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跑都算慢了…封測廠中國大撤退 為何從日月光、力成到京元電都走了?

記者 王子承攝影

撰文‧王子承

全球半導體後段測試龍頭京元電,突然宣佈賣掉中國蘇州廠,引發業界關注,究竟中國半導體產業發生了什麼事?

「半導體制造在中國的生態環境產生變化,市場競爭日趨嚴峻……,經董事會決議出售京隆科技所有股權,退出中國半導體制造業務!」4月26日下午,全球半導體後段測試龍頭京元電子副總經理暨財務長趙敬堯宣佈,將把在中國經營近15年的子公司京隆科技,以217.2億元出售。

京元電2002年在中國蘇州成立京隆,以便在中國提供通訊晶片、CMOS影像感測器的IC封裝服務。去年京隆營收96.6億元、對京元電營收貢獻度高達三成,淨利更有19億元,佔母公司獲利三成。由於營收、獲利成長性佳,京元電一度計劃推動京隆在中國科創板上市,現在卻說賣就賣,引發業界關注。

趁賣相不錯「趕快換錢」

京元電總經理張高薰在記者會上低調錶示,「事實上市場很多同業做過,所以我們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一名封測業內人士指出,賣廠影響短期營收,但趁子公司還有獲利,賣相不錯的時候趕快換錢,「讓資金匯回臺灣投資,沒什麼不好。」

爲什麼京元電要「趕快換錢」?IDC資深研究經理曾冠瑋分析,京元電退出中國、將資金轉入臺灣,反映對地緣政治風險的應對策略,不僅降低風險,同時利用臺灣在半導體的強勢,增強研發和生產能力,進而強化京元電在臺灣的高階產品測試能力。

事實上,半導體封測公司早在4年前,已拉開撤出中國的序幕。根據本刊統計,由日月光投控旗下矽品在2020年開出第一槍,後續包括日月光、力成、南茂、菱生等臺灣同業,陸續處分中國據點,就連美國Qorvo、威騰以及韓國SFA半導體,也在今年賣掉中國廠。

會讓一衆封測業者像說好一樣地逃離中國,業界推估與大環境變化有關。一名分析師觀察,在2018年以前,全球半導體業者一片看好中國市場、甚至紛紛在中國投資,就是爲了搶市佔,「但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就轉向了!」

隨着美國對中國祭起一道道禁令,中國政府的應對之道,就是扶持在地供應鏈,讓中國外商處境愈來愈困難。根據韓媒《The Bell》報導,SFA半導體封測廠內部人士表示,「公司與中國政府支持的本土對手做價格競爭,不容易。」最後SFA把中國封測廠賣給鴻海旗下訊芯-KY。

一家臺系封測大廠也證實,「現在中國政府會把補助與資源優先給中國廠商,如果我們沒賣廠、成本不如人,就是會掉單,所以還不如把廠賣給客戶,替他們增加可控的產能。」

未來中國可能還會加大力度扶持本土供應商,一名分析師直言,「2025年中國有十四五規劃的KPI要打,所以今、明兩年都在儘量拉高國產自制率!」他進一步分析,「中國客戶不想用外商(封測廠),同業也可能出來搶單,繼續待在中國的意義已經不大,現在跑都算慢了!」

中國「內卷」陷削價競爭

另外,中國封測產業近年「內卷」激烈,也成爲臺灣業者出走理由之一。以這次京隆的買家之一、中國封測二哥通富微電爲例,去年公司營收高達1000億新臺幣、遠超過京隆,但扣掉中國政府補貼後,淨利僅2.7億元、只有京隆的零頭,顯見中國半導體削價競爭的嚴重。

只不過,隨着中國大量的成熟產能開出,過去在臺灣投片的MCU(微控制器)、面板驅動IC業者,不管是中國政策要求或價格因素影響,都已陸續在中國晶圓廠投片,分析師指出,「未來這些業者有可能轉往中國當地做封測。」對此,一家臺灣前十大封測廠坦言,「現在只能儘量拉開跟中國同業的技術差距,客戶如果對品質有要求,就會選擇在臺灣做封測。」

而拉高技術門檻,成爲現在臺灣業者的重要差異化策略。以京元電來說,除了出售蘇州廠,也宣佈大舉調高今年資本支出七成,看好未來高效能運算(HPC)、AI商機,將投資更高階的測試系統,以服務美系客戶。

至於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退出中國後,已在全球多點啓動佈局。除了在桃園、彰化、高雄等地大舉擴廠外,更在菲律賓、韓國、馬來西亞插旗,地緣政治緊張雖然爲業者帶來了不少挑戰,卻也給臺灣封測產業再次轉型升級的機會。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428期)

延伸閱讀》

51勞動節「沒有」全國放假!軍公教+7大行業仍要上班…這天算國定假日嗎?出勤薪水怎麼算?

2024報稅必看!新版所得稅級距表:年收入多少以下不用繳稅?破解「扣繳憑單的秘密」有機會退稅

父母過世,大哥竟把房子贈與大嫂名下!遺產爭產常見糾紛:生前做對2件事,財產才能拿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