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義第一槍是誰放的?學者稱起義成功很偶然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出版界也正掀起一陣辛亥題材熱。不少研究者通過對史料的重新梳理以及深度發掘,從不同視角對“辛亥革命”作出了多元化的闡釋。這讓發生在百年前的改變中國歷史進程重大事件,在學者筆端呈現出多樣的註腳和複雜的風貌

記者胡孫華

首義“第一槍”

變得更撲朔迷離

伍立楊《中國1911》

陶啓勝搖晃站起還想掙扎逃跑,士兵陳定國舉槍對準他,毫不猶豫就扣動扳機,情急之下的這一槍,打中他的腰部。這就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槍。”

這是學者伍立楊在《中國1911》中對武昌首義第一槍的場景描述。這種說法讓本已存在爭論的“第一槍”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伍立楊說,武昌首義第一槍到底是誰放的?這可能是歷史上一個謎。一般記載均認爲第一槍是工兵營熊秉坤放的。但在民國三十五年(1946),首義同志會開會時,呂中秋卻認爲第一槍是他放的,會中熊秉坤與呂中秋兩人均在場,爲了誰放第一槍問題,兩人吵起來。後來,還有說是金銚龍在跟陶啓勝爭鬥時開的第一槍。

伍立楊分析了當時的實際情況。其時排長以上纔有掛錶,一般老總們連掛錶都沒有,因此,時間之先後就很成問題。此其一。就地點而言,有的在工兵營放第一槍,有的在炮兵營放第一槍,雖然都是第一槍,但到底誰先誰後,就很難考證了。此其二。到了武昌首義的3年後,即1914年在日本,中山先生曾指着熊秉坤,向各位同志朋友介紹說,“這就是武昌首義放第一槍的熊秉坤同志啊”。伍立楊對此認爲,不管是金銚龍、還是陳定國,其營代表都是熊秉坤,說熊先生打響第一槍,可視爲廣義的第一槍。至於狹義的第一槍,還得歸於陳定國。

駐紮在城外南湖的第八鎮炮隊立即起義響應,並經武昌中和門入城

武昌起義軍將士改寫了中國歷史進程。

武昌首義的成功

很偶然

張鳴《辛亥:搖晃的中國》

“武昌起義一舉大獲成功,很大的一個因素,是革命黨人意外地撞上了一個有錢有槍的寶庫,喊了一嗓子 芝麻開門 ,門就真的開了。”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教授、學者張鳴的這句非常文藝的話,把武昌首義成功的偶然性體現得淋漓盡致。他說,武昌起義前,革命黨人並不看好武漢,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他們認爲武漢屬於四戰之地,起義發動,即使成功,也易於遭致四面圍攻,堅持不下來。沒想到,這個中心開花的起義,不僅守住了,而且最大限度地把革命輻射開來,一舉大獲成功。

他敘述道,其實當時清軍留守武漢的部隊不到萬人,而起義的部隊,不到3000人。武漢那麼大,僅憑3000人,要想守住,幾乎是不可能的。勢必要擴軍,擴軍就得有錢,有槍。如果革命黨人拿下的武漢,是一座沒錢沒槍的空城,這些一向窮極無聊的革命黨,真的沒法可想。非常幸運的是,總督瑞澂留給起義者的,是一座有大量現金和武器的城市。當時,藩庫裡有大量存銀,軍火庫裡有可以裝備幾個師的槍械。於是,起義軍在很短時間,發展到2萬多人。一聽說武漢的起義軍有了2萬多人,湖南、江西、河南的清軍部隊,嚇得要麼不敢來,要麼來了不敢放槍。

張鳴說,如果清軍在起義後馬上反撲,起義軍能不能守住武漢,很難說。而清軍之所以沒這麼做,而是要等到準備充分調集充足兵力才肯動手,很大程度上,是顧忌擴軍之後起義軍的規模。

經過一夜激戰,起義軍於10月11日佔領武昌城。圖爲光復後的警鐘樓。

黎元洪備受爭議

黎元洪被嚴重

妖魔化

馬勇《中國大革命1911》

實事求是地說,黎元洪的加入確實使湖北軍政府革命性有很大減弱,而也正是這種減弱,卻使湖北軍政府贏得更多歡迎。”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學者馬勇看來,黎元洪是被後來的民國史嚴重妖魔化了的人物。

馬勇在書中講道,黎元洪見多識廣,與各路英雄都有相當結交。革命黨人很早就相中了黎元洪,認爲他的進步思想具有進一步轉化的潛質,如果給予適度推動,黎元洪一定會成爲革命黨的重要領袖之一。但黎元洪和當時軍界領袖的一般看法一樣,都是君主立憲制信仰者,他同情當時各地興起的保路運動,但比較反感暴力革命。所以當武昌起義發動後,新軍中的革命黨派員給黎元洪送信,希望他適時投身革命領導革命時,他毫不猶豫手刃來使,希望用這種辦法平息新軍中的騷亂。

但黎元洪根本沒料到那次譁變這麼厲害,他感到情勢不妙,於是在隨從的陪同下躲進了一個部下的家中。起義軍獲悉黎元洪藏身之地後,派員來請。黎元洪最終答應,是因爲革命黨人的誠懇態度,也是軍人職責迫使他不能放棄如此責任。他認爲,如果沒有一個有力量的軍官予以領導予以管理約束,那麼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馬勇認爲,在湖北軍政府成立之初,黎元洪確實沒有出來主動管事,大概是黎元洪的真情流露,也是革命黨人所需要的,他們只是需要黎元洪的聲望影響力,並不真的需要黎元洪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