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北埔石柿餅品質佳 產業呈青黃不接

北埔六塘做石柿餅的黃國峰說,石柿要靠九降風的天氣曬5到7天,真的很費工。(羅浚濱攝)

北埔六塘「黃阿海柿餅」,常有遊客來打卡。(羅浚濱攝)

每年九降風起,新竹縣就進入柿餅產季,除了新埔柿餅專業區加工做牛心柿外,北埔鄉農民則是種石柿製作石柿餅,工時長又繁瑣,年輕人多不回鄉務農,呈青黃不接現象,在主產地的大湖村,6年前做石柿餅的有10家,到今年已減半剩5家。

做柿餅有40年經驗的大湖村長劉金庭指出,1981年當時的省政府山地農牧局,在北埔鄉推廣農民種植石柿,大湖村和大林村是重點輔導區域,30多年前北埔石柿餅盛極一時,種植面積超過100公頃。

根據農委會農業統計年報,1987年北埔鄉柿子面積有82.3公頃,到今年只剩42公頃。劉金庭指主要是因農村人口老化,加上製作石柿餅的工時和作業繁瑣,做的幾乎都是老人家,年輕人多不願回鄉賺這種辛苦錢!

大湖村原有10家做在石柿餅,也減半剩下5家,在六塘的「黃阿海柿餅」規模最大,黃的兒子黃國峰說,10月中旬九降風起,就進入石柿產季,每天凌晨3、4點就要起牀到果園,採摘8、9分熟的石柿,而後用手工方式削皮去蒂。

「陰雨天不行曬,完全是靠天吃飯!」黃國峰說,削完皮的石柿放在圓盤後,在晴天時拿到戶外,靠九降風和陽光脫水曬乾,天黑前要全部收進倉庫,來回要曬5到7天,真的很費工,也常有遊客來拍照打卡!

農會總幹事莊烘岡說,石柿比牛心柿還小顆,但甜度都在14度以上,農民遵循古法制作石柿餅,口感香Q品質極佳,他與鄉長莊明增配合的很好,這幾年都有配合舉辦活動增加柿農收益。

今年規畫「有柿來找茶」6日將在北埔慈天宮登場,十有4條農村小旅行路線,「柿氣高昂-遊大湖」可體驗柿餅加工過程及創意柿餅DIY,「柿客踏青-趣大林」漫步在山林間,可享用客莊美食和米食DIY,感受在地的客莊人文風情。