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推LGBT+照護指引 讓醫院成為彩虹保護傘

衛福部去年公佈「LGBT+民衆醫療照護參考指引」。圖非新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開業婦產科醫師劉偉民在診間碰過不少,理着短髮、穿着牛仔褲和球鞋的女性,包括嚴重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等,或荷爾蒙相關疾病來就醫,但「不到最後關頭不會來」。爲了讓這些LGBT+患者有安心的就醫環境,衛福部去年12月公佈指引,提供醫事人員應對多元性別民衆醫療需求、就醫環境安排等的方向。

爲避免患者因性傾向或性別認同的差異,在就醫過程中遭到污名或傷害,甚至離開人世,衛福部去年公佈「LGBT+民衆醫療照護參考指引」,包含多元性別的各種定義、就醫環境安排、友善醫療應對的建議等。

指引包括就多元性別民衆醫療需求、就醫環境的安排、友善醫療應對的建議,與多元性別同仁共事態度,並提及對於醫事人員教育訓練的構建,到多元性別民衆同意書簽署,與其醫療資源及保險和相關權益等。

彩虹平權大平臺執行長鄧築媛指出,比較常見的情境可能是感染者就醫,或是跨性別者就醫時,可能因爲有在服用荷爾蒙治療,或是外型打扮等,而被性別錯稱,例如外表陽剛的生理女性到婦產科診所就醫時,醫療人員可能不知道如何稱呼或給予協助,公部門有這樣的作爲其實滿好的。

同志諮詢熱線秘書長杜思誠同樣給予肯定,的確有一部分LGBT+族羣會有就醫問題,醫事人員在學校的訓練,可能較沒有機會學到性別敏感度相關內容,例如子宮頸抹片應提醒所有生理女性;有些男同志因肛門菜花需就診,因容易對應到肛門性行爲,擔心被醫師另眼對待,往往需尋求推薦同志友善的醫師。

杜思誠指出,跨性別族羣則擔心就醫時被性別錯稱,或被用異樣眼光看待,都是需要醫事人員更多的性別敏感度,例如用「伴侶」、「對象」,來取代「有沒有男朋友或女朋友」,指引中就提到,尊重跨性別病人,可從適宜的稱呼開始,如在病人候診時提供性別稱呼小卡讓人填寫,或主動詢問希望怎麼被稱呼,例如慈濟醫院體系,會稱呼病人爲「大德」,而非先生或小姐。

劉偉民在診間碰到過不少理着短髮或平頭,穿着牛仔褲和球鞋、性格較陽剛的女性患者,就醫原因包括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等,和荷爾蒙相關疾病,可能因爲晚生或不生所導致,且不到最後關頭不會來,「我也好奇她們是不是有羣組,」患者間好像會互相交流資訊,彼此介紹到他這裡看診。

開業泌尿科醫師張宏江碰到不少男病人,有些氣質較陰柔的,常見的就醫原因如性功能問題,或擔心性傳染病等,約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會獨自來就醫,他們往往能坦率表達自己的性傾向,「反而是很好相處的一個族羣」,就是用同理心和他們相處,自己則會盡量避免提到性別,而是直接以姓名稱呼。

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很多醫療人員的性平觀念與意識逐漸進步,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在108年做出決議,希望衛福部能更積極制定相關指引,和美國的脈絡一樣,都是採取沒有強制性的指引(Guide Line),目前也已製作性平與性騷擾防治的數位課程,已請相關學會協助宣導。

至於是否會影響醫院評鑑,劉玉菁說,其實現行醫院評鑑已有基準條文,檢視醫療院所有無考慮求診病人的特性,提供相應服務,不只多元性別族羣,還有身心障礙者、高齡族羣等,目前尚未接到臨牀端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