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化學者們的口述史:《手鏟釋天書——與夏文化探索者的對話》I和II
在目前的大衆歷史中,“夏朝的存在”是一個經典的話題,當然,大衆歷史中的內容其核心和外延都不那麼清晰。當我們把“夏朝的存在”翻譯成學術話語“關於夏文化的研究”,去尋找學術界的對應關鍵詞,就會發現,這是一個歷史相當長、內涵特別豐富、足以反映出中國考古學特質的學術“母題”。如今,這個“母題”演化成學術、大衆兩個領域各自表達卻又相互影響的內容領域,堪稱泛歷史乃至大衆價值觀方面的一個“景觀”。
考其源流,這個問題萌發於傳統社會知識分子的學術懷疑,在近代中西交融和國家建構過程中逐漸凸顯,隨着考古學和考古材料的不斷涌現而不斷深化。特別是當相關遺址的考古工作初現端倪、考古材料被相關學者納入研究視野之後,在學術界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逐漸熱烈起來。
如果我們翻開討論三代考古的專著,或者以中華文明探源爲主要內容的論文,肯定會看到二里頭遺址的分期問題,在文獻綜述或者觀點介紹的部分,還會不厭其煩地枚舉學界的不同觀點和意見,比如二里頭遺址一到四期都是夏,或者都是商,或者一二期是夏三四期是商,或者一二三期是夏第四期是商,或者是“有限的不可知論”如“二里頭遺址說明中國已經進入了國家社會,但是這個國家是不是夏則無法斷言”之類。
但是,爲什麼圍繞着二里頭遺址會有這麼多的學術觀點,又爲什麼對夏文化的研究焦點會聚焦在二里頭以及二里頭和其他相關遺址的關係上?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的關係到底應該如何構建?還有一些大家更加好奇的問題,比如外國學者和學術界對夏王朝是否存在的態度等等。說到這裡,我們會覺得,以理性爲根本邏輯的教科書和學術論文可能無法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大家更希望直接和參與夏文化研究與學術爭論的學者直接對話,想了解他們爲什麼會得出這樣那樣的學術觀點來。
於是,大象出版社《手鏟釋天書——與夏文化探索者的對話》I和II這兩本書,就應運而生。這兩本書是正是對參與夏文化研究與學術爭論學者的學術採訪集,翻開目錄,我們看到被採訪者都是諸如安金槐、鄒衡、張光直、李學勤、李伯謙、劉緒、董琦、王巍、王震中、許宏、方輝這樣親身參與到夏文化研究、考古發掘、學術爭鳴的學者,還有飯島武次這位日本學者,足以說明夏文化研究的影響程度。
在訪談形成的文字中,最可寶貴的是,基本上每位學者都基於自身的學術經歷,闡述、分析了自己對夏文化、對相關考古觀點形成的原因。縱覽全書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學者的觀點不完全相同,學術論爭的程度一度還比較激烈,但是他們之所以爲能夠成爲學者,本身都有一顆求真的初心。
肯定會有人問,真相肯定只有一個,但是爲什麼大家的學術觀點五花八門?其實我們可以把夏文化研究抽象出來一個模型,畢竟不是所有的夏文化遺址都保留到了今天,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肯定還有尚未發現的夏文化遺址。假定夏文化需要我們發現ABCDEF六個要素才能確定,EF尚未被發現,按順序認知ABCD和DCBA的人,產生的觀點會有分歧嗎?這個認識論的問題,可能纔是現在學術分歧的原因。
回到《手鏟釋天書——與夏文化探索者的對話》I和II這兩本書,閱讀之後,我感覺蘊含其中的學術問題被還原成一位位學者的娓娓道來,能夠透過文字感觸到他們的情緒。對於學者來說,真相是重要的,但是對於未來的學術史書寫來說,每一位參與其中學者觀點的形成,可能同等重要。畢竟中國考古學只有百餘年的歷史,是一個年輕的學科,等未來哪一天研究視野拓展到這些學人思想史、學術史的時候,這兩本書的價值還會更大、更重要。
作者 | 王 超
編輯|楊逸塵
審覈|王 超
本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