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黑龍江高校斬獲佳績

第十四屆“挑戰杯”秦創原

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

全國決賽

近日在西安交通大學

(興慶校區)閉幕

我省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2所高校捧得

“優勝杯”

在主體賽中

我省共有3項作品

獲評全國金獎

6項作品

獲評全國銀獎

49項作品

獲評全國銅獎

獲獎學校數和項目數

均創歷史新高

其中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大學

各有1項作品

獲評金獎

黑龍江大學

在“挑戰杯”國賽中

首次摘金

在“一帶一路”國際邀請賽中

我省共有1項作品

獲評全國金獎

2項作品

獲評全國銅獎

在“秦創原”創新挑戰賽中

1項作品

獲評全國銅獎

其中

哈爾濱醫科大學

1項作品獲評

“一帶一路”國際邀請賽

金獎

全國決賽閉幕式上,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學部研究員、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人冷曉琨,作爲從“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成長起來的全國優秀創新創業企業家代表作主題演講,以“堅守是最好的選擇”爲題,分享自己的創業經歷和奮鬥故事。

“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由共青團中央於1999年發起,每兩年舉辦1屆。作爲中國大學生最關注的全國性創業賽事之一,大賽引導和激勵了一批批青年通過廣泛的社會實踐、深刻的社會觀察,不斷增強對國情社情的瞭解,激發創新精神,培育創業意識,提升社會化能力。

今年,第十四屆“挑戰杯”秦創原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全國學聯、陝西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競賽自2024年6月啓動以來,共吸引來自2700餘所高校的300多萬名學生參與,累計提交39萬餘個創新創業項目。經過校級初賽、省級複賽,主體賽及專項賽共有來自412所國內高校、14所國際高校的839個項目進入全國決賽終評。

團省委高標準舉辦省賽,共有來自71所高校的10958件作品參加校級初賽,2526件作品參加省級複賽,參賽學校數、項目數、參與師生數均創歷史新高。經過激烈角逐,共有176件作品獲評省賽金獎、265獲評省賽銀獎、443件作品獲評省賽銅獎。

接下來

和團團一起看看

黑龍江獲獎項目和青年

青春風采

金獎

主體賽

哈爾濱工業大學

瓷創未來:高可靠性耐高溫射頻絕緣子及應用

項目組別: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

團隊成員:汪柏含、胡楚彥、葉志雲、杜奕輝、楊佳、吳昊、申利影、楊佳蕊、郭振濤、趙治博、魏含笑、陳遠哲、王韻竹、杜昱嘉、呂政恩

指導老師:劉強、張仲麟

項目簡介:項目提供“3材料+2部件+1裝置”新模式服務國家公共服務衛星系統。針對模擬裝置中亟需的三種關鍵材料問題進行研究,歷經4年技術攻關,響應新質生產力號召,自主研發形成3項核心技術,併成功應用在國內首個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優於國際同類裝置模擬環境。

汪柏含、胡楚彥、葉志雲、杜奕輝、楊佳、吳昊、申利影、楊佳蕊、郭振濤、趙治博、魏含笑、陳遠哲、王韻竹、杜昱嘉、呂政恩

指導教師:劉強、張仲麟

項目簡介:項目通過材料成分設計及工藝原創,實現陶瓷材料微結構的調控,突破耐高溫、抗熱衝擊、透波結構功能一體化陶瓷構件製備技術,材料製備的陶瓷構件已經在空間等離子體環境模擬與研究系統中服役,完成200餘次高溫等離子體測試工作未破壞,有力支撐了空間等離子體環境模擬與研究系統的建設,應用在國內首個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中。

哈爾濱工程大學

築夢碧藍——面向深遠海多平臺通信定位一體化網絡設備

項目組別: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

團隊成員:李匯哲、劉鑫巖、李子文、李想、紀曉峰、劉兆豐、徐銀萍、田晨序、高金童、張軒野、於潤澤、曹馳、王世博、秦臻、嶽浩軒

指導教師:周鋒、孫宗鑫、青昕、張淑娟、劉志軍

項目簡介:團隊研發一款服務於深遠海多目標協同通信定位一體化的網絡系統。在水聲通信網絡方面,系統可根據不同任務需求實現水下多節點多體制網絡通信,提高水下信息保障能力以及實現對水下設備的可靠控制與數據高速傳輸。在水下多目標合作定位網絡層面,系統由主控設備以及多個潛標組成海底固定網絡,實現對多個水下合作目標進行定位。

黑龍江大學

傳情達意——讓機器手語翻譯不再冰冷

項目組別: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

團隊成員:朱銘熙、王森霖、王帥、鄒佳林

指導教師:李海東

項目簡介:“傳情達意”是一款基於肌電信號識別的手語翻譯產品。項目利用SEMG肌電信號識別分析技術,優化多模態識別,進行基礎的手語翻譯,創新融合面部肌電信號識別技術,做到情緒識別,解決手語翻譯中細粒度而導致翻譯結果不精準的困擾,有效解決以往手語翻譯裝置不能識別聾人情緒問題,從而提升手語翻譯準確率。此外,該產品具有將交流對象語音信息轉化爲虛擬形象,並通過AR眼鏡呈現的功能,實現雙向實時溝通。總的來說,“傳情達意”項目產品是一個深度整合先進生物電技術、人工智能、AR技術的高科技手語翻譯系統,致力於爲聾人打造更高效、準確的溝通方式。

“一帶一路”國際邀請賽

哈爾濱醫科大學

“探”微知“助”——分子成像探針 助力肺癌可視化精準醫療

項目組別:衛生健康文化

團隊成員:萬思齊、ISLAM MD MOMINUL、白靜樵、劉嘉昕、VERMA SHOBHITA、程影影、馬心蕊、吳孟奇、王欽陽、董億豪、RAJ SIMRAN、MAHAJAN UJJWAL

指導教師:韓兆國、孫夕林、胡風麗、宋麗麗、白明瀚

項目簡介:團隊基於前期大量肺癌分子成像研究經驗,深度分析肺癌精準診療方案及其分子分型難題,針對肺癌關鍵分子靶點研發可用於肺癌EGFR、MET靶向的無創、在體分子分型及分子靶點可視化的分子成像探針產品試劑盒18F-TSPF及配套PET/CT分子成像方案。產品解決肺癌精準分子診斷及聯合靶向治療方面的巨大臨牀需求及其痛點、難點,實現精準、無創篩選靶向治療受益患者,並進一步分析患者耐藥機制,指導聯合靶向治療方案,實現透明病理,爲肺癌可視化診療保駕護航。

銀獎

主體賽

哈爾濱工業大學

鈦基科技-熱等靜壓近淨成形航空構件引航者

項目組別: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

團隊成員:許可、陳潤、王書奇、程涵、姜博濤、陳昕、麻子碩、魯偉航、林陳粲、崔麗華、黃雅婷、金嘉熠、賈自遠、杜佳欣、賈暢穎

指導教師:黃陸軍、王帥、安琦、耿林、王亮

項目簡介:本項目將熱等靜壓工藝與鈦基複合材料製備技術有機結合,充分利用熱等靜壓工藝流程短、近淨成形、批次穩定性高優勢,徹底解決高速飛行器輕質耐熱結構件無合適材料可選的瓶頸問題。結合黑龍江省航天產業優勢,開展以鈦基複合材料爲代表的高新材料研發與推廣,助力龍江經濟高質量發展。

哈爾濱工業大學

多模態交互陪伴機器人——新一代科技文創產品引領者

項目組別:文化創意和區域交流合作

團隊成員:杜弘基、孫翔宇、匡磊、程旭盟、張可櫻、張睿陽、杜春雨、崔涵、陳思超、林珊珊、高雨涵、劉思哲、李洪武、張清華

指導教師:劉剛峰、趙傑、高海波、朱延河、張力

項目簡介:項目專注於新一代桌面智能人形機器人研發與製造,致力於推動人機交互新範式,使智能機器人擁有類人的流暢交互能力,構建具身智能感知-決策-運動的通用模型,並應用於娛樂、陪伴、教育、康復等場景,引領智能機器人技術的未來。

哈爾濱工程大學

策耀網安——網絡威脅自動化處理方案領航者

項目組別: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

團隊成員:楊瑜婧、周子晴、王浩宇、陳年爽、鄭昊、楊徳利、劉慶澳、劉娜、鄭策方、劉聖榮、邵琦、劉奕彤、許昊、趙鵬

指導教師:蔡成濤、周瑩、王磊、鄧雄、王浩人

項目簡介:團隊自主研發出威脅分析和威脅處置兩大品牌系統,通過面向流字符切分技術多源威脅情報庫本地經驗化模型、自動化響應等多種先進技術,用智能AI賦能網絡安全,完成從信息捕捉到攔截阻斷的全流程運營,將網絡威脅消滅於萌芽期,並依託AI智能聯防聯控平臺,達到羣防羣控,簡化人工監測難度,實現精準防護,幫助用戶以智能化、智慧化及自動化形式提升網絡安全防護響應能力,實現精準、高效、常態化的自動化攻防對抗。

哈爾濱工程大學

探海先鋒——海洋資源勘探氣槍技術供應商

項目組別: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

團隊成員:劉淳昊、龐俁周、唐皓、劉毅、劉暢、耿航、徐一帆、蘇浩晨、呂可、杜佳美、孫安平、寧亦池、韓放、胡梓喆、何嘉榮

指導教師:張帥、李帥、周瑩、王詩平、張阿漫

項目簡介:團隊致力突破深海勘探氣槍研發瓶頸,自主研發深海資源勘探氣槍技術,形成從氣槍設計與製造到海洋勘探實際工程應用的完整商業模式,以自主知識產權構建堅實技術壁壘,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同時,對標國際標準實現全方位超越。旨在成爲我國首家且唯一一家海洋資源勘探氣槍技術供應商,爲實現深海油氣關鍵勘探技術自主可控、守護海洋能源安全和建設海洋強國貢獻青春力量。

哈爾濱理工大學

氫能產業新貴族——聲學式氫氣傳感器

項目組別: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

團隊成員:丁鴻宇、周國奧、張林、王浩淼、姜潔、馬妍、楊可心、劉洋、邢子健、李高晗

指導教師:孫慧、黃春麗、張宏磊

項目簡介:項目採用超聲波檢測技術,綜合運用聲學、電子學、熱力學、信號處理等技術,研發新型超聲波氫氣傳感器。該傳感器是國內首次採用超聲波手段實現氫氣檢測的落地科技成果,克服現有氫氣傳感器無法工作在高溼、冷凝、低氧等惡劣環境下的技術不足,同時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長壽命等優勢,爲氫能源工業以及氫燃料新能源行業的氫氣安全檢測、氫氣環境治理等領域開拓一條嶄新道路,具有很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黑龍江職業學院

激不可失-激光調製大工匠

項目組別: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

團隊成員:夢琪、劉佳鑫、魏佳英、朱儁豪、王曦、朱奕霏、蔣鴻延、何文澤、劉佳佳、王思焓、鄭凱銘、劉遙遠

指導教師:張廣秋、閆亮、李晶飛、王蕾

項目簡介:團隊致力於“激光調製器”關鍵元器件國產化研發,旨在光電科技前沿引領高性能、高精度、超低噪聲的激光調製新紀元。匠心研發,成功攻克傳統激光調製器面臨的調製精度受限、噪聲干擾嚴重、穩定性不足等關鍵技術瓶頸,顯著提升產品綜合性能與可靠性,確保在光纖傳感、激光通信、精密測量及智能製造等多元化高端應用。

銅獎名單

主體賽

“秦創原”創新挑戰賽

“一帶一路”國際邀請賽

來源 | 團省委學校部

審覈 | 於佳 楊頔 責編 | 武智勇

編輯 | 敖翔 劉宇鑫 於天驕

一起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