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威脅猛增,美軍基地忙於應對

停放在機庫內的F-22戰鬥機。 圖片來源 美國空軍

綜合編譯 韋蓋利

俄烏和巴以衝突的實戰經驗表明,數量龐大、無孔不入的簡易無人機對高價值軍事資產構成了日益嚴重的威脅,即便是遠離前線的軍事基地也頻頻遭遇無人機襲擊。近幾個月來,駐紮在美國本土的美國空軍也感受到了無人機威脅的緊迫性。隨着多個空軍基地連續報告遭到不明空中目標的入侵,一系列針對無人機的防禦措施緊急啓動。

美國政府招標網站發佈的公告顯示,10月初,弗吉尼亞州蘭利空軍基地的633飛行中隊宣佈,計劃爲基地內的42座開放式機庫加裝防護網。蘭利基地是美軍蘭利-尤斯提斯聯合戰備設施的一部分,也是F-22隱形戰鬥機的常駐地之一。

第633中隊採購這批防護網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無人機入侵。公告中明確指出,“防護網應能在固定狀態下有效阻止1類小型無人機系統(UAS)”。根據美國軍方的定義,1類無人機的重量不超過9公斤,飛行高度可達360米,最大時速185公里。美軍還要求,防護網必須由耐紫外線、防水材料製成,能夠承受204攝氏度的高溫,並能抵抗90公斤以上的瞬時拉力;首選材料爲聚酯或尼龍,單個網格的尺寸不得超過75毫米。

第633中隊特別強調,無人機防護網必須可以“快速、簡便地收起”,以便F-22戰鬥機能夠無障礙地進出機庫。這些防護裝置也不應妨礙相鄰滑行道上的飛機起降。

去年下半年,蘭利基地連續遭遇不明無人機入侵,直接促成了這次緊急招標。一位目擊者回憶說:“連續有兩架小型無人機干擾飛行行動……在基地大門前,門衛看到一架無人機飛過,緊跟在一架戰鬥機後面,然後離開了。”

美國“戰區”網站稱,這一場景讓人聯想到2017年,時任美軍空戰司令部司令、空軍上將詹姆斯·霍姆斯對未來戰爭的描述:“有人操縱着數百架這樣的無人機,其中一架徑直撞向我的F-22戰鬥機,無人機上搭載着小型但足以致命的武器……”

今年8月,美國空軍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姆代爾的“42號工廠”也發生了無人機入侵事件,導致工廠周邊區域一度實施飛行管制。“42號工廠”是美國尖端航空航天項目的研發和製造中心,包括B-21隱形轟炸機在內的許多神秘飛行器在這裡進行測試。

儘管美國軍方表示這些入侵事件似乎沒有“敵對意圖”,但“戰區”網站刊文分析稱,隨着簡易無人機的普及,將停放在地面上的飛機作爲襲擊目標變得越來越容易,這爲敵對勢力提供了一條在戰鬥正式打響前消滅對方空中力量的捷徑。在烏克蘭,衝突雙方都在持續監視戰線後方的機場等重要設施,隨時準備出動無人機發動攻擊。

實戰經驗表明,無人機價格的降低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大大降低了對高價值目標發動超視距打擊的門檻,導致反制無人機的需求爆發式增長。在烏克蘭,爲各類載具和設施加裝防護網已成爲減少無人機殺傷力的首選措施。然而,“戰區”在最新分析文章中指出,儘管物理防護手段多樣,但它們只是更復雜的多層防禦體系的一部分,功能並不全面。正如美軍公告所述,這類防護網只能對付最低級別的無人機。

在啓動緊急應對措施的同時,美國官方機構和智庫就如何更好地保護本土軍事基地及前方部隊免受無人機威脅展開了廣泛而激烈的討論。

今年5月,一個由13名美國國會議員組成的小組致信美國空軍和海軍領導部門,要求後兩者就太平洋地區建設加固飛機掩體和其他被動防禦機制的進展情況做出解釋。

據美國《空軍》雜誌統計,21世紀初的十餘年間,美國及其盟友在亞太地區共擁有210個加固飛機掩體,其中大部分位於朝鮮半島,而設在日本和關島等地的機場普遍缺乏防護。國會議員警告軍方,若不重視被動防禦,一旦爆發衝突,預計有90%的飛機損失將發生在地面上。

當涉及在美國國內部署反無人機能力時,美國軍方面臨着複雜的法律和監管挑戰。“戰區”在今年早些時候提到,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西摩·約翰遜基地在一份通知中強調,包括防護網在內的被動防禦措施在當前最具吸引力,原因之一是它們不會與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職權發生衝突。

美媒報道稱,美國軍方希望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來應對無人機威脅,但受到其他部門的牽制。爲此,過去幾個月,美國立法機構陸續提出多份建議,要求賦予並擴大國土安全部、司法部和中央情報局等機構對抗無人機的權力,以與軍方的現有措施形成互補。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