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署:同型檢驗儀器 最低設定值不同造成結果差異
同樣的實驗室,使用同樣型號的儀器,來檢驗是否肉品含有乙型受體素(瘦肉精),結果卻可能因人而異!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康照洲表示,雖然實驗室不同,但進行檢測判斷的儀器都是相同,唯獨各家設定的「檢測極限值」不同,可能因此讓外界誤解,目前定量極限最低可以設定在0.1ppb(1ppb=10億分之1),但數值設定在0.3ppb以上,判斷較穩定且準確。
針對美牛瘦肉經檢驗,外界質疑到底誰的實驗室比較好?康照洲指出,目前實驗室中,檢測乙型受體素的儀器,與之前檢驗塑化劑及三聚氰胺的儀器完全相同,單純僅設定值不同,就有可能造成結果不同,讓外界誤解,但檢驗的方法及規則,全都由食藥局公告並訂定。
由於目前的儀器可以將最低檢測定量極限(LOQ)設定在0.1ppb,然而實際上0.1ppb到0.3ppb間的誤差範圍不大,幾乎可忽略,在實際檢驗上,0.3ppb以上數值相對穩定。康照洲數位相機爲例,某張1000萬畫素的照片,已經足夠各種印刷使用,但爲求細節將照片放大到10億倍,其中每個畫素都會城線模糊狀態;檢測時依據的是訊號,然而訊號放大有極限,以瘦肉經檢測儀器而言,當定量設定在0.2ppb,仍會有些許干擾訊號產生。
康照洲同時解釋,依法獲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的實驗室,各實驗室的認證能力,以及儀器設備分屬3件事,沒有認證的實驗室,絕不能說能力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