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柏各莊中學

我和柏各莊中學

張秀成

一九六〇年九月,我們一家離開了居住十五年的唐山,回到家鄉守鹽莊。不久,我被柏各莊中學聘爲代課老師,一干就是四年。

柏各莊中學位於柏各莊村北不足一里處。沒有圍牆。柳樹棵子環繞着幾棟紅磚青瓦的屋舍,與今天鄉鎮中學的紅樓綠樹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當時,正值國家困難時期。處於發育期的孩子們,不能吃上飽飯,很多人面帶菜色。

一次,我吃了午飯,到教室裡看看。走讀生們看見我來了,便急忙捂住了飯盒。我有些不解。後來,我才知道,孩子們飯盒裡沒有米飯,沒有饅頭甚至窩頭。只有面少菜多的菜娘娘。看到孩子們可憐兮兮的樣子,我心裡很不是滋味。

一次,是暑假後的第一天。第一節預備鈴響過,我走進教室,只見還缺一位家住柏各莊的姓周的女生。上課鈴響了,她推門而入,教室裡一片鬨然。原來,她穿了一件藍底撒花的連衣裙。這與那些穿家織花綹布衣服的女生站在一起,實在是格格不2入了。!課間操時,她向我請假,回家換衣服去了。如今,她也是年近八旬的人了。還記得這件往事嗎?

當時,九年義務教育還沒有普及,小學生考初中的難度不亞於現在的高考。吃菜娘娘,穿土布衣服的孩子們,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一開始兩年。柏各莊還沒有電,住宿生每晚都在油燈下學習。孩子們刻苦學習的精神也感動了我,我要竭盡所能向他們傳授科學知識。讓他們插上理想的翅膀,飛出鄉村。飛出貧困。

我愛每一位同學。我經常給後進生補課,也注意發現有天賦的優等生。我教初三物理時,發現有兩個有理科稟賦的學生。一個是柏各莊的周東辰。一個是陳各莊的王永德。他們的數理邏輯推理能力極強。我把高中數學物理中的某些知識透露給他們,以滿足他們強烈的求知慾。1962年,他們參加中考,以優異成績考入稻地中學。後來,又被選拔到唐山二中。1965年,他倆參加高考。周東辰被北京鋼鐵學院錄取。王永德的成績,達到了清華的錄取分數線。因爲他叔叔在四清中受處分,他只被天津師範學院錄取。

我,一個因家庭問題被高校拒之門外的人,能在中學教書,並在1961年評爲唐山市先進教育工作者。這全賴吳生文校長和常慶福主任的保護和提攜。吳校長多次找我談話,勸慰我不要背家庭包袱,只要努力工作,前途不可限量。常主任則在班子會上說~我不管張秀成的父親是革命還是反革命,也不管他哥哥是左派還是右派,他教書教的好,我就推他當先進!!在左風日盛的年代。說這種話,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弦越崩越緊。農村搞四清,教育界也搞清理教師隊伍。1964年12月-縣教育局發文清退家庭出身不好的代課老師,我名列其中。儘管吳校長,常主任做了很大努力。然而。木已成舟。無力挽回了。

得到消息的學生們,來到我的宿舍,央求我不要走。有的說。老師別走。我們不惹你生氣了。有的說,你走了。誰給我們拍節目啊?孩子們啊,讓我說啥好呢?

六十年過去了,耄耋之年的我。經常在夢裡回到柏各莊中學。那校園四周的柳樹叢,那紅牆青瓦的房舍。那可敬的領導和同事。那些可愛的男女同學們。這一切一切都留在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