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城裡的“大”文物:代縣訪古行|訪古
文博時空/文 翟德芳/文 因爲我本來是把大同附近作爲下次訪問西北的停留地,所以此次山西訪古之行,在結束太原的訪問之後,主要目的已經達到,就準備踏上歸程了。我擬定的回京路線是取道飛狐陘、蒲陰陘出太行山,所以把代縣作爲山西訪古的最後一站。
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隸屬於忻州市。該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還被文化部命名爲“中國民間繪畫畫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中國特色文化產業示範縣” ,又是“國際精品文化旅遊縣”“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旅遊目的地”。但這個縣又是個小縣,總面積只有 1700 餘平方千米, 2020 年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僅 17.9 萬人。
我從太原出發,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到達了太行山環抱的代縣縣城,也即代州古城。古城很小,一條雁靖大街從中穿過,整個縣城裡甚至都沒有公共汽車。但就是這個小城,在 2300 多年的歷史歲月中,先後是雁門郡郡治、代州州治、都督府府治、兵備道道所和振武衛衛所,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北陲政治要地、軍事強藩、商埠重鎮和文化名城,史稱“屏藩畿甸”、“北門莞鑰”。古城內外現有新石器時代、戰國、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各個時代文物遺蹟 216 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處。因爲我是路過,走馬觀花,不可能全部寓目,只重點訪問了邊靖樓、代州文廟和阿育王塔三處國家級重點文物。
邊靖樓:萬里長城第一樓
邊靖樓又名譙樓、鼓樓,位於代縣縣城十字街心。城樓是代州城的最高點,也是長城險隘雁門關的重要依託和支撐點,守望料敵、指揮作戰,具有重要軍事價值。該城樓比山海關邊靖樓高15米、比嘉峪關城樓高 17 米,因此被譽爲“萬里長城第一樓”。城樓於明洪武七年( 1374 )由吉安侯陸亨主持興建,成化七年( 1471 )遭火焚燬,成化十二年重建,保存至今。
代縣邊靖樓
邊靖樓坐北向南,由高大的磚券門洞臺基和三層四檐木結構歇山頂樓身兩部分組成。臺基呈四棱臺狀,底面東西長 48.61 米、南北寬 39.57 米,頂面東西長 45.10 米、南北寬 35.97 米,高 8.92 米。基臺南北向正中闢磚券門洞,高 6.8 米、寬 6.7 米。基臺通體用長 42 釐米、寬 21 釐米、厚 8 釐米的特製青磚包砌。
邊靖樓側的“勳屏三京”牌坊
樓身通高 26.7 米,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頂。四周圍廊,二層設勾欄,三層於勾欄之下設平座。二層檐柱之上施五踩重翹斗拱,三層檐下施五踩重昂。每層四周搭交形成上下重疊柱網布局,別具特色。樑架結構爲六架椽屋,四周圍廊用四柱。樓南第一層掛有“晉北形勝”牌匾,爲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知州楊弘志所立;第三層掛有雍正十一年雁平兵備道湯豫誠立的“聲聞四達”橫匾,匾高 3 米、長 9 米;第四層掛有道光二十七年( 1847 )知州陳鼎雯的草書“雁門第一樓”橫匾,匾高 2.7 米、長 7.3 米;樓北面第三層掛知州楊弘志立的高 3 米、長 8 米的“威鎮三關”巨匾。樓內設有樓梯,可達頂層,遠眺南北。
邊靖樓上的“雁門第一樓”和“聲聞四達”牌匾
城樓極爲堅固。其一層磚牆厚度達到 2.17 米,是現代普通磚混結構住宅外牆厚度的 6 倍;二層磚牆厚度稍薄,但也達 0.96 米。厚實的牆體把金柱、老檐柱封護在牆體內,不僅起到穩固柱子的作用,同時也保護木柱不受風雨侵蝕。內圈柱網中,前後共 8 根通天木柱,每根長達 26 米,直通三層樓體,從而保證了樓身的穩固。
邊靖樓內的唐代石燈臺
在基臺東北側設有登樓步道,沿步道登上臺基頂部,即是一層城樓前的平臺,站在平臺之上,可北望雁門、南瞰滹沱,附近山川景物盡收眼底,蔚爲壯觀。樓內第一層大堂陳列有縣域內徵集的文物,其中的唐代石燈臺很有特色。
代縣文廟:保存最完整的州縣文廟
代縣文廟也位於代縣城內,始建於唐代,元至正十八年( 1358 )毀於戰火,至正二十七年重建,明洪武二年( 1369 )重建工程竣工,成化、嘉靖年間擴建,清同治三年( 1864 )東廡大修。現存建築主要爲明代遺構,個別建築爲清代所築。
代縣文廟萬仞坊
文廟,是紀念、祭祀孔子的祠廟建築。明、清時期,各州、府、縣治所所在都有孔廟或文廟,也兼做府學或縣學的學校。代縣文廟坐北朝南,佔地面積 14400 平方米,共有前中後三重院落,總體佈局爲中軸線對稱的宮殿式。沿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爲萬仞坊、櫺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敬一亭。萬仞坊與櫺星門兩翼均設八字牆,戟門前左右分列名宦、鄉賢、節孝三祠。
代縣文廟櫺星門
萬仞坊由四柱三樓組成,正中木雕“萬仞宮牆”四字,主樓五朵斗拱,次樓各三朵斗拱。萬仞坊的斗拱造型特出,層層疊加,有如蜂巢般工整而奇巧,繁複而美妙,顯示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萬仞”本爲學生崇仰孔子之詞,語出《論語·子張》“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後人因此在孔廟前院築“萬仞宮牆”,以象徵孔子學問精深,非常人所能仰及。所以,脫胎於萬仞宮牆的萬仞坊也成爲各地文廟的特有建制。
櫺星門側牆的琉璃團龍
櫺星門由六柱五樓組成,中間爲明樓,兩側是次樓,明樓、次樓中間設有夾樓兩座。明樓正中雕“櫺星門”三字,兩邊均有木雕。牆檐爲仿木磚雕。夾牆正中有琉璃團龍,飛椽以下是較細的磚雕,東邊中間是暗八洞,兩邊爲琴棋書畫;西邊中間是風凰牡丹,兩邊爲四時如意。琉璃團龍顏色分黃、綠、蘭、紫,飛椽以下的磚雕都具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泮池上的狀元橋和戟門
進入櫺星門,正面即爲半圓形泮池。古禮,周天子太學中央有一座學宮,稱爲“辟雍”,四周環水;諸侯“不得觀四方,故缺東以南,半天子之學”,所以諸侯之學只能南面泮水,故稱“泮宮”。因孔子曾受封爲文宣王,所以文廟建“泮池”爲其規制。泮池上架狀元橋。泮池東爲名宦祠,供奉官宦牌位 50 位;西爲鄉賢祠,供奉歷代賢人 50 位。前院西面有節孝祠,設立着歷代烈婦烈女牌位。
戟門位於泮池北面,又稱大成門,因形似古代的兵器戟,故名。戟門面寬五間,進深六椽,斗拱爲單翹品字式,單檐歇山頂,碧琉璃瓦覆蓋。戟門建在高 1.2 米的臺基上,前後築石階踏道,是典型的明代遺構。
代縣文廟大成殿
戟門之後是中院,也是文廟的主體建築,正北爲祭祀孔子的大成殿。大成殿是代縣文廟的主殿,建於高 1 米的臺基上,面寬七間,進深八椽,單檐歇山頂。殿前有月臺,月臺三面以石雕欄圍護,甬道爲五爪團龍石雕,左右爲石階踏道。檐下斗拱九踩單翹三下昂重拱造,殿內繪龍天花板布頂,中設八卦藻井。前檐設置隔扇門,櫺花圖案12種。大成殿殿頂的蹲獸僅有龍、鳳,是爲縣級文廟的品階。大殿正中曾設孔子木雕大牌位,左右設曾參、孟子、顏回、子思及先賢 12 人牌位。中院東西各建 15 間廊廡,供奉先賢牌位 39 人、先儒牌位 31 人,是縣學學生讀書的地方。
大成殿內的藻井和“萬世師表”牌匾
後院建敬一亭,四周圍廊,東爲崇聖祠,祟聖祠左右分列先賢、先儒祠,內設顏回、子思、孟子等祀位及 10 位先賢儒牌位。
阿育王塔:中原地區僅存的喇嘛教塔
阿育王塔坐落在代縣古城圓果寺內,俗稱白塔。始建於隋仁壽元年( 601 ),原爲木結構,名龍興塔。唐會昌二年( 842 )滅佛,塔毀;大中元年( 847 )重建,改名圓果塔。五代後周顯德元年( 954 )重修,北宋元豐元年( 1077 )遭雷擊焚燬,崇寧元年( 1102 )重建。南宋嘉定十一年( 1218 ),塔毀於元軍。元至元十二年( 1275 ),忽必烈主持將阿育王塔由漢式木塔改建成爲磚塔。由於蒙古人崇信喇嘛教,故代州塔被建成覆鉢式喇嘛塔。
代縣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爲圓錐形磚構實心藏式喇嘛塔。塔的臺基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 50 米、東西寬 30 米,高 1.5 米。塔本身由底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通體平面呈圓形,周長 60 餘米,最大直徑 21.78 米,高 40 米。
阿育王塔須彌座上的雕刻圖案
阿育王塔底部爲雙層束腰須彌座,下部砌築反疊澀收進磚臺兩層,其上施覆蓮瓣圓盤,圓盤四周鐫刻大型覆蓮瓣30瓣,繞以纏枝花紋陀羅尼經。蓮瓣瓣尖翹起,雕刻精細,刀法蒼古,是其他喇嘛塔中少見的雕刻方式。
阿育王塔塔剎底座的構造
阿育王塔的剎座爲疊澀砌築,平面呈“亞”字形,其上承託鐵質剎杆,磚作相輪十三層(元代造十層,清代修葺時加蓋三層),喻示佛教十三天,收分甚急。其上置圓形露盤,周懸金鐸,狀若傘蓋。極頂以葫蘆式寶珠兩枚和圓形寶珠兩枚收剎,四枚寶珠上下疊置而連成一線,均以剎杆串聯並且支撐。
阿育王塔的塔剎
可能有人對阿育王塔此名不理解。阿育王是公元前 3 世紀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國王,前 270 年弒兄即位,以武力實現了印度歷史上第一次大一統,建立起龐大的帝國。阿育王殘忍嗜殺,是佛教使其逐漸感悟懺悔,放下屠刀。爲示虔誠,阿育王將佛教尊爲“國教”,使佛教在孔雀帝國得到極大發展。阿育王曾先後三次把國家佈施給佛教,再以珍寶贖回。爲弘揚佛法,阿育王將原來分屬八國的釋迦牟尼佛舍利,在孔雀王朝內外建塔八萬四千座加以供奉,所建之塔均稱“阿育王塔”。由於阿育王弘揚佛教的影響,後世所建的佛塔也多被叫做“阿育王塔”,以“阿育王塔”命名的佛塔中國就有 19 座。
阿育王塔磚雕圖案細部
代縣阿育王塔比例和諧,穩健挺拔,輪廓秀美,疊澀精緻,素淨雅麗,磚雕技藝高超,是中國元代喇嘛塔的佳作。它與北京妙應寺大白塔一起,成爲中原地區今存喇嘛塔早期作品的典範。
需要說明的是,阿育王塔所在的圓果寺,其實位於代縣縣政府的後院,要瞻仰此塔,需要從縣政府的正門進入。好在政府的門衛這方面很是通融,凡是去觀賞阿育王塔的,即使是開車進去,也不阻攔。
圖片 |翟德芳
排版 | 黃思琦
設計 | 尹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