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統治世界(上):隨城市興起的發明史
▲一次性吸管。(圖/記者李毓康攝)
圖文/鏡週刊過去幾個月,看似平凡無奇吸管成了文化論戰的焦點。不只臺灣珍珠奶茶該怎麼喝成了政治話題,在紐約、溫哥華、西雅圖等國際城市也紛紛立法限制或禁用吸管。環保人士不斷強調「可拋棄式」(disposable,實際上卻是數百年難以被分解消滅)的吸管對海洋生態的嚴重危害。
不過在此同時,有些保守右派人士認爲這場「蹩腳的自由派運動」對環境根本無啥助益。有些人也擔心這場運動污名化了真正需要使用吸管的人(例如行動有障礙需要吸管攝取飲食的人們)。甚至環保團體中也有人有不同意見,認爲海洋污染這個全球性的問題,拿禁用吸管做爲訴求,並不是達成制度性改變的好方法。 專欄作家馬德里格(Alexis Madrigal)在《大西洋期刊》最近的文章裡,從吸管的爭議看美國資本主義文化演變的歷史。他說吸管「始終是被歷史的潮流帶着走,浸淫在時代中,塑造出它的材質織理」。
在他看來,從美國工業主義的興起、都會文化的形成、性別關係的轉變、公共衛生的改革、到青少年的速食文化都可以看到吸管的影子。如果透過吸管「管窺」美國,可看到現今資本主義所存在的一些矛盾。
使用中空的柱狀管子吸取食物的歷史,可能比人類出現的時間還要早。這從一些靈長類的行爲可得到引證。
在十九世紀之前的美國,吸管(straw)在英文裡是名符其實的麥稈。它們長在田裡,經過收割、裁剪、乾燥的處理製造過程。1888年,來自華盛頓特區的馬文史東(Marvin Stone)取得了美國第一個「人造吸管」的專利。根據史東的說明,這個取代天然麥稈的人工吸管「廉價、可持久、無從挑剔」。
最早的這批吸管制作方法是由工人把紙纏繞在極細的圓柱上,在外頭塗上石蠟。通常還會染上「類似天然麥稈的顏色」。這個新奇的產品不久之後就開始出現在全美各地的報紙廣告上。
廣告上強調的是史東吸管的好處和天然麥稈的缺點。史東吸管「無味、無臭」而且「乾淨、完美」,「喝一次你只需要用一根」(不會像天然的吸管有味道、而且可能有裂縫吸不起來)。
這些廣告應該是很有效,史東吸管引來諸多仿效者,廉價的吸管蔚爲流行。這是美國勇於嘗試創業成功的企業精神範例。
不過,早在史東的人造吸管被髮明之前,供身體障礙者吃藥喝水,可重複使用的吸管早已被髮明出來。爲什麼這種可拋棄式的吸管在這個時候問世?除了方便性之外,它的風行也和時代背景有關。
按照馬德里格的說法,在十九世紀初,美國基本上還是農業社會。城市裡的餐廳數量寥寥可數,且大部分顧客僅限於上流階級。隨着都市化腳步加快,人們飲食文化的改變,也讓吸管得以登堂入室,進入了飲食文化的殿堂。
在當時,碳酸飲料正流行。原本昂貴且笨重的機器有了很大的改進。販售「軟性飲料」的冷飲店開始在街角風行,城市的人們都想來份帶有甜味、清涼冒泡的飲料。
除此之外,南北戰爭加速了美國的工業化,出門討生活的人變多了,大量人口往城市集中。城市裡原本有酒吧和沙龍,不過它們是性別區隔分明的空間。在、追求獨立自主的城市女性們也需要有自己可以聚會的地方。賣蘇打水的冷飲店,不含酒精,乾淨、安全,成了適合婦女社交的重要場所。
根據1911年出版的《實用冷飲吧指南》的說法,冷飲吧堪稱是民主政體的資產。「如今每個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本地人外國人,都鍾愛冷飲吧〉」
另外,都市化也帶來了公共衛生的問題。儘管都市的現代便利性,它的死亡率卻高於鄉村地區,吸管也成了公共衛生的重要關鍵。一些城市在十九世紀末開始要求餐廳裡必須準備吸管。一份威斯康辛的報紙在1896年提到已經有許多城市「已經發布規定,在公共的餐飲場所必須使用包裝好的吸管」。
不僅如此,當時堪薩斯一名醫師更發起「不共用公杯」的運動。基於衛生理由要求禁止使用「共用杯」(common cup,類同早期臺灣在路邊免費奉茶的公杯)。
解決共用杯子的衛生問題,最後靠飲水機和紙杯解決了,不過當時人們另一個選項則是可手動押取的吸管盒。
不管是杯子還是吸管都必須保證乾淨,防止細菌入侵孩童,當時的廣告宣傳是吸管盒可以避免孩童手指碰觸其他的吸管,並「保護吸管不收蒼蠅、灰塵、和微生物的污染」。
往後幾十年,吸管在製作技術上、在生產規模上都經過不斷的演進。不過真正有趣的變化或許不是在技術方面。而是吸管和麥當勞的關係。
參考資料:The Atlantic, Vox更多鏡週刊報導【綠色和平「彩虹勇士號」來臺(下)】 「零塑膠臺灣!」 綠色和平相信我們可達標寄居蟹以瓶蓋爲家 全球塑膠垃圾密度最高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