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丙成/不要再相信「只靠自己努力就會成功」
▲臺大教授葉丙成日前於2019中正大學畢業典禮發表演講。(圖/中正大學提供)
●葉丙成/臺大電機系教授
以下爲於2019年中正大學畢業典禮演講全文:
各位年輕女孩、年輕男孩好,
很高興有機會在各位這個人生的重大時刻,跟大家做分享。我想跟大家分享五件事:
在去年約莫這個時候,我被很要好的朋友 蘇明進、楊宜真 I-Chen Yang 老師凹。他們夫妻倆希望我能寫一首歌給臺灣的孩子。從來沒寫過歌的我,經過一段真的是嘔心瀝血的過程,寫出了一首歌叫「少年的超能力」。少年的超能力是什麼呢?我認爲就是好奇跟夢想。爲什麼寫好奇與夢想?因爲我人生最痛的事,就是我曾長期失去了好奇跟夢想的能力。
我從小到大,成績都顧的很好。在小的時候我超愛問問題,但約莫在我高中的時候,我開始發現自己失去了好奇心。我不管看到什麼新的東西、沒學過的東西,我第一個反應總是厭煩。我心裡想的是:「我好不容易把這幾科成績都顧好了,現在還要學這個?很煩欸!」我對這世界不只失去了好奇心,我在整個高中、大學、碩士班,都失去了追求成績以外事務的動力(呃...除了追我太太除外),「夢想」對我來說根本毫無意義。
坦白說,那樣的日子過得很痛苦。因爲每天看到時間流逝,而自己卻完全沒有好奇心去學新的東西(應付考試並不是真的學習),也沒有夢想的動力去做什麼事情。我每天都覺得自己停留在原地,沒有進步。浪費生命的罪惡感讓我焦慮、讓我想哭,但我不知道怎麼辦。
我的生命,似乎就陷在那了。
直到我出國留學,發現我好多美國同學看到有興趣的事物就一頭栽進去,不像我在乎 GPA 那樣汲汲營營。但他們每天都過的很快樂、很有熱情,整個人都有光!於是我也試着放開,開始花一點時間去探索、去學從來沒碰過的事情。我才發現,學自己有興趣的事情而不是被逼着學習,是多麼快樂的事!慢慢地,因爲我找到了我有熱情的東西,我也比較敢去「夢想」我想做的事情!
好奇與夢想是年輕人最珍貴的能力,同時也是各位面對未來要生存下來最重要的能力。爲什麼?
雖然今天對各位來說是個大喜的日子,但我必須跟各位說,各位未來所要面對的世界,其實是非常辛苦的。牛津大學在 2013 年所發表的一篇論文,針對 702 種職業去分析,發現有 47% 的工作未來會消失。未來會有哪些新的一大堆工作跑出來?這些新工作需要什麼技能?需要什麼知識?沒有人知道。
各位,你們現在辛苦學的四年的知識跟技能,都是對過去和現在有用的知識。面對未來,如果你沒有好奇心去學新的知識、新的技能,在五年後、十年後,你可能就跟不上這個世界了。
面對未來,對新的事物好奇,學得快、掌握得快的人,才能跟上這個變化萬千的世界,才能站在浪頭上。沒有好奇心跟夢想的人,一輩子都只能做着一成不變的工作,成爲老闆的工具人。每天擔心景氣的好壞會不會讓自己失去工作。這樣的人生實在太悲哀了。你真的想這樣過一輩子嗎?
在你即將畢業離開大學的這一天,在未來沒有考試、沒有學分規定之下,我祝福你能重拾你少年時期的超能力:好奇心與夢想!
第二件事我想談的是,我希望你們能有「我能改變這個世界!」的信心。
身爲臺灣的年輕人,我們看到許多臺灣的問題。我們都很愛臺灣,但也常常感到無力;因爲很多時候大家會覺得臺灣這許多的問題,不是我們年輕人可以解決的。
我想跟大家分享幾個故事。
在彰化的南郭國小的小學生,他們發現了社區中有許多東南亞移工、新住民。他們發現了移工們在週末想找外地的同鄉朋友相聚,都要靠火車。但他們看不懂售票機的中文說明,很辛苦。這幾個孩子決定幫移工解決這問題。他們想辦法做出東南亞語言的售票機使用說明,成功地幫助火車站的東南亞朋友們讓他們買到票。孩子們還寫信給臺鐵的局長,而且不止一次,鍥而不捨希望能說服臺鐵做這件事。最後在他們的努力下,臺鐵終於開始在火車站的售票機,附上了東南亞語的售票機使用說明。這些孩子看了好興奮!因爲他們真的爲這世界作出了改變!
我的好友許芯瑋 Kate Hsu 所創辦的臺灣 DFC 協會,過去這麼多年來,就是在努力推動這樣的概念:希望臺灣的孩子從小就有「Yes! I can!」、「我能改變這世界!」的信心!
另一個故事是,成大畢業的大學生 嚴天浩、 政大畢業的陳儷文,他們先是想提升偏鄉孩子學科學的興趣,到後來想要改變現在的理化教育,希望讓孩子能知道科學史、科學的發展脈絡。於是他們憑着一股想改變臺灣科學教育的熱血,創辦了 LIS,開始拍攝一系列的科學影片。曾經他們苦到帳戶只剩一千塊,還有好多夥伴薪水沒發,天浩在路上哭出來。但他們撐過來了,如今全臺灣有好多孩子、好多老師在用他們的影片跟教案教理化!
除了 DFC、LIS,還有你們中正的學長趙浩宏所創辦的職人雜誌,爲了幫助更多孩子瞭解生涯的選擇而努力。許多像他們一樣的年輕人,都在爲了解決臺灣的問題而努力。如果南郭國小的小學生都可以有信心爲這世界做改變,各位比他們能力更強、更有知識,你們一定也能爲自己身邊的世界造成好的改變。請你們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Yes! I can!!」、「我能改變這世界!」
我們許多人,從小就習慣把自己的人生讓爸媽幫我們做最好的決定。爸媽自然是愛我們的,爲我們做出他們覺得最好的決定。但他們覺得最好的決定,不見得真的是最好的。
臺灣許多爸媽,對於成功的定義,總是希望孩子能安穩、發大財。但問題是在這個變化這麼快的世界,誰能知道現在發大財的路,以後就一定能發大財嗎?這樣的成功,真的是你要的嗎?
舉個例子,十多年前,許多爸媽都會叫自己孩子去修教育學程,跟孩子說當老師是鐵飯碗最安穩。這些爸媽都沒有想到少子化的趨勢,導致正式教師的工作變少。以至於現在全臺灣有好幾萬名的流浪教師,每年只有不到 10% 的人能考得上。曾經有老師跟我說,她考了十三年才考上!想想看那是多麼的煎熬?沒考上的流浪教師只能當代理代課老師,非常辛苦。中小學代課老師鐘點費很多年來都是一堂課 $260 。就算一週教二十堂課,一個月薪水也不過兩萬六,好辛苦!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真的看到未來二十年後的趨勢。在大學畢業後決定人生的道路時,請你負責任地自己做決定。請不要再回避責任,把自己的人生交給爸媽替你決定!因爲不管做了什麼決定、未來人生好或不好,都是你自己要承擔。把人生交給爸媽幫你決定,不是孝順,而是一種不負責任!
除非你的爸媽很用功,對這世界的變化趨勢比你更瞭解;如果你發現每次天下、商周、遠見報導的文章對他們來說都是過時的消息了,那他們的話是確實很值得你參考。但如果你每天回家都看到爸媽在看金家好媳婦、從來也沒看過他們用功關心世界趨勢,你不該把自己的人生交給爸媽幫你決定。
請你負起責任,自己決定你自己想追求的成功是什麼。如果你容我給你一些建議,我會建議你的成功定義中,不管多或少,都要跟利他有關。因爲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很苦的時候。如果你的成功純粹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好處,在很苦的時候你會很容易放棄;因爲在受苦的時候你會認爲:「我就不要那些好處就好了嘛,何必那麼苦。」
然而,如果你的成功定義是跟利他、助人有關。在受苦的時候,你會想到自己所幫助的人是多麼需要你,你便會生出更大的力量堅持下去。就好像前面說的 DFC、LIS、職人一樣。
所以請你負起責任,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定義。而你的成功,我會建議你有利他的成分。
第四件我想要談的是,我希望你不要再相信「自己努力就會成功」這件事
我們的教育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從小告訴孩子「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以致於孩子長大後,總以爲成功是一件操之在己的事。這真是錯的離譜。加上臺灣社會所認定的學生的成功,大多是指考上名校。考上名校這種事情,確實是靠自己努力準備就能有成。這樣的人生經驗讓不少學生在出社會前,以爲成功只要靠自己努力就行。
這幾年創業的經驗,讓我深深感受到,別人願意給我們機會,是多麼難得的事情。努力不過只是得到人家賞識、讓人家願意考慮給我們機會的入門票。如果沒有人願意給機會,成功的可能性大幅減少。不珍惜別人給的機會的人,以後很難再得到機會、很難成功。
但是已經成功的人,總跟人說他一路走來多努力;成功者少有人會願意跟我們說自己是得惠於多少貴人給他的機會,所以才能成功的。以致於大家總有錯誤的觀念,以爲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事實是:
不努力,我們永遠不可能成功;但努力,只是讓貴人看到我們的門票;要成功,努力外還要人家願意給機會;
努力+謙卑+珍惜,纔是成功的真正關鍵。
請別再相信:「自己努力就能成功!」這種錯誤的觀念。請你一定要記得,沒人給你機會,你是很難成功的;而人家給你機會,不是理所當然的。別人願意給我們機會是多麼難得的事情,請你一定要謙卑地珍惜別人給我們的機會!
成功這件事,從來就不是操之在己的~
最後一件事,我想談的是,請不要放棄我們的家。
在美國留學的時候,我曾經很喜歡美國的生活跟環境。但我知道,它永遠都不會是我的家。曾經有段時間,我每兩週就要跑去一個七八十公里遠的地方吃飯,就因爲那邊有個臺灣人餐廳有賣鹹酥雞。那鹹酥雞如果二師兄吃到,可能馬上吐出來,被他家巷口屌打。但對於思鄉的我,那簡直是美味。前陣子二師兄寫過,對嘉義人最殘酷的懲罰,就是讓他吃幹掉的雞肉飯!但我跟各位報告,那碗幹掉的雞肉飯,在國外會有許多臺灣人搶着吃。
在美國,即使我很努力融入美國人,揹着各球隊勝負的數字、練習喝啤酒、看許多電視節目找話題,但在白人、黑人、拉丁人的圈子裡,人家就是不會把我們當作自己人。我很努力很努力,纔會有一兩個美國人把我當朋友。跟他們一起看球賽聽他們罵人我一點 fu 也沒有,但現在聽館長那句我就整個 fu 都來了。我到後來才發現,原來不只是人家不把我當自己人,其實連我自己也做不到把他們當自己人。
而每次跟臺灣人一起,大家總是在談臺灣的事。我很清楚的知道,那裡不會是我的家,因爲在那邊即使可以生活的很富足,我也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爲我的阿嬤、我的爸爸媽媽、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都不在那,在臺灣。
在美國那幾年,我看着我爸媽年紀大了,每年爲了看孫子都要飛十幾個小時轉兩班飛機纔到。我看了實在很不忍心。臺大生科系林盈仲教授曾說過,原本打定主意留在美國的他,後來決定回臺灣的關鍵,是因爲每年去美國看他一次的媽媽說:「在我死之前,只能再看你二十次嗎?」
那正是我的感覺!那也是爲什麼我一畢業就決定回臺灣。因爲臺灣是我們的家,如果我們不把它搞好,我就沒有家了!不管它有什麼問題、有什麼不夠好的地方、有什麼不喜歡的人,都請你千萬不要放棄它。如果你也變成那些只會在國外天天罵臺灣爛、沒前途,不願意帶資源給臺灣,卻常常回來用臺灣好處的那種人,我會很難過。
請你千萬不要變成這樣的人,請你從身邊找到你可以努力的目標,繼續努力讓臺灣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我們一起加油!因爲這裡是我們的家。如果不把它搞好,以後就沒希望了!
最後我想送給大家,我在「少年的超能力」所寫的歌詞(這歌真的很好聽,YouTube 版本里小朋友唱的超可愛,真心不騙!):
好奇,使我們對世界充滿熱情夢想,給我們天天努力的能量
許多大人被咒語封印 眼睛失去光芒 每日聽人指令 變成渾渾噩噩的 Zombie一輩子就這樣過去
啊!別把我變成一樣的 Zombie 我對這世界充滿好奇!啊!別把我變成分數的奴隸我還有許多夢想追尋!
記住發光的自己 保有少年的超能力 只要好奇跟夢想不被封印 你就是全世界最獨特的自己
祝福 2019 畢業的所有大學生,都能重拾好奇心與夢想,相信自己能改變這世界,負起責任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並努力、謙卑地珍惜別人給你的機會。
讓我們一起努力,把臺灣搞好!
謝謝大家!
熱門推薦》►爲什麼一個「人生勝利組」的賓大女孩 最後選擇自殺?►成爲自己的父母 問問內心的小小孩需要什麼?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葉丙成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