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北京老胡同?北大退休教授:不推薦南鑼鼓巷

衚衕的北大退休教師

“總擔心什麼時候就沒了”

清晨6點剛過,63歲的楊玉順已經進了頤和園。繞繞圈兒,登一下山,最晚不超過8點回到家中吃早飯。此後若無特殊安排,他便會着手計劃今日的行程——從北大退休後,楊玉順選擇用鏡頭與腳步去記錄和感受城市的變遷。

北京哪兒的麪茶豆汁好,我都知道”

一個揹包、一壺水,楊玉順的出行“裝備”很是簡單。去近的地方他習慣騎車,遠點兒的就坐公交。“能看到沿途的風景,避開上下班高峰的話不堵車。”

每次出門,總要到下午纔會回家,午飯就得在外面吃了。楊玉順喜歡小店,最愛吃炒肝,褡褳火燒、麪茶、豆汁也成。“北京哪兒的麪茶豆汁好,我都知道。”

對老北京小吃情有獨鍾的楊玉順,並不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他祖籍河北香河,兩歲多隨父母來到北京。因爲父親在北京市菸酒公司制酒,楊玉順一家最早住在位於廣安門的公司宿舍。後來搬到龍潭湖,一直住到他中學畢業。

身爲“老三屆”後極爲特殊的“70屆”,楊玉順沒有像師兄師姐們一樣上山下鄉“接受再教育”,而是極爲幸運地留在了北京。“我們被分配到社會各個崗位,售票員營業員……什麼都有,我就以‘招工’的名義到了北大無線電系。”

因爲尚未恢復高考,當時的北大隻有組織推薦的所謂“工農兵學員”,再就是教員和職員。“我相當於職員類,但還沒有正式進去,因爲剛來學校資格不夠。”在楊玉順的記憶中,無線電系起初有實驗室,還有個小工廠,除了木工以外,車工銑工刨工他都做過。“我們各個系還有各自的食堂和菜地,這些活兒我們都得輪着幹。”

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楊玉順被正式納入北大職員體系,負責學生工作,“清華叫輔導員,我們叫班主任”。無線電系也改名爲“電子學系”,併入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上世紀末,清華北大哈工大在深圳組建研究生院,楊玉順過去做支援。加之每年新生開學有大量的工作,忙忙碌碌的狀態一直持續到退休。

“他們覺得我講得蠻有眉目,就把我領進去了”

閒下來後,喜歡走路的楊玉順開始琢磨着細緻地逛逛尚存的衚衕。“總擔心什麼時候就沒了,而且我外甥女在北京衛視負責一檔本土文化節目,也經常跟我提這兒、那兒的要拆掉,就想能看多少看多少吧。”

從去年年底開始,只要家中無事,楊玉順都會出門。有時他目標明確,專門小本上記些背景典故。有時也會“腦瓜一熱”,隨心所欲,走哪兒算哪兒。他沒有學過專業攝影,甚至不用單反相機,都是手機拍照。提及本報日前曾報道過的一位專拍衚衕的漫畫師“南城老李”,楊玉順笑言自己說是拍衚衕,其實是“內容大於形式”,感受爲主。“人家下的功夫大,又會畫畫。我的時間短,比不了。”

饒是“溜達”,每天回到家,一套記錄的程序還是不能免。拍下的照片導入電腦,時間地點,包括遇到的人和事,楊玉順都會逐字逐句存入文檔。如今上百條衚衕走下來,翻看這些記錄倒也樂在其中。

有意識地開始拍衚衕後,楊玉順發現專注做一件事的人還不少。“專門拍門墩的,拍名人墓地的……”一次他去逛磚塔衚衕,見到兩位比他還年長的老人在拍萬鬆塔。“很專業,還帶着梯子。”閒聊中老人告訴楊玉順他們是專門拍北京的塔的,“我說北京沒塔,人家說不對,城裡不多,但周邊很多。我回去一查,還真是,都在古寺裡面,因爲塔是和尚圓寂的地方。後來我去戒臺寺潭柘寺,看到塔很多很好。”

楊玉順尤其享受與能讓他“長見識”的人的相遇,也頗爲珍惜萍水相逢的“知音”。逛衚衕的過程中,那些古韻猶存的民宅總是引得人們競相張望,但“誰家的院子也不願意讓陌生人進,就得看合不合。”一次逛黑芝麻胡同時,楊玉順對着13號氣派的四合院研究門口上馬石,正巧碰到從裡面走出來的住戶馬繼增。幾句話聊下來,楊玉順將臺階、上馬石、影壁等講究說得頭頭是道,老馬樂顛顛地帶着他進去轉悠了一圈兒。

景山後街的京師大學堂,後爲某部委的宿舍,楊玉順去了幾次都進不去。“一個多月前我又去了,到門口給他們講了一下。原來它也是北大的一部分,男生宿舍嘛,他們覺得我講得蠻有眉目。”楊玉順滿足地回憶,“其中一位張大哥把我領他們家去了,裡面基本原貌沒有動,保存得真好。”

“把老住戶都請走,就不是過去的衚衕了”

能在衚衕裡和原住民一塊兒聊聊天,對楊玉順而言是種樂趣。在他看來,老北京這種和善熱情的性格與大雜院的居住方式不無關係,而這些生長於此的人,恰恰是衚衕的核心靈魂。

而伴隨大規模的拆遷、騰退,他覺得衚衕的生命力也在流逝。“把老住戶都請走,那種氛圍不存在了,也就不是過去的衚衕了。”然而,歷史需要保留,原住民的生活條件同樣需要改善。大家樂於見到的“以衚衕和四合院爲典型代表的老北京人生活狀態”對現今原住民而言,可能更多意味着擁擠和不便。曾經也住過大雜院的楊玉順當然明白,卻依然情不自禁地嘆惋和留戀。

“南城老李”的報道中提及,主人公拍攝大江衚衕時看中了衚衕西口一所老宅,結果去趟廁所再回來的工夫,宅子化爲一片塵土廢墟。這纔想起剛纔衚衕口圍着一羣人,原來他們就是拆遷工人,正準備施工。“我老伴兒最早就住大江衚衕,所以我特別能體會這種狀態”,楊玉順感慨。他介紹,大江衚衕是北京很著名的斜街之一,有600多米長,從大柵欄通到珠市口東大街。“以前交通不方便,都靠走路,斜街是條捷徑,不用走兩條街的直角了。”

在大江衚衕與前門大街和珠市口東大街包圍形成的扇形地段裡,有京城著名的會館戲樓、繡花街、老冰窖,這些都是老北京生活的生動寫照。雖然大江衚衕得到了保留,但因爲中間開了條“前門東路”,在楊玉順的眼中它如同受到了“腰斬”,已不再完整。此外,西側所建的“劉老根大舞臺”也令他感到莫名其妙。“這兒不是你的地方,跟周邊的文化氛圍不搭調啊。”

雖非專業出身,見聞與思考依然時常令楊玉順受到某種觸動。“能叫時代的發展嗎?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我也知道大勢所向,阻擋不了。”像是要把這份沉重撥開,楊玉順揮揮手。

“想看北京老胡同?南鑼鼓巷不在推薦之列”

自認“不成體系”的楊玉順,在周圍朋友們眼中算得上“衚衕達人”。他笑言,拋卻拍照技巧、文化意義等,逛衚衕本身就是一種鍛鍊和養生,“而且也不花什麼錢。”

外地朋友來,想看看北京老胡同,楊玉順推薦他們去東四。“頭條不行,西口建了地鐵站,整個衚衕三分之二就沒了,其實已經不稱爲衚衕了,就是侯寶林故居在裡面撐着。往北那些二條、三條……保存得比較完好。”

同樣保有舊時風貌的還有交道口北頭條、二條、三條,以及名字特別優美的“楊梅竹斜街”等。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圖》中,標註爲“楊媒斜街”。據說這是因爲清朝前期這條斜街居住着一位善於說媒的楊媒婆。清光緒年間,諧音並雅化爲“楊梅竹斜街”。如今,該街上仍有青磚砌成的“青雲閣”後門。青雲閣是清末民初北京高級綜合商業娛樂場所,集娛樂、購物、飲食等於一身,是文士、官員、商賈消遣之所。康有爲、魯迅、梁實秋等名人曾多次來此飲酒,蔡鍔也是在此結識小鳳仙

聲名遠播的南鑼鼓巷不在楊玉順推薦之列,“我跟外地朋友說,那邊什麼都不是,你們家就有,南京的夫子廟比那兒還繁華。”在他看來,商業化的景點都是一個樣。“陽朔,包括雲南大理,賣的東西千篇一律。三件標誌物,燒烤、咖啡、北京老布鞋,到西藏拉薩我都看到了!”

主筆 魏婧 插圖 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