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有人刻意選擇無知?

利維坦按:

1961年,《鐵皮鼓》作者、德國著名小說家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公開批評東德修建柏林牆,表面上是爲了防止西德人滲透到該國,事實上,柏林牆在防止東德人叛逃到西方更有效。從那時起,被稱爲“史塔西”(Stasi)的東德秘密警察就開始跟蹤格拉斯。在史塔西的記錄中,格拉斯的代號爲“Bolzen”或“Bolt”。到1990年德國重新統一時,史塔西關於格拉斯的檔案多達1200多頁。

格拉斯的例子雖然極端,但絕非個例。40年來,史塔西大規模竊聽居民住宅電話,並鼓勵人們舉報潛在的敵人。如今,遍佈德國各地的史塔西檔案館規模如此之大,如果將檔案首尾相連,長度將達到111公里。

德國統一後,政府領導人將這些檔案公開。生活在前東德的大多數人都想知道是否存在關於他們的文件嗎?畢竟,東德政權當時控制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官員們可以決定國內某人是否可以上大學,或者在沒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解僱某人。他們可以將人秘密逮捕,這樣他們的親人就無法知道他們去了哪裡。人們難道不想知道是什麼促使了這樣的決定,或者是誰出賣了他們?

不過,研究人員在對前東德2300多名居民進行的一項未發表的調查結果卻和預想的正好相反:不想翻看過去這些檔案的人佔了多數。在該團隊的另一項針對134名前東德人不想翻看檔案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超過75%的人認爲這些信息無關緊要,因爲過去無法改變,因此不需要重新審視。而且,故意選擇無知,在特定的時期,可能會有用——因爲這樣做,可以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0027722002359)

2020年,《自然》的一項研究中,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了三個問題:這些信息有多大用處?這些信息會讓我有何感受?這些信息是否符合我的世界觀?研究合著者、倫敦大學學院的認知神經科學家塔莉·夏洛特(Tali Sharot)表示,這些問題可以幫助解釋人們爲何決定不查看史塔西檔案。這些文件中的信息很有可能含有讓人感覺很不舒服的信息。換句話說,知道比不知道更有害。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19-0793-1)

在查爾斯·狄更斯的《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中,富有的守財奴埃比尼澤·斯克魯奇(Ebenezer Scrooge)經歷了一場神奇的、改變一生命運的頓悟。由於一系列鬼魂的造訪,他意識到了自己行爲對他人的影響,於是由一個自私的暴躁老頭一夜之間變成了慷慨的施主。

斯克魯奇的改變歸結於認知。但人們真的想知道自己的行爲如何影響他人嗎?

慷慨有其自身的回報[1],但它可能需要犧牲時間、金錢和舒適。這也許可以解釋爲什麼是“刻意的無知”——即故意迴避有關自己行爲的潛在危害,是如此普遍。

儘管存在大量關於氣候變化的科學證據,許多人仍然迴避接觸有關全球變暖的事實[2]。他們不總是願意瞭解農場動物惡劣的生活條件。消費者也經常忽視他們購買產品的來源是否道德[3]。

作爲行爲科學家,我們想要了解刻意無知有多普遍,以及人們爲什麼會選擇這樣做。與同事一起,我們整合了來自多個研究項目的數據,總共涉及6000多份樣本。

我們發現,刻意選擇無知是普遍存在的,並且是有害的[4]。有40%的人選擇“不知道”他們行爲的後果,以擺脫內疚感,同時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但我們也發現,大約40%的人是利他主義者:他們尋求而不是迴避有關他們行爲後果的信息,以增加對他人的利益。

在研究中,我們分析了22項先前關於“刻意選擇無知”的研究數據。與過去的研究相比,這種方法能讓我們更廣泛、全面地瞭解這一現象。儘管具體的實驗有所不同,但大多數都涉及將參與者配對。人們可以在線參與,也可以親自到實驗室參與實驗。無論設置如何,參與者都不會互動,彼此保持匿名。與此同時,研究人員知道有多少人做了某個決定,但無法確定誰選擇了什麼。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要求每組中的一名成員在兩個選項間進行選擇。該選擇將決定他們自己和隊友的收入。這些決定是在兩種環境設置中進行的:在透明的環境中,決策者瞭解他們的選擇如何影響自己和夥伴;在模棱兩可的環境中,決策者知道他們的選擇對自己有何影響,但對於他們的隊友則不清楚——儘管他們可以要求知曉這方面的信息。

例如,多項研究的參與者被要求必須在接受5美元還是6美元之間做出決定。在透明環境中,如果他們爲自己選擇5美元,那麼他們知道他們的隊友也會得到5美元。然而,如果他們爲自己選擇6美元,他們知道他們的隊友只會得到1美元。

在模棱兩可的環境下,合作伙伴的獲取報酬方式有所不同。有兩種可能的情況:第一種情況,如果決策者爲自己選擇6美元,他們的夥伴將得到1美元,如果決策者選擇5美元,他們的夥伴將收到5美元(如同透明環境一樣)。但在第二種情況下,決策者可以選擇6美元,他們的夥伴將收到5美元,或者決策者可以選擇5美元,他們的合作伙伴將收到1美元。

決策者知道這兩種情況的存在,並且知道如何爲自己獲得更高的回報,但他們最初並不知道自己處於哪種情況。

有趣的是,決策者有機會解決這種不確定:通過單擊按鈕,他們可以瞭解哪種獲取方案將適用於他們的決定。這種瞭解更多信息的選擇,爲科學家提供了一種評估故意無知的方法。

在所有研究中,我們發現,當參與者被告知他們選擇的後果(透明環境)時,大多數人(55%)選擇了利他的選項。也就是說,他們放棄了一部分自己的收入,與隊友平均分享。餘下45%的人明知故犯,保留了更大的收益,代價是隊友的份額。

然而,在模棱兩可的環境中,40%的參與者選擇故意不知情。這讓他們變得自私:不知情組中,60%的人選擇了更高的個人報酬,而這種選擇是以犧牲夥伴利益爲代價的。在那些要求提供更多信息的人中,36%的人故意以犧牲合作伙伴的利益爲代價,來維持更高的報酬。

這意味着當參與者可以選擇迴避信息時,整體平衡就會向自私傾斜。在模棱兩可的環境設置下,只有39%的人做出了最終有利於夥伴的選擇——與透明環境下的55%相比,這一比例顯著下降。

但我們如何知道在模棱兩可的情況下的不知情是否是故意的呢?會不會有些人無意中迴避了信息?爲了理解這一點,我們進行了二次分析,重點關注人們尋求額外信息的動機。

在這項分析中,我們比較了尋求額外信息與基本信息的人的行爲方式。我們發現,選擇在模棱兩可環境中獲取額外信息的人,比在透明環境中的人做出利他選擇的可能性高七個百分點。換言之,我們發現了一些真正的利他主義者:這些人尋求信息,然後做出有利於他們隊友的決定,即便以犧牲自己利益爲代價。

這意味着,尋求額外信息至少部分是出於正確行事的願望。出於同樣的原因,這一發現還表明,對於那些想要爲自私找藉口的人來說,選擇無知是有用的。

我們不能排除某些人可能無意中未能點擊獲取更多信息的按鈕。但如果困惑、懶惰甚至冷漠是無知的主要驅動因素,那麼我們在比較中就不會觀察到任何真正的差異。我們發現,尋求額外信息與一個明確的動機有關:這些真正的利他者希望讓他們的伴侶受益。因此,無知至少部分是由保護自己判斷的慾望驅動的。

我們的研究表明,生活中有些利他行爲,是因爲人們迫於壓力或義務去做別人期望他們做的事情。當選擇的結果清晰可見時,人們或許會覺得有必要做出小小的犧牲,來對他人慷慨解囊。不過一旦有機會,人們可能就會選擇忽略自己行爲的後果。無知使人們不知道自己的行爲如何傷害到他人,並使他們感覺自己不像一個壞人。

因此,我們的研究也暗示了對抗故意無知的一些方法。在我們分析中,決策是在道德框架內進行的:你可以犧牲夥伴的利益來使自己受益。這種演示爲刻意選擇無知提供了沃土,因爲它對一個人的自我形象構成了威脅,增強了這樣一種感覺:即,如果你知道真相究竟是什麼,你將不得不做出更艱難的選擇才能使自己成爲一個好人。

如果我們能夠避免在決策中過分強調道德,可能會讓人們不那麼感到受脅迫,從而減少故意無知的情況。其他研究小組已經找到了一些有希望的方法。

例如,我們可以首先以強調道德選擇的方式提供選項[5],例如將素食設爲默認菜單,同時仍然允許人們選擇肉類,作爲鼓勵可持續食物選擇努力的一部分。我們還可以鼓勵人們更積極地思考善行[7],而非因爲沒有做到的事情而讓他們感到內疚。強調最近的全球成就,例如修復臭氧層,可以鼓勵人們繼續做好工作,而不是感覺工作失敗了,一切都黯淡無光。

我們可能沒有狄更斯式的鬼魂來指導我們,但我們仍然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鼓勵自己和他人的無私與慷慨。

參考文獻:

[1]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generosity-is-its-own-reward/

[2]www.jstor.org/stable/26162418

[3]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509/jmkr.2005.42.3.266?journalCode=mrja

[4]psycnet.apa.org/fulltext/2024-16890-004.html

[5]spssi.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111/sipr.12048

[6]academic.oup.com/jpubhealth/article/43/2/392/5637580

[7]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file?id=10.1371/journal.pone.0188781&type=printable

文/Linh Vu、Margarita Leib

譯/腐竹與瘦竹

校對/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why-some-people-choose-not-to-know/

本文基於創作共享協議(BY-NC),由腐竹與瘦竹在利維坦發佈

文章僅爲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