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誼動畫獎慶10歲首見雙首獎 明年增設兒童組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左二)、教育次長範巽綠(右一)與臺灣組雙首獎得主合影。(信誼基金會提供)

臺灣組首獎作品《Daisy》。(信誼基金會提供)

臺灣組首獎作品《花帔阿獺》。(信誼基金會提供)

國際組首獎作品《Two trams》。(信誼基金會提供)

「信誼兒童動畫獎」4日舉行第十屆頒獎典禮,臺灣組頭一次頒出「雙首獎」,由赴美留學生餘聿的作品《Daisy》、動畫導演楊仁賢的《花帔阿獺》共享;俄羅斯導演Svetlana Andrianova的作品《Two trams》則榮膺國際組首獎。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並宣佈,下屆將增設以小學兒童創作爲對象的兒童組,進一步結合動畫、兒童與教育三者

邁入第十個年頭的信誼基金會兒童動畫獎,今年共計收到1148件參選作品、再創新高;臺灣組144件參賽、入圍21件,國際組則收到來自81國的1004件作品、入圍36件。身爲目前臺灣唯一兒童動畫獎的主辦單位,張杏如偕同海內外創作者同慶兒童動畫獎10週年之餘,也強調此刻爲迴歸教育本位的好時機。

張杏如表示,本屆特別打破首獎並列獎金平分的慣例,採取增加獎項的方式,讓臺灣組的兩組獲獎導演,同樣抱回原本的首獎金額,另增加佳作獎、評審特別獎各一名。至於明年第11屆增設的兒童組,將只針對臺灣兒童徵件,盼能鼓勵孩子自幼開始熟悉影像製作,勇敢用影像表達自己心中的故事。

《Daisy》的導演餘聿,曾獲兩屆金穗獎的肯定,2017年開始製作的《Daisy》,今年除獲頒學生奧斯卡銀獎,併入圍洛杉磯短片節、釜山動畫影展等。《Daisy》以戰亂爲背景,透過保母機器人追憶所守護女孩黛西的記憶,不僅傳遞反戰的概念,並形成光明與黑暗、單純與殘酷的強烈對比。評審認爲作品溫馨分鏡處理細膩,充滿童話色彩藝術性併兼具未來感。

執導《花帔阿獺》的楊仁賢,18歲入行學習動畫,一路由手繪賽璐珞片」動畫,來到現今的3D立體動畫,早期曾參與製作迪士尼動畫長片影集獅子王》、《小美人魚》等。《花帔阿獺》以寓教於樂取勝,有評審認爲,透過數位3D技術,輔以金門地景地物、人物風情無縫化地拼湊出暗夜精靈奇幻變異國度;評審團也一致讚譽全片場面調度和諧,聲音姿態活絡,影像饒富節奏。

遠在俄國、不克親自出席領獎的Svetlana Andrianova,畢業自蘇里科夫研究所莫斯科學術藝術學院繪畫系,本身是位專業動畫導演。《Two trams》以城市裡的年輕與老電車主角,作品鏡頭語言完整而流暢,技巧、美學均相當出色。全片以季節變化與螺絲脫落,隱喻生命的過程、老化,堪稱優秀的生命教育素材

此外,臺灣組的《漂》、《魚來》不分軒輊,並列爲佳作獎,具臺灣民俗色彩的《阿公 A Gong》,由評審團頒予「special mention」;國際組佳作則獎歸法國作品《Man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