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試射彈道飛彈 北京暗示能對美國核報復

時隔數十年,共軍25日首度向太平洋海域全射程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引起各界高度關注。(圖/取自「中國軍號」微信公衆號)

洲際彈道飛彈(ICBM)在昔日美蘇核武對抗時代,是身爲超級強權的象徵。雙方各自部署數千枚核彈頭,一旦開戰互射,保證造成世界末日。

爲避免噩夢成真,美蘇舉行多次限武談判,限制彈頭與載具數量,也要求一定程度的彼此資訊透明。此次中共再度試射ICBM,雖然長程核武能量仍遠遜美國,但也象徵近年來的列強消長,解放軍日漸崛起,已非吳下阿蒙。

中共上次試射ICBM,已經超過四十年,代表東風—31與東風—41服役以來,從未進行完整性能驗證。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批准試射的主因,絕非只爲檢驗飛彈性能的技術面因素,而是向各國顯示,如果美中爭霸走到全面戰爭,自己具備遠至美國西岸的核子報復能力。

相較過去東風五型採固定發射,很容易被摧毀,新一代飛彈可機動部署,對手很難一網打盡。尤其ICBM因爲射程遠,終端速度極高,一旦發射出去,目前的飛彈攔截系統,還無法有效狙殺。

換言之,北京藉此暗示,即使面對華府結合各國的圍堵,自己也絕對有「狗急跳牆」與「魚死網破」的實力。

由此觀之,在社羣網站上出現的飛彈發射影片,現場共軍不阻止拍攝,也不限制影片在網路上流傳,其原因不難想像。甚至很可能,這些「正巧」目擊飛彈試射的民衆,其實根本是自己人。

美軍的核打擊力量自然仍遠勝中共,但面對解放軍這次的刻意「提醒」,接下來華府勢必將重新評估北京的遠程打擊能力,甚至考慮比照對待蘇聯/俄羅斯的方式,與北京進行核武溝通。相關談判的結果,可對解放軍作出一定製約,但美方也必須要有一定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