比,我們在企業數量、企業實力以及創作人才等方面還存在着明顯的差距。”黃山市文化和旅遊局廣電科科長趙曉晶說。據業內估算,目前西安市共有短視頻製作公司200多家。而安慶、黃山兩市,目前則分別僅有13家和23家。

“先發地區已將劇本、成片審覈縮短到6個工作日內,安慶市要積極爭取省級支持,開通內容審查、審批綠色通道。”在安慶市宜秀區舉辦的微短劇產業發展“頭腦風暴”座談會上,星際數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景龍提出。金科文化副總裁田天提出,當務之急要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儘快建成運營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提高圖像渲染、視頻創作能力,尤其是在推理算力上加大投入。

不難看出,從業者們的意見建議,正是安慶、黃山兩市在發展微短劇產業方面未來努力的方向。

來源: 安徽日報作者: 袁中鋒 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