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何解?上汽乘用車的進階方法論

當你看到標題中有“上汽”兩字時,會作何感想?就銷量而言,它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頂樑柱”,上汽集團是世界五百強排行榜裡中國車企的第一名,也是連續蟬聯16年的中國汽車銷量的冠軍。而在上汽集團的銷量構成中,上汽乘用車就貢獻了四分之一。

2021年,上汽乘用車用全新榮威RX5(參數丨圖片)、MAX、全球榮威iMAX8、MG ONE、MG6 XPOWER、第三代MG6 PRO等車型實現了突破80萬臺銷量的成績,同比增幅達到22%,全年出口量29萬輛,同比大增68%,再次蟬聯中國品牌出口量的冠軍。

1、上汽乘用車5月熱銷7萬輛,竟不是最佳成績?

據數據顯示,上汽乘用車在5月依然實現月銷量破7萬,同比增長32.5%的佳績。或許沒有新冠疫情,上汽乘用車的勢頭會更好。

爲何這麼說?要說這次上海疫情中最“倒黴”的車企是誰?那莫過於上汽乘用車。

據悉,上汽乘用車在國內主要的四大整車生產基地分別爲上海臨港生產基地、南京浦口生產基地、河南鄭州生產基地、福建寧德生產基地。上海臨港生產基地、河南鄭州生產基地擁有衝壓、車身、油漆、總裝4大生產車間與發動機,主要爲上汽乘用車生產先進、優質、可靠的發動機;南京浦口生產基地則是生產上汽榮威、名爵旗下的榮威RX5、榮威i6、名爵ZS等多款車型;福建寧德生產基地主要生產榮威、名爵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新能源汽車。

受上海疫情影響,上汽乘用車處於“停產潮”之下,30%的產能都被“凍結”,一、二月的上升勢頭戛然而止,從3月的產銷同比下降15.9%與10.1%,直到4月跌幅直接擴大至62%與60.3%。

儘管近日,上海疫情得到緩解,全面進入了復工復產的階段。自開啓雙班壓力測試以來,已實現了5天雙班生產,較復工復產壓力測試之初提升了約2.3倍,下線新車數量恢復到滿產時的八成左右,但考驗依舊嚴峻。

在汽車行業中,“缺芯”已成常態。從大環境來看,今年的芯片供應要比去年好一些,但在新能源汽車中,電控、電池管理的芯片以及車輛智能智駕相關的芯片短缺都比較嚴重,緊缺芯片訂貨週期普遍都在一年以上,而不緊缺的產品訂貨週期則是在3個月到半年左右,極大影響了新車的交付日期。

據悉,上汽乘用車旗下的首款純電MPV榮威iMAX8 EV以及榮威龍貓都已開售,甚至即將要上市搭載了上汽藍芯動力GS61 1.5T發動機+10擋EDU G2 Plus超級電驅的雙芯混合超強動力的第三代榮威RX5也需要供應。如此一來,上汽乘用車四大工廠不僅爲微型車科萊威CLEVER 311km元氣啵啵版、SUV車型“新國潮智聯網純電座駕”榮威i6 MAX EV供應外,還要準備新車的芯片,可見任務艱鉅。

2、解決“芯片”短缺,能否擴大國內產銷?

是否解決“芯片”供應難、提高汽車產能,就能解決當前困擾上汽乘用車在國內發展的侷限性?

並非如此。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汽車產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從2018年開始產銷量就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簡而言之就是國內汽車市場在走下坡路。

且制約自主品牌銷量的問題之一就在於二手車市場的保值率偏低。對於這種情形,上汽乘用車也給出瞭解決方案,開展了多項榮威與MG二手車的保值回購、認知以及再銷售等措施且收穫頗豐。

用榮威ei6 MAX以74.76%的一年保值率獲得插電混動緊湊型車第一名;科萊威CLEVER以73.58%的一年保值率取得了純電動微型車第三名的好成績;榮威RX5 ePLUS與榮威Ei5分別憑藉73.71%以及71.42%的一年保值率在插電混動緊湊型SUV、純電動緊湊型車兩個細分品類中奪冠;MG在2021年11月中國汽車品牌三年保值率排名中位列第九,MG6插電混動位列三年車齡新能源車保值率第十。

如此看來,上汽乘用車在國內的發展並不遜色,只是與國內市場相比,讓上汽乘用車更驚喜的是海外市場。

3、出口海外,“站起來”的機會更大?

在“萬物皆卷”的汽車行業中,上汽乘用車找到了一條快速的破解之法——成爲一家真正的全球化跨國車企。

雖然中國在2009年時就已經成爲了全球汽車產銷的第一大國,但一直處於大而不強的狀態。因此,出口就成爲了上汽乘用車提高銷量的最佳方式之一。這一點,從海外的市場銷量佔比就能看出。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乘用車全年累計銷量約爲954.3萬輛,同比增長23.1%。其中,上汽集團全年銷量爲546.4萬輛,自主品牌銷量約爲285.7萬輛,榮威與MG合計銷量約80萬輛。對比日本汽車品牌,在2018年的海外產量就達到了2000萬輛,國內的1500萬輛產能中佔比60%都用於出口,換句話說海外銷量佔比率高達83%。

而這出口量的突破,首先就歸功於上汽乘用車出口量的大增。2021年全年201.5萬輛的出口量基本佔國內乘用車出口量總量的五分之一,同比增長1倍,上汽乘用車全年銷量中的佔比就達到了36%,是目前成規模出口量佔比最高的中國汽車品牌。

地域方面,上汽乘用車旗下產品已經進入了80多個國家與地區,4月在歐洲市場,以月銷4606輛的成績創下月銷量歷史新高,旗下品牌在英國、瑞典、丹麥等國家新能源細分市場躋身單一品牌銷量前十;在澳新市場,上汽乘用車月銷5102輛,再度刷新月銷量紀錄,成爲澳大利亞銷量榜前十中唯一中國汽車品牌。

今年5月,上汽乘用車在出口方面銷量達到了4.5萬輛,同比猛漲165.6%,創同期歷史新高,以絕對的優勢霸佔海外市場,成爲繼續蟬聯單一品牌海外銷量的冠軍,並在多個“高能級”市場表現優異。

細化到上汽乘用車的品牌中,全球最新銷量數據顯示,第一季度,MG品牌打入澳大利亞、新西蘭、沙特、卡塔爾等18個國家單一品牌TOP10。同時,根據歐洲汽車協會公佈2022年Q1歐洲汽車銷量T0P60榜單顯示,上汽乘用車MG品牌銷量較同期翻了近3倍,拿下0.76%的市場份額,並超越路虎、本田等國際大牌,殺入增幅榜第6位,創下中國車企在歐洲市場的最好戰績。

另外,根據New Automotive提供的DVLA數據顯示,MG品牌還以4.41%的市佔率,奪得2022年第一季度英國純電動車銷量第七位,用強悍的中國智造硬實力征服英國用戶。

4、成爲跨國品牌,是上汽乘用車的必經之路?

無論是名爵還是榮威,上汽乘用車旗下的品牌總是給人不同於國內自主品牌的優勢,在進行產品對比時,消費者喜歡將上汽乘用車與合資品牌進行PK。

因爲在2010年之前,國人給自主品牌的標籤就是“山寨、低廉”,就算名爵、榮威有上汽集團這棵大樹撐腰,但也避免不了被國人當作普通的自主品牌來對待。而合資品牌更看重的是保值率,上汽乘用車卻是自主品牌中保值率最高的,從保值率的數據顯示,上汽乘用車旗下榮威RX5 eMAX、eMG6、MGeHS、榮威ei6 MAX、榮威RX5 ePLUS這五款車型在插電混動新能源1年保值率中排在前15中,佔了三分之一,成爲了榜單中最高的中國車企。

且上汽乘用車5月的新能源銷量也很耀眼,達到今年首個月銷2萬輛的佳績,同比翻番。

在“新四化”環境的帶領下,質量也是上汽乘用車面臨的調整之一,基本的產品素質必須過硬,這才能代表車輛的安全性更高,上汽乘用車旗下幾乎每款車型都滿足REACH、E-MARK等世界造車體系中以嚴格著稱的“歐洲標準”。

比如,在2019年的E-NCAP公佈的碰撞測試結果中顯示,MG HS、MG ZS EV兩款國內自主品牌車型拿下了很高的歐碰五星評價,除了E-NCAP外,還有歐洲A-NCAP在內的其他全球主流權威測試也被納入上汽乘用車的安全考覈標準中。

當然了,想要在海外市場立足,除了有敲門磚還要有絕對的優勢,這種優勢在日韓車企中比的是油耗,對於上汽乘用車的中國品牌,則是智能化。

早在2015年,上汽乘用車就與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成立了斑馬智行。

在智能駕駛方面,上汽乘用車打造了全棧自研的高階智駕方案PP-CEM™,以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5G-V2X技術、4D成像雷達、視覺攝像頭、高精度地圖構成 “六重融合式感知體系”,在感知能力上超過了特斯拉、小鵬等智能電動車新秀;在智能座艙領域,上汽乘用車與斑馬智行聯合推出了國內首個異構融合式智能座艙系統洛神OS,成爲首個具備即興學習與雲端學習能力的自進化系統。

5、電動勢有話說:

還記得科夫斯基曾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絕不會永遠躺在搖籃裡。”

對於汽車行業亦是如此,中國汽車工業並不會總是“內卷”,上汽乘用車5月的銷量雖然與前幾月相比呈現上升的趨勢,但也進一步證明,榮威、MG產品矩陣完善固然重要,市場的可持續性更很重要。

在目前看來,上汽乘用車成爲整個中國汽車工業出海時最好的先行者與領路人已經打下了夯實的基礎,在地位與品質的加持下,手握榮威和MG雙品牌的上汽乘用車憑藉安全、智能、本土化方面的先發優勢,無論是國內的佈局,還是歐洲、澳新、南美等重要市場都佔有一席之地,海內外雙線發力讓上汽乘用車更有機會成爲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跨國車企。

因此,面對車市的至暗時刻,雄心依舊的上汽乘用車該如何突破汽車行業的瓶頸期,結果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