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創作要有“得寸進尺”的心勁兒
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近期策劃推出全省優秀劇目展演。入選的95臺劇目,基本代表近年來齊魯大地舞臺藝術創作的最高水平。翻閱劇目名單時會發現,以前在文藝創作領域默默無聞的濰坊市,這回一次性入選7部作品,數量位居山東各地市前列。從茂腔《黨費》到京劇《陳少敏》,從周姑戲《淌水崖》到音樂劇《渤海走廊》,一部部反映黨的光輝歷史的作品,近兩年來如雨後春筍般立上舞臺,濰坊到底靠的是什麼?業內傳統認知裡的“創作窪地”,又是如何後發趕超,成了舞臺藝術創作的高地?近期,記者趕赴濰坊,尋找當地推動文藝創作高質量發展的答案。
劇目接地氣 劇場有人氣
眼角溼潤的趙明渡老人隨着散場的人流走出劇場,站在濰坊諸城市的街頭,對前來接他的兒子說:“好東西就是好東西,黨的歷史到啥時候都不能忘。”
趙明渡退休前是諸城一所中學的教師。4月14日晚,他在諸城密州賓館會議中心臨時改成的劇場觀看了茂腔《黨費》。《黨費》是諸城市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傾力打造的重點劇目。這部劇以女地下黨黃新的女兒、現已80多歲的盧奶奶在諸城文學館給少先隊員講《黨費》的故事拉開序幕,將現實與歷史相連接,展現血雨腥風年代革命先烈英雄事蹟,彰顯共產黨人爲人民獻身的大無畏精神。
1954年,25歲的王願堅發表第一篇小說《黨費》,由此開始了文學創作生涯。這部流傳極廣的短篇小說,以長征前期爲背景,講述了黃新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仍然不忘繳納黨費的故事。
諸城爲什麼要排演《黨費》?演出單位——諸城市舜龍藝術團有限公司負責人韓鵬給出了答案。王願堅1929年出生於諸城市相州鎮,1944年到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工作。這位以革命歷史題材見長的作家,創作小說以短小精悍、結構嚴謹著稱。王願堅善於截取典型的鬥爭生活片斷,選取感人的細節刻畫人物,《黨費》充分體現了這一特色,曾多次入選中學語文課本。
“合格的文藝作品,要找到跟當地羣衆的結合點。《黨費》是諸城人民的老鄉所作,與觀衆有天然的情感聯繫。”韓鵬說,創作時解決好“爲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舞臺藝術作品就有了根。
這已經不是諸城市舜龍藝術團有限公司首次排演紅色題材作品。3年前,根據中共一大代表、中共山東黨組織早期組織者和領導者王盡美的事蹟改編的同名茂腔作品《王盡美》在諸城首演,獲得熱烈的反響。
王盡美是諸城市枳溝鎮大北杏村人。茂腔《王盡美》在宏大敘事中連綴鮮活事件,用諸城地方戲爲觀衆講述烈士的革命歷程,成爲濰坊“本土文藝講述本土故事”的範本。
火熱的生活 堅定的決心
生動反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着力書寫人們尋夢的理想和追夢的奮鬥,是每一位文藝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爲繁榮本土舞臺藝術,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近幾年積極倡導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基層,用生動的筆觸寫出濰坊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0年11月,安丘市京劇團排演的現代京劇《頭雁》在濰坊大劇院上演。演員謝幕時,700多名現場觀衆自發起立,對臺上演員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現實題材劇目。面對颱風暴雨自然災害,以村黨支部書記韓義山爲首的南玉村黨員幹部,勇於擔當、衝鋒在前,帶領全體村民迎戰天災、重建家園。安丘市京劇團負責人介紹,《頭雁》的創作靈感來自安丘基層黨員羣衆抗擊颱風暴雨自然災害的真實故事。成立70多年的安丘市京劇團,有着光榮的歷史。團裡負責人表示,安丘市京劇團70多年的歷程驗證了一句話,那就是“必須時刻虛心向人民學習、向實踐學習”。
“我們要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以文藝工作者獨特的視角,自覺承擔起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責任。”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田素英說,近3年來,濰坊始終指導文藝工作者圍繞重大題材、重點工作、重要節點開展主題創作,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時代鉅變,描繪時代的精神圖譜。
生活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衣食父母。過去3年,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加強制度保障,積極創造條件,靈活採取蹲點創作、深扎採風、體驗生活、結對幫扶、服務基層等多種方式,幫助藝術工作者走出“象牙塔”,與人民緊密聯繫起來,在廣闊的社會和火熱的生活中汲取藝術營養,激發創作靈感,進行藝術昇華,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精品。
演出是關鍵 人民是裁判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近年來,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把創新精神貫穿文藝創作全過程,在提高原創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題材、內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動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種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相輝映。
20世紀70年代,濰坊市臨朐縣原九山公社黨委書記張彥士克服千難萬險,帶領九山人民修建淌水崖水庫,造福羣衆的同時成就了一座歷史的豐碑。40多年後,臨朐縣創作排演了周姑戲《淌水崖》,演出至今廣受好評。
“很多耗費大量精力、資金創排的作品,立上舞臺後就被束之高閣,造成了極大浪費。”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藝術科科長徐明政說,這幾年,濰坊推動各縣(市、區)把作品受衆羣體、演出場地、演出規模甚至演出成本、宣傳營銷等各個方面進行通盤考慮,爲劇目進行精準定位。同時,探索建立政府扶持、院團自主、市場運作的國有文藝院團演出激勵機制,引導精品劇目走向市場,在演出中接受檢驗、打造口碑。
如今,濰坊也在積極探索現代傳播方式,助推舞臺藝術精品更上一層樓。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提出,“十四五”時期要適應新的傳播載體、新的媒體平臺,綜合運用好5G技術、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科技成果,積極探索線上數字文藝、數字展廳、雲舞臺、雲劇場,創新演出形式,把展演展播結合起來,把劇場真實可感的演出與網絡媒體直播、網紅推送、名人推薦結合起來,形成更加立體、親民、豐富的劇目演出組織體系。
據瞭解,從今年起,濰坊市將進一步增強精品意識,從音樂創作、舞美及燈光設計、道具製作、服裝化裝等劇目排練演出的各個環節入手,反覆打磨、鍛造精品。鼓勵各院團在充分尊重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基礎上,推進編劇、導演、作曲等主創人員集體參與、協同創作,提升二度創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