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殼綠竹筍廢材不再露天燃燒 嘉義縣研發成肥料

嘉義縣爲農業廢棄竹材找出路。(圖/記者翁伊森翻攝)

記者翁伊森/嘉義報導

嘉義縣大林鎮是烏殼竹筍大宗產地,但廢棄竹材後續處理問題引發關切,傳統的露天燃燒方式衍生空汚和公共安全議題縣府多方研議,與產商合作開發破碎機,縣長翁章實地瞭解竹材從攪碎到鋪放在田間、甚至可加速腐化成肥份的操作過程,未來還考慮研發製成肥料基材,讓廢材變黃金。至於經營主體農民負擔部分,縣府會站在降低農民成本方向做優先考量翁章樑副縣長吳容輝、農業處長許彰敏、上林里長陳煦湘學者農會機械製造業者生態保護業者陪同,實地瞭解破碎機運作情形

廢竹破碎機,讓廢竹變黃金。(圖/記者翁伊森翻攝)

大林鎮烏殼綠竹筍遠近名馳名,種植面積約800公頃,新鮮又好吃,是大林地區最具經濟價值的作物竹林每年需進行清園汰舊換新,以維持竹筍的品質及穩定產量,清園過程所產生每公頃約18公噸的廢棄竹材,過去筍農大多就地處理,就這樣一把火燒了,隨着環保意識擡頭,燃燒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和公共安全引起各界關注,縣府研議透過農業技術改變廢棄竹材處理方式,終於有了重大進展

▲廢竹破碎機讓廢竹變碎屑。(圖/記者翁伊森翻攝)

爲解決廢材問題,農業處多次邀集專業農業機械製造商前往田區勘查,並與竹農朋友討論,依烏殼綠竹筍的栽培方式及生長特性,經過1年多的努力量身打造出適合在竹林間操作的破碎機。造價90多萬元的破碎機在大林鎮上林裡一處竹林進行試俥,怪手伐除竹子後直接送進破碎機中,農業處預計以連續200小時運轉中斷方式進行測試,破碎後的竹材可以鋪在田間,減少堆置空間,還能加速腐化成肥份。

▲造價90萬元廢竹破碎機。(圖/記者翁伊森翻攝)

由於竹材相當堅硬,負責操作怪手的伐除業者粗估1天只能處理1分地竹林,與過去採用燃燒方式1天能處理3分地速度相比,成本勢必增加。

翁章樑針對如果破碎機可行,未來的經營主體?怪手業者能否結合破碎機負責經營?操作成本粗估多少?農民能接受的處理成本?公部門能提供多少協助等問題,逐項與各單位人員進行討論。

翁章樑指出,過去竹農習慣以燃燒或倒入溪河方式處理廢材,時代進步了,大家應該要有進步的環保觀念,站在防治空污立場,政府並不贊成露天燃燒方式,除非是農業面臨重大病蟲害,纔有可能允許以燃燒方式處理。

翁章樑強調,以破碎機處理廢材將涉及費用與成本問題,機械廠商已表示可以提高單日處理產能,至於可能的營運主體、經營方式、操作業者和竹農的處理成本與意願等問題,縣府將邀集相關單位集思廣義,站在不增加農民成本立場提出可行方案,有效解決存在多時的竹材廢棄物問題。

►對抗病毒靠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