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補血”進行時:償付能力承壓 頭部險企永續債發行限額約6800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葉麥穗 廣州報道償付能力存在一定壓力,險企加快“補血”速度。近期多家險企披露發行或者擬發行永續債計劃。多位業界人士認爲,隨着保險市場內卷加劇,利率中樞下行,行業轉型步入深水區,險企面臨不同程度的經營壓力,通過補充資本以增強競爭力和風險抵抗能力的需求持續提升。未來,預期保險業補充資本的需求仍將維持高位,有券商統計,這波頭部部險企永續債的發行限額約6800億元左右。

兩家險企同日宣佈發行永續債

6月11日,中糧資本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英人壽計劃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總額不超過30億元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票面金額100元,期限與中英人壽持續經營期一致,採用分階段調整的票面利率,無固定到期日。據瞭解,中英人壽本次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補充核心二級資本,提高公司償付能力以支持業務持續發展。

截至2024年一季度,中英人壽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161.62%、260.7%。這一數據雖然仍高於監管要求的最低水平,但與其在“償二代”二期規則實施前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中英人壽曾預計,公司2024年二季度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將進一步下滑至149.92%、245.33%。

自2023年以來,中英人壽盈利波動明顯。2023年,中英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61.71億元,同比增長42.68%,但增收不增利,該公司淨利潤從2022年9.25億元驟降至0.29億元,同比下滑96.86%。今年一季度,中英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1.82億元,同比增長22.39%;淨利潤則較2023年同期-4.2億元扭虧至6.21億元。

據瞭解,中英人壽本次擬發債券面值爲100元,採用分階段調整的票面利率,自發行繳款截止日起每5年爲一個票面利率調整期,在一個票面利率調整期內以約定的相同票面利率支付利息。

同一日,太保壽險也發了類似公告,擬發行2024年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發行規模爲人民幣80億元,募集資金用於補充發行人核心二級資本,提高發行人償付能力。本次擬發行的8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連同去年首次發行的120億元,總規模將達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覆的200億元上限。

去年11月,太保壽險獲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准,得以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總額達200億元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公司採取分期發行策略,首期發行100億元,並保留20億元增發選項。次月,"23太保壽險永續債01"正式發行,實際發行規模爲120億元,利率3.5%,期限5+N年,且獲得3.19倍超額認購,顯示市場對太保壽險信用和長期融資策略的認可。

“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也被稱爲永續債。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表示,保險公司從外源補充核心資本的方式比較有限,主要依靠股東增資或IPO補充權益性資本,而資本補充債雖然是目前行業常態化的資本補充工具,但只能計入附屬資本,無法補充核心資本。相對於資本補充債,永續債不僅可補充核心二級資本,還能撬動核心保單盈餘,帶來核心資本的槓桿式增加,當附屬資本觸發限額後,還能撬動附屬級保單未來盈餘增量,對實際資本的撬動作用翻倍。

預計永續債規模限額約爲6800億

對於險企積極發債的原因,有分析認爲,償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後,行業內多數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資本補充的需求和迫切性隨之增加。當前國內市場利率持續下行,股市相對低迷,保險公司發行資本債券補充資本的成本較低,預計發債熱潮會持續。

大公國際分析師王亞楠表示,目前對保單未來盈餘的分級計量以及核心資本上限的要求導致核心資本下降影響,人身險公司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大幅下降,且長期壽險產品佔比更高的大型險企降幅更加顯著;而財產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均爲短期產品,保單未來盈餘在覈心資本佔比要求的調整對於財產險公司核心資本的影響程度明顯低於人身險公司。2023年以來,保險行業的保費增速明顯提升,繼續加大對保險公司資本的消耗,償付能力充足率水平繼續呈下降態勢;隨着2023年9月,《關於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的發佈進一步優化了償付能力監管標準,實施差異化調節最低資本要求以及優化資本計量標準和風險因子,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環比均略有提升,一定程度緩解了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壓力。 預計未來,監管新規雖然能夠緩解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壓力,但隨着保險業務及資金業務拓展對資本的消耗,保險公司仍將面臨資本補充需求。

飲得“頭啖湯”的險企是泰康人壽,2023年9月,該公司獲批公開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即永續債),發行規模不超過200億元。這是2022年8月,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保險公司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保險公司可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補充核心二級資本之後,險企的首單。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2024年一季度末,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195.6%,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爲130.3%。其中,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234.1%、186.2%、264.4%;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206.3%、113.5%、229.1%。有13家中小險企償付能力不達標,包括5家人身險公司與8家財險公司。其中,2家險企的風險綜合評級爲D級,其餘險企的風險綜合評級爲C。

整體來看,償付能力承壓。

其實2023年開始,保險業就在上演一場前所未有的資本"進補"熱潮。根統計,在這一年裡,共有18家保險公司獲批發行資本補充債券或永續債,合計獲批發行規模高達1486.5億元,這一數字不僅遠超2022年全年的發債規模,更是創下了歷史新高。在這之中,14家保險公司獲批發行841.5億元資本補充債,而5家保險公司獲批發行645億元永續債,後者作爲新增加的發債種類,標誌着保險行業在資本補充方式上的創新與突破。

浙商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覃漢表示,保險公司永續債可以補充保險機構的核心二級資本,能夠起到同時改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的作用,因此市場發行需求較爲旺盛。從銀行永續債、券商永續債的發行經驗來看,預計保險永續債的發行人或也將聚焦在一些資本存在一定壓力的大體量頭部險企;受“保險公司發行保險永續債的債券餘額不得超過核心資本的30%”的要求,也只有核心資本規模大的險企纔有較大的發行空間,測算得出頭部險企永續債的發行限額約6800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