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之恥是怎樣煉成的?西方聯手給中國做的高端局,把英國玩廢了

五常之恥是怎樣煉成的?西方聯手給中國做的高端局,把英國玩廢了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爲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臨川

編輯|t

引言

1990年代初,英國政府全力推動虛擬經濟,以爲從此能在高科技和服務業中繼續領跑。然而,這一賭注卻讓曾經的工業霸主淪爲鋼鐵廢墟。

如今,工業退化的英國試圖靠“2035戰略”重振製造業,但面對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崛起,重拾往日榮光成了一個奢望。曾經的工業巨頭,最終爲何被自己的盟友與高端規則“反噬”到步步退縮?

工業革命大哥,怎麼就變成“鋼鐵廢墟”了?

故事得從英國的工業革命講起。那個年代的英國,真是“風光無限好”,從蒸汽機到紡織業,哪一項不是全球首屈一指?後來發明低成本轉爐鍊鋼技術的貝塞麥更是把英國帶上了“世界鋼鐵中心”的寶座。

到了上世紀70年代,英國的鋼鐵業巔峰時期,光是鋼鐵從業人數就高達32萬。放眼全球,英國的鋼鐵產量幾乎佔了一半,當時的倫敦塔橋、鐵路網、輪船,都是英國鋼鐵工人的驕傲。

可是好景不長。進入20世紀後半葉,英國的工業地位逐漸被美、德、日等國趕超。到了2000年以後,這個曾經的鋼鐵帝國進入了真正的寒冬期。

今天的英國鋼鐵產量已經不到全球的1%,本國鋼鐵業從巔峰的幾十萬人驟減到現在不足兩萬的規模。

位於南威爾士的塔塔鋼鐵廠一宣佈撤資,直接撂下了1.5萬個崗位,把英國政府愁得團團轉。英國政客們是怎麼安撫的?

“我們會盡全力保住這些工作崗位……不過,國有化也不現實。”

那場面,不誇張地說,就像電影中的末日場景。這個曾經靠工業革命起家的國家,眼睜睜看着自己的鋼鐵廠逐漸變成“廢墟”,連英國人自己都在問:“我們怎麼了?”

在經濟全球化中,他們一度嘗試了各種辦法,想擺脫這種頹勢,結果卻是越弄越糟。

“盟友”的“幫忙”:美國這把雙刃刀

說到英國的產業空心化,就不得不提到美國的角色。二戰之後,英國的霸主地位被美國取而代之,兩國的關係也開始變得微妙。

美國爲了在全球推廣“自由貿易”,讓自己成爲工業老大的同時,也順帶讓盟友們變成了“市場”,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英國。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英國一心想擁抱全球化,毅然決定跟着美國走“自由貿易”路線。於是英國政府削減補貼,轉型發展金融和服務業,大批製造業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英國人的精力都集中在了“銀行”和“房產”上。

那時的倫敦市中心風光一時無兩,全球的投資人都慕名而來。金融業的壯大似乎讓英國經濟“騰飛”了,可背後呢?製造業一個接一個地破產,產業工人不是被裁員就是失業。有人諷刺道,英國用“產業換來銀行”,結果製造業的根基被動搖了。

但美國這“盟友”看似幫了大忙,實際上卻給英國挖了個坑。美英的“親密關係”讓英國在全球化進程中處於“輔助”地位,英國沒能在高新技術產業上發力,反而在服務業、尤其是金融業上深度捆綁美國。

簡單來說,美國利用自己的科技優勢和產業優勢,讓英國承擔“市場”的角色,英國的製造業在這樣的合作下迅速“被淘汰”。

當美英合力在全球推廣“去工業化”政策,遊說盟友加入“自由市場”時,中國這個“潛力股”被拉入了視線。

美英等國當時爲中國量身打造了各種“高端規則”,通過技術壁壘、貿易壁壘等手段來遏制新興經濟體的產業發展。

可誰曾想到,中國非但沒有被這些條條框框困住,反而成了全球製造的“代言人”,迅速崛起。與之對比,英國自己卻在去工業化的路上越走越遠。

美國通過技術優勢拿下了高端製造市場,英國卻成了最典型的“去工業化”犧牲品,反倒連最基本的產業鏈都被掏空了。這樣的“幫忙”,實在是讓英國吃了啞巴虧。

“高端局”成了英國的自我毀滅

爲了保持西方的產業優勢,美英等國將全球化的“高端局”佈設得滴水不漏。它們設定各種高技術壁壘,希望讓新興經濟體被鎖死在“低端製造業”,從而讓歐美保持產業鏈的上游地位。

英國作爲五常之一,自然是全力配合,甚至站在前排。然而結果呢?這一切到頭來反而成了“自我毀滅”的劇本。

就拿英國的鋼鐵行業來說,在“高端局”設立之初,英國還覺得自己有基礎,有技術,能和德國、美國一同控制市場。

可事實上,隨着德國逐漸掌握鋼鐵和高端製造的技術話語權,英國在“高端局”中卻被邊緣化,逐步淪爲了“後排選手”。這並非因爲英國不努力,而是由於沒有核心產業支撐,它的製造業逐漸喪失了全球競爭力。

而另一方面,中國在這一局中不斷通過技術轉型、提高產業附加值,不僅沒被遏制住,反而找到了自己的突圍路徑。

中國從低端製造逐漸向高端產業進發,通過科技創新和自主研發,逐漸成爲產業鏈的重要一環。今天,中國在高鐵、通信等高端製造領域的成就,讓曾經的“老師”英國也望塵莫及。

美國設計的全球化“高端局”,原本是想遏制新興經濟體,結果英國自己反倒成了“自毀”典範。

英國曾試圖在全球化中“重拾工業”,可惜並未奏效。2024年推出的《投資2035:英國的現代工業戰略》試圖通過工業振興來挽救英國製造業,計劃利用數字技術和新興產業來帶動傳統產業復興。

可這種“補救”究竟有多少實效?從2024年的現狀來看,儘管英國新戰略設立了重振鋼鐵等高端製造的目標,但缺乏資金支持和有效的執行手段,難以撼動已經“被廢”的製造業根基。

從工業革命的起點到如今的製造業廢墟,英國的衰落不僅是自身政策選擇的結果,也是全球化規則遊戲中的犧牲品。

在美英主導的“去工業化”風潮中,英國選擇跟隨,卻在一場場高端局的反噬中把自己的根基動搖了。面對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崛起,英國看似在全球化的棋盤中站到了“陣營”一邊,實際卻成了“高端規則”的炮灰。

從製造業到鋼鐵工業再到金融化的依賴,英國的故事充滿了反諷意味。試圖依靠“虛擬經濟”崛起,結果卻落入去工業化的陷阱;設想通過全球化控制其他經濟體,最終卻成爲了全球化浪潮中被邊緣化的老玩家。

在今天的國際市場中,英國的挑戰是如何在這種規則框架內重新找到定位,而這一過程依舊充滿不確定性。

參考資料

英國新發展戰略聚焦重振工業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中國經濟網.2024-10-25

財經觀察:英國鋼鐵工業衰落引發思考.新華.2016-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