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結節活檢取樣難?這項技術讓活檢更安全、準確

隨着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結節被及時發現,判斷這些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穿刺活檢被認爲是診斷的“金標準”。對於微小結節(<1cm)活檢的有效取樣,一直是臨牀上的一大難點,近期,南京市第二醫院超聲影像科通過超聲引導下冷凍旋切活檢技術,破解微小結節取樣難題,讓活檢更安全、更準確、更耐受。

乳腺小結節的活檢福音:冷凍旋切技術

近日,王女士在體檢中發現了多個乳腺小結節,結節大小普遍<1cm。因有家族病史,王女士十分擔心罹患乳腺癌。爲明確其性質,王女士來到南京市第二醫院超聲影像科,行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

超聲影像科主任醫師楊立新介紹,目前臨牀上常用的活檢方式爲空芯針穿刺活檢,其在較大的乳腺腫物中具有較高的適應性,而在乳腺微小腫物診斷中,應用該方法取出的組織往往較碎,需要多次穿刺取材,創傷較大。同時,對緻密組織和鈣化區域易偏離目標,很難保證取材可靠,可能導致病理的低估,假陰性率相對較高。

而冷凍旋切活檢技術可有效改善上述問題,其巧妙地應用CO₂壓縮氣體的物理屬性,使針尖迅速降溫至-5℃左右,對病竈組織產生凍滯黏附作用,同時擊發外套管旋切(類似地鐵盾構技術),將樣本切割於取樣槽內,從而提高樣本成型效果的同時,有效抑制了擊發瞬間的病竈位移,使取樣更精準。

隨後,楊立新爲王女士行超聲引導下冷凍旋切活檢,成功獲取足量樣本,同時術中、術後王女士也無明顯不適,最終病理診斷爲纖維腺瘤。

冷凍旋切:更安全、更準確、更耐受

楊立新介紹,冷凍旋切活檢技術以其操作簡便、取樣飽滿的特點而著稱,該技術可爲體積較小的結節活檢,提供更多支持。

更安全:冷凍旋切活檢技術通過CO₂凍滯技術凍滯組織標本,從而有效減少局部出血量。切割過程沿引導針進行,不易損傷周邊組織。切取前端沒有盲區,無彈簧前衝動作,零射程,更安全,可輕鬆應對危險部位。全槽式的取樣結構可提高單針取樣量,減少穿刺次數,降低併發症風險。

更準確:在超聲引導下,導引針可精準定位靶病竈,幾秒內完成凍滯,從而有效固定活檢病竈,避免相對位移,提高取樣精準度。自動旋切技術可以從目標區域獲得連續、較大、完整的組織樣本,提高病理診斷準確率。

更耐受:無論是單發還是多發腫塊,手術僅需在乳房表面切開一個約3mm的小切口,局部麻醉,手術過程中無明顯疼痛。取樣結束後,皮膚切口無須特殊處理,局部常規加壓包紮,術後無明顯瘢痕,一般僅留紅痣大小的穿刺點。

據瞭解,冷凍旋切活檢技術可廣泛適用於乳腺、甲狀腺、淋巴結、肝臟等部位,尤其針對體積較小、不易捕捉的微小結節;毗鄰血管/神經的高風險病竈;疏鬆不易成形的病竈;堅韌不易穿刺的病竈的活檢。該技術的開展,爲患者獲取準確病理診斷,提供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