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深地”領域獲重大突破

經濟日報北京2月20日訊(記者齊慧)中國石油集團20日宣佈,我國首口超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日前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地下10910米成功完鑽,成爲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該井先後創造了全球尾管固井“最深”、全球電纜成像測井“最深”、全球陸上鑽井突破萬米“最快”、亞洲直井鑽探“最深”、亞洲陸上取芯“最深”等五項工程紀錄。繼“深空”“深海”後,我國在“深地”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深地塔科1井於2023年5月30日開鑽,是中國石油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向地球深部進軍”、“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裡”、勇當“能源保供頂樑柱”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世界能源與化工創新高地的標誌性工程。

深層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是開展地球深部探測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深層超深層已成爲我國油氣重大發現的主陣地。數據顯示,世界新增油氣儲量的60%來自深部地層,我國83%的深地油氣仍有待探明開發。

深地塔科1井所在的塔里木盆地,是以超深層資源爲主的含油氣盆地。近年來,塔里木油田90%的新增儲量是從超深地層獲取的。深井超深井鑽探,成爲中國石油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當好能源保供頂樑柱的必由之路。

2015年1月,克深902井完鑽井深達8038米,打破當時國內陸上超深井鑽井紀錄,成爲中國石油陸上獲得工業氣流最深的一口井。2019年7月,輪探1井完鑽井深達8882米,鑽透“地下珠峰”,標誌着寒武系吾鬆格爾組這一新層系的發現。2022年6月,雙魚001—H6井以9010米井深順利完鑽,創造我國陸上最深氣井紀錄。此次,深地塔科1井成功從萬米以下鑽取了我國首份巖芯標本,全球首次在陸地萬米深層鑽探發現油氣顯示,豐富並完善了萬米深層油氣地質認識。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金聲認爲:“深地塔科1井順利完鑽,代表着我國深地‘井工程’全鏈條基礎理論和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了跨越式提升,標誌着我國在深地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走到了國際最前列。”

鑽探過程中,深地塔科1井克服超重載荷、井壁失穩、工具失效、地層井漏等困難。尤其是萬米之下,鑽桿柔軟得像麪條,常規鑽工具、傳感器失效,地層硬度“爆表”,入井載荷高達665噸。

針對這些世界級難題,中國石油聯合集團內外企業、科研機構以及高等院校共計數萬人開展集智攻關,研發了全球陸上首臺12000米自動化鑽機、地質工程一體化設計技術等十大技術利器,形成了自主可控的萬米關鍵核心技術體系,助推我國深地鑽探系列關鍵裝備、工具、材料迭代升級。

中國石油成功處置了多次井下複雜情況,連續鑽穿12套不同巖性和壓力層系的地層,最終與5億多年前的岩石相遇,奠定了中國石油在萬米深地工程技術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萬米深井的成功鑽探,標誌着我國特深井關鍵核心裝備和技術,通過了萬米極端惡劣工況環境的檢驗,不僅豐富了我國鑽井工程領域的工程技術系列,更爲挑戰深地極限、開發超深層油氣資源提供了堅實的裝備保障。”塔里木油田首席專家、深地塔科1井井長王春生表示。

近年來,中國石油持之以恆實施資源戰略,2024年油氣保障量首破5億噸,油氣產量當量再創新高。大力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在新區新領域勘探取得6項重大突破和10項重要發現,油氣儲量替換率穩定提升;堅持效益開發,主力油氣田捷報頻傳,10個老油田“壓艙石”示範工程全部超產,國內油氣產量當量再創歷史新高,全面超額完成“七年行動計劃”,穩產保供資源基礎進一步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