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頭條|別樣團圓 家國情深——“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年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 題:別樣團圓 家國情深——“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年 新華社記者於榮 閆潔 萬家燈火,辭舊迎新。 在這闔家團圓的日子裡,有這樣一羣中國海外建設者,繼續奮戰在全球各地共建“一帶一路”的第一線,用堅守詮釋着責任與擔當,以實際行動促進中外務實合作,共同邁向更美好未來。
中國年世界年 攜手同慶
“春聯一貼,年味兒就濃了!”除夕當天,塞爾維亞“多瑙走廊”快速路項目綜合部負責人吳一帶着塞籍員工一起貼春聯裝扮項目營地,現場一片歡聲笑語。 “多瑙走廊”是塞爾維亞東部地區重要的快速公路項目,由中國山東高速集團承建。項目僱用的塞籍員工大多學習了簡單的漢語。 火紅春聯映襯下,項目營地迎來除夕夜的“重頭戲”——包餃子。調餡、和麪、擀皮、下鍋,動作一氣呵成,項目橋樑工程師莎拉·塔迪奇和同事們學得起勁,餃子包得有模有樣。“恭喜發財!蛇年大吉!”端着自己包的剛出鍋的餃子,塔迪奇用中文向同事送出新春祝福,“能和中國同事一起過新年,體驗春節傳統習俗,太興奮了!” 當“一帶一路”遇上新春佳節,“中國年”正成爲“世界年”。中國海外建設者也在世界各地播撒下和諧和睦的種子。 “春節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克羅地亞塞尼風電項目員工扎克利娜·錢貝爾對記者說。今年是錢貝爾與中國同事一起過的第六個除夕夜。暖黃燈光傾灑工地,熱氣騰騰餃子上桌,中外員工歡聚一堂,共同舉杯,祝明天更美好。 作爲“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項目的樣板工程,中國北方國際承建的塞尼風電項目自2021年12月投入運營以來已累計發電12.6億千瓦時,爲當地居民提供了便宜且穩定的電力供應,還給當地合作企業帶來可觀收益,爲解決克羅地亞全國的能源問題作出重要貢獻。 大紅燈籠高高掛起,春聯福字映入眼簾。在萬里之遙的東加勒比海向風羣島最南端,中國援建的格林納達國家板球場維修項目生活區洋溢着喜悅歡樂的新年氛圍。 “海外過年同樣年味十足!”項目組施工經理許素星告訴記者,與中方人員共度新春佳節的格林納達朋友對中國美食和中國文化都非常感興趣,大家一起包餃子、寫春聯、嘗美食、演節目。“很多人很快學會了用筷子,團圓飯氣氛十分融洽。”
家國情赤子心 無悔堅守
“想家確實是想的,雖然過年沒能回家,但爸媽都理解我、支持我。”除夕當天,身在剛果(布)的廖志康和往常一樣忙着項目安全排查。 作爲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剛果(布)國家四號路項目的建設者,廖志康忙完一天的工作,算好時差,在北京時間新年鐘聲敲響時撥通視頻電話,爲父母送上新春祝福。 國家四號路項目是剛果(布)最大港口城市黑角市的重點工程,對改善當地交通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正是深知當地民衆對這條路翹首以盼,廖志康選擇在春節堅守崗位。“這不僅是責任,更是對項目的熱愛。” 一路跨越山海,一路風雨兼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多年來,許多中國海外建設者寒來暑往堅守一線,懷着對事業的熱愛,用青春和奮鬥繪就着共同發展、美美與共的絲路畫卷。 在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項目位於諾維薩德的調度指揮中心,已經6年沒回國過年的項目副總工程師楊冠嶺春節期間照常值班。除夕和大年初一那天,他早上6點多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開會、現場協調、回駐地處理郵件。 “這裡與國內有7個小時時差,有時忙完想打個電話,家人已經睡下了。”楊冠嶺說,夜深人靜時,還是會想家,“但看着項目一天天平穩推進,心裡就非常踏實”。 思念,無礙堅守;奉獻,更顯赤忱。 在伊拉克工作多年的中國綠洲石油公司生產管理部經理王暉已想不起上一個全家團圓的春節是什麼時候,卻對項目油田所有生產數據諳熟於心。 作爲伊拉克戰後首個對外能源合作項目艾哈代布油田的作業方,中國綠洲石油公司2009年起便來到這裡。油田生產不分晝夜,爲伊拉克最大熱電廠提供燃料,確保設施安全運行是王暉的主要職責。用他的話說,“我們是在守護這裡的萬家燈火”。 “春節是中國人闔家團圓的重要時刻,王暉卻選擇和我們堅守一線,這令人欽佩!”艾哈代布油田生產管理部主管哈迪·奧貝德說。 舍小家顧大家,常堅守勇擔當。十多年來,中國海外建設者攜手各國合作伙伴,持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從理念化爲行動,從願景變成現實。
中國夢世界夢 美美與共
櫛風沐雨,春華秋實。共建“一帶一路”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不斷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共贏發展新空間,爲有抱負、敢作爲的中國青年提供在海外奮鬥成長的廣闊舞臺。 哈薩克斯坦裡海瀝青廠改造項目工程技術部主管周祖燦來自貴州,去年6月剛從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碩士畢業。這是他走出校園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參與的第一個海外項目。今年春節,他和170多名同事一起冒着嚴寒,堅守在項目一線。 由中國中信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裡海瀝青廠是哈薩克斯坦獨立後建設的第一個大型石化項目,爲哈公路建設提供了大量道路瀝青。去年5月,中信建設啓動在原廠址基礎上的改造升級工程。 在周祖燦看來,瀝青廠爲當地道路建設提供了材料保障,也爲鋪設中哈互利共贏之路添磚加瓦。“作爲一名年輕的海外建設者,能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我深感榮幸。這是挑戰,更是成長的機遇。” 通過一項項新成果、一個個新項目點亮全球共同發展之路,身在海外的中國建設者們生動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除夕夜,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簡稱“馬東鐵”)項目綜合管理部員工楊志超組織中馬兩國員工一道,將從國內帶來的紅燈籠高高掛起,期盼這份紅彤彤的暖意能爲乙巳蛇年帶來好運。 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馬東鐵項目是中馬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旗艦項目,設計全長600多公里,被視爲連通馬來西亞東西海岸的“陸上橋樑”,建成後將帶動東海岸地區經濟發展,並極大改善沿線地區互聯互通。 看着絢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楊志超和同事們堅信,這條凝結了汗水和努力、通向未來的鐵路,將成爲中馬兩國建設者共同的驕傲。 歲聿云暮,萬象更新。中國海外建設者不斷揮灑汗水、激揚熱情,將中華民族“天下一家”的美好願景播撒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廣闊大地上,與各國合作伙伴攜手同行,在共同發展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深刻詮釋着同球共濟、命運與共的理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